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这个梦想只有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视野下,才真正得以实现。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并以"七个坚持"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摆脱贫困奋斗目标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减少到30.8万,累计减贫892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4年综合评价为‘好’,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3.
中国实现脱贫目标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中国的脱贫奇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破解了摆脱贫困的人类难题,为发展中国家脱贫提供了有益借鉴。今天的中国向世界宣告即将实现脱贫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彰显了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镇远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整县"减贫摘帽",以实现贫困群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5.
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独特优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越是进行到最后,越是要加强党建的促进作用。全面理解和把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视角: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一个人口总量达14亿的大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是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事业。发起和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是中国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贯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线和红线,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实现人民主体利益的反贫困战争,必将书写人类历史上反贫困事业的奇迹,也必将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崭新篇章,在扶贫脱贫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减贫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至2017年间,贵州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923万人减少到280万人,累计减贫670.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8%以下,减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未来3年,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答案是产业革命。产业扶贫是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长远胜利的砝码,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农之策,是推动贫困村可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阐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揭示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黔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黔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五步工作法"和"3366"战略的指引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注重聚焦问题且减贫举措精准;把减贫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相结合,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提供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理论建设》2021,37(2)
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立足国情,深刻揭示反贫困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涵是"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其特质蕴含了人民至上的理论情怀、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和放眼世界的理论视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于推进2020年后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文典 《前线》2022,(6):9-12
十八洞村是见证精准扶贫首倡发轫、标注脱贫攻坚历史成就的新时代红色地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十八洞村新时代红色地标镌刻着人民领袖心系群众脱贫大计、牵挂民生福祉的情怀与足迹。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十八洞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全面小康示范村寨的历史跨越,是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写照,展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江西要在脱贫攻坚中领跑"的重要指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是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工作要求,带领全省人民合力攻坚,取得了江西减贫史上的最好成就,为今年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部分贫困县(市)脱贫攻坚的系列纪实文章,客观生动反映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丰硕成果:消除了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难题,锻造了一批敢于斗争、能打胜仗的新时代干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战略前提,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秦蕾  朱冬香 《前线》2023,(11):53-55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是对中国反贫困实践各方面、各环节规律的全面系统总结,具有科学性品格;指导中国反贫困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实践性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融入脱贫全过程,具有人民性品格;突破了单一模式的贫困治理局限,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创新性品格。  相似文献   

18.
正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的"贵州模式",能够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方法,为世界反贫困提供经验借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贵州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走新路,创新举,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贫成效显著,被誉为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的"贵州模式",  相似文献   

19.
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贫困县(区)在脱贫攻坚中,贯彻落实党中央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具体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然,宁夏贫困县(区)脱贫攻坚中仍然存在着影响和制约农村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问题,需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用高质量脱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实现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世界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最大程度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扶贫、减贫,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