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从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与现代功能来看,文化自信的"根"是传统优秀文化精华"、本"是革命文化精神"、魂"是马克思主义。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源泉。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进路,重点在于树立理性包容的文化心态、坚持科学的文化创作导向和建构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从逻辑结构看,始终贯穿着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认识论主线,以人为本的价值论主线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论主线.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探索表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础上,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完善、接续发展三个阶段,即从建构以思想建设为首的党建"原生"理论,提升党的领导效能,到形成增加制度建设—交替纳入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党建"重塑"理论,提升党的管理效能,再到创建以政治建设为首、纳入纪律建设的党建"再重塑"理论,提升新时代党的治理效能,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对党的建设实践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与高度凝练,展现了党建理论从"原初内容"走向"理论重塑"的动态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科学的党建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和把握其逻辑进路对我国完善治党体系和提升治党效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价值,对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求实》2013,(10)
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何以可能""、何以实现"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赋予中国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以可能性。由此,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深层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向实践价值的转变,从意识形态到文化价值心理的转变,从主流文化形态向大众文化形态的转变,是实现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和破解“中国问题”的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一过程蕴含着四重内涵:境遇化——现实之基,即准确判定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现实化——视域焦点,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中国问题”;民族化——文化基质,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基质的方式得以实现;大众化——实现路径,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分析,论述了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社会心理建构中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转型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话语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化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应运而生。就生成逻辑而言,道路自信是言之有物的现实基础,理论自信是言之有理的理论支撑,制度自信是言之有效的政治保证,文化自信是言之有信的精神滋养。在内容形态上,表现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实然阐释,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总结,对中国式现代化原则方法的应然明确。在功能导向上,作为相对独立的观念上层建筑,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反作用于“四个自信”,有助于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有助于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历程表明,中国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息息相关。中国文化获得创新和发展,永葆其持久生命力和自信的根基与底蕴,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使中国文化重拾自信,不断走向辉煌。重塑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与构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时代党面临的两个重要课题。二者具有同质性,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耦合促进,相辅相成。如何在世界思想文化日益激荡的环境中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构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民认同;创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价值理念,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谱写党的意识形态新篇章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中,还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体现在革命进程中对革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这一文化自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其价值意义在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今天是不容忽视的,依然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引领.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逻辑"的分析,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的重要问题,它既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目的为何"、"如何实现"等三个问题构成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出发点,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生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主题逻辑"、"过程逻辑"等三大逻辑,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支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共同承载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架构。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化的视角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批判考察的产物: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因、历史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的批判考察,探讨其对现实的人的生活和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克服其弊端的现实途径,即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现代化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红线。在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存在的根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建构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诠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结构意义上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有机的整体构成物.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实践发展以及现实运动等诸多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使社会结构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新的内涵和形式,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商景龙  张勇 《实事求是》2006,192(5):21-24
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社会结构变迁乃是历史时间的流动。在历史时间中不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历史单元。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表现形态。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具体化地表现为对历史前进承担着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急剧发生的时代,这个主体被化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而言,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表现为现在经济体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形态,在中国现阶段则表现为体制转型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现实问题的逻辑在实践中的统一与结合。通过这种结合,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实际历史进程的逻辑的组成部分,实现中国化;中国具体实际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一环,实现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就是在逻辑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苗伟 《实事求是》2008,(5):16-19
人类通过以实践批判为核心的文化创造活动,创造着人的世界和人本身,不断接近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理想,这是马克思的“实践——社会——人”的文化辩证法。深切关注文化时代的文化精神,深化对文化时代的文化认识,这是文化时代的呼唤。走向文化哲学,完成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当代形态的重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哲学使命和当今时代文化精神的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化形式在当代发展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9.
赵爽 《实事求是》2022,(3):31-39
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作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关键环节,呈现出深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阶级”的彰显贯通、“革命”与“建设”的此消彼长、“建设”与“改革”的继替重构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厘清概念范畴的话语赋义、协调时空格局的话语运行、凸显中国特色的话语传播透视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探求语境与内核的耦合协调、坚持承续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提升话语阐释的方法技巧凝构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实践逻辑。三重逻辑虽各有侧重,各显其质,但不可割裂而论,它们共同筑就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灭绝的文明体,这种文化生成、文明传承在"观念世界"或文化全球视界塑造的世界奇迹性成为一种文化"诠释场",倡导"文化自信"首要切入这个"根魂"所在。地理环境在文化内质衍生与发展变迁过程中呈现重要的"内化外塑"作用,中国地理结构具有保守性特质,并赋予投射到文化独立性的自洽内质。中华文明则是一种建立在农耕自足基础上的"内向型文化",属于静态文化。其表征祖先崇拜的宗族礼序、乡贤文化与乡村自治文明接轨,推移外放为差序格局并建构为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其社会抗风险能力强、韧性好,塑构了农业社会超稳结构模式。中华文化政教分离的"文化建构"模式规避了大规模宗教战争的发生,确保政权在"文化合法性"的道统政统中对接循环。史学是民族意识的源泉,中国是"历史的民族",汉字具有超强的历史记忆功能和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历史文化涵养民族道德品质,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迈向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