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因新闻媒介发表新闻或者其它作品而导致侵权纠纷的诉讼明显增多。据报道,至1989年底在全国这类“新闻官司”已有300多起。这些诉讼,除极少数刑事诽谤自诉案按《刑法》、《刑事诉讼法》审理外,一般都按照《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试行)》的有关条款进行审理,在多数情况下也是适用的。但是由于新闻活动的特殊性,在有些“新闻官司”中也存在着现行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不能适用的情况。兹根据笔者近年来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教于新闻界、法学界的学者。  相似文献   

2.
广西柳州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熊倩状告柳州市柳北区民政局局长马晓明索赔“一分钱”精神损失一案,是我国乃至全球诉讼标的最小的官司,但却历时两年,四次开庭,一波三折,引起了包括新华社、中国记协等中央新闻界高层的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一元钱的官司”刚刚落下帷幕,在四川,因列车服务质量低劣,以王奇为代表的52名消费者向铁路有关部门索赔“半分钱”。  相似文献   

4.
我是很注意也很喜欢鄢烈山先生的杂文随笔的。看到1997年5月9日《南方周末》上载有他一篇《桂冠现象》,便读起来。从文章中得知,某报正在连载《“官司”惊动中南海》……我不清楚中南海内的机构设置,但我知道与“官司”有关的国家机构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安全部乃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人大各有关专门委员会都不在中南海。既然如此,什么“官司”,怎么会“惊动中南海”呢?  相似文献   

5.
域外     
打了43年的遗产官司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26日报道,英国一场“遗产”官司堪称是世界上最冗长的法庭案件之一了,这场官司从1963年打起,竟然一直打了43年。几名“最初诉讼人”大部分已去世,连初审法官也于不久前离开了人世。这场官司中惟一还活着的“最初诉讼人”当年走进法庭时年仅27年,可如今他已70岁高龄。10月25日,一家英国上诉法庭对此案做出了终审判决,终于使这场延续了43年的官司“尘埃落定”。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这一家族的后代打了43年的遗产官司,可结果却可能一无所获,因为高达48万英镑的“遗产”,可能都要支付多年来积聚…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桩不大不小但很奇特的官司:“主人公”是只通人性的鹩哥,每天跟在主人身后“散步”,会说“您好”、“谁要鸡蛋”等十多句话,还能背诵唐诗,见者无不喜爱,当地媒体曾专题报道了这只“小东西”。谁料想,“小东西”有一天飞走后迷失方向,被人捉去后出售,乌主人费尽周折讨也讨不回,买也买不归,一怒之下,打起了一场鸟官司……当地法院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说:这鸟官司在平顶山市是第一桩,爱鸟如此执著的马主人也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1998年第3期《一元钱官司庭审纪实》很有嚼头。文中作者提出了“一元钱官司值不值得打”的问题,介绍了常州日报开辟专栏讨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破财的官司不值得打;一是认为打官司的目的并非都是为了钱,而是要辩个黑与白,是与非,能输钱财,不输气。就案说案,笔者认为这场官司值得打,但既不是为“钱”,也不是为“气”,而  相似文献   

8.
“打官司”早有之,可真正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打”,只有在法制日趋健全的今天才变得越来越多。娱乐界官司的神秘, “一元钱”版税的作秀,这总让人感到当事者在借“官司”扬名;而一些官司难打又是不争的事实,这又让人感到许多无奈。但无论如何,百姓法律意识的增强令人欣慰,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弱者或暂时处于弱势地位,但是, 当你遇到不法侵害或者面对危险的时候,敢于向社会、向法律求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确,一些司法腐败者的行为让人们“打官司”的信心大打折扣,给法治进程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对此,我们既要对现实进行反思,更要坚定信心,身体力行,携手推进法治进程。本期编发的这几篇文章,也算是我们跳出官司看“官司”,其意不道而知。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打“官司”的第一环节是立案;可为打官司而倾家荡产、历尽艰辛的刘有成在打了一场长达四年的“官司”后,却发现他打的官司法院根本就没有立案……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9日,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柳州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熊倩状告柳州市柳北区民政局女局长马晓明精神损害赔偿一案.这起"一分钱官司"是我国目前诉讼标的最小的官司,但却历时两年,四次开庭,一波三折,至今尚未了结,引起了包括新华社、中国记协等中央新闻界高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商总局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孔祥俊对此案所涉及到的“跳槽与竞业禁止”问题作了评述:由于职工常常对企业的经营和技术情况了如指掌,职工在“跳槽”后也往往选择与其以前形成的业务特长相同或者近似的业务。由于自身的“便利”和业务的需要,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原企业的商业秘密,“跳槽”纠纷也多由此而引起。为防止出现这种局面,企业可以采取与职工订立竞业禁止协议的方法,保护企业的竞争利益和商业秘密,约定职工在离职后若干年内不得从事与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业务。 打这一场官司,美国通用信号公司 (下称“通用公司” )花…  相似文献   

12.
张晓蕾 《政府法制》2009,(17):51-51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的新闻界在走向法制化的同时面临着重重困难:新闻“权力”的异化、正义与良知被遗弃、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社会责任心、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新闻官司倍增……在保持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天平上,我们应该向哪一方倾斜,或者是怎样才能保持双方平衡呢?新闻活动中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编著”是不是“抄袭”哲学界打著作权官司,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这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官司原告方是湖北省社科院的研究员被告方是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这是一场将成为中国学术史公案的官司2001年4月17日上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场著作权纠纷官司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四川联合大学法学院的陈明鑫来信说:贵刊第3期刊发的《中国首例涉台公民名誉权纠纷始末》一文,经过改头换面,以《“警示小说”引发的官司》为题发表在其它刊物上,作者仍是田浩。两篇文章,题目虽不同,但内容基本一样,这是典型的“一稿多投”行为,我认为这样做是不正当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3,(9):25-25
广受关注的“百事仲裁风波”等待一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已于8月7日作出正式决定:仲裁庭在本次仲裁程序中不管辖百事公司、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针对四川韵律实业发展公司的任何仲裁要求。这意味着百事方面的仲裁请求在管辖上败诉,而四川韵律在仲裁程序上胜诉。加入WTO后各种经济“洋官司”迭出,此次仲裁增添了中国本土公司对抗跨国集团并初获胜诉的又一案例。四川韵律公司的委托律师14日在北京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们同时透露,基于百事投资公司在合作合同项下有大量违约行为,四川韵律依据合作合同条款中关…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到法院打“官司”的百姓,恐怕无不希望自己的案子能马上就有个了断每一个公民也无不企盼法院的审判活动能公平。公正。但是,长期以来群众所能感受到的现实是,“官司’倒了法院往往久拖不决.快则一、两个月,慢刚半年、一年,甚至几年下来官司还未能了结普通群众深感诉讼之艰难,不是万般无奈,谁也不愿意去打”官司”_传统审判观念对法官的束缚和影响,则又造成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只要案子实体处理正确,程序是否公正、审判工作是否便于群众监督无关紧要,这是相当一部分法官的想法。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  相似文献   

17.
我将努力实践全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两个承诺:第一、“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简言之,就是让有理的打得赢官司,真正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简言之,就是使有理没钱的打得起官司,人民法院要依法为社会“贫弱群体”提供司法救助。我和我的同事们将排除万难,尽心竭力地去实现这两个承诺。  相似文献   

18.
尴尬名人     
此起彼伏的名人官司折射出媒体时代的喧嚣与骚动。现实中,关涉社会名流的所谓“名人官司”成为各类媒体竞相报道和炒作的热点,由于其关乎名人,这类案件更得非同寻常,具有了“另类色彩”,与普通公民的“俗人官司”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9.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2,(11):50-50
假币、假药、假证件、假文凭早已屡见不鲜,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假官司”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江水 《法庭内外》2006,(1):23-26
医院中断变性手术,准变性人状告医院引发了一起沸沸扬扬的“变性官司”。孰料这场罕见的“变性官司”却击中了法律盲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