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郑渊洁的这一首歌词道出了孩子的恐慌,也说尽了家长与社会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今年上半年50天内我国连发6起校园惨案。  相似文献   

2.
《广东民政》2011,(7):54-57
我是被这样一条消息击中的:“两位重度角膜炎患者重见光明;两位尿毒症患者有了新的。肾脏;一位肝硬化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这些幸运,都来自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年仅22岁的湖北武汉大学生。他的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他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儿子就还活着,一直活着……  相似文献   

3.
一年半前,我躺在肿瘤医院的病床上,常常想,这个病房很可能就将是人生的终点!我对面床铺的老王,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他的全身。有时候难受得厉害,他就一个人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呀?”没过几天,老王便离开了人世。他虽然走了,这句话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一一活着,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平安这个话题对我来讲,专门来谈还是第一次,不过这两个字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因为我从小生病,医院的医疗条件也不好,医生都给我下了病危通知书,说我有肝癌,还有心脏病什么的等等。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是:人要平平安安地活着,人要健健康康地活着是多么的难。不过我...  相似文献   

5.
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想就“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话题,与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现在都在讲“顶层设计”。但我个人认为,有些同志所讲的“顶层”往往还不到顶层,是二、三层甚至四、五层以下的设计。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可能是值得每一个人从小到老整整思索一生的顶层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长在孤儿院里的一名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这已成了教育界同行和专家的共识。但在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抓大放小,取高舍低的现象。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应从最基本的内容出发,注重全面性。下面仅就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问题,介绍七个方面内容。一、热爱父母、家人品质的教育。目前小孩生活在样样称心的海洋里,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一部分学生有这样的思想倾向:“妈妈、爸爸最疼我,他们没有我就活不下去,他们最需要我。”在这部分学生看来,只要他们活着,就是对父母的“恩…  相似文献   

8.
坦然看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吁叹。活着真美丽,我喜欢这样看待生活。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众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后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  相似文献   

9.
密大夫: 您好。我是一名脊髓损伤患者,两个月前,我在去天津出差的路上遇到了车祸,结果医生诊断为胸9、10脊椎粉碎性骨折、完全性脊髓损伤。现在我的下肢没有任何感觉,也不能动,医生告诉我说,今后我再也不可能站起来走路了。我感到非常的伤心,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完了,这几天我心情特别不好,晚上失眠,感觉到人活着真没什么意思。可我又不能死,我的孩子刚刚8岁,我要死了,他连爸爸都没了!我真想找个人说  相似文献   

10.
“赶马人一天走到晚,上上下下抬驮子,凭的就是一砣气!”赶马走四方的艰辛生活造就了朱良升豁达的性格,我们刚进到他家的小院,他便指着落灰的马驮子说,我13岁就赶马抬驮子,一驮货物有80公斤,干的是力气活,现在这点身体还是当年苦来的。朱良升今年73岁,是红河源头第一村回辉登的普通回族老农。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乡里,像朱良升这样当过赶马哥的老人已经为数不多了。“我头一次外出赶马时有17个人,现在活着的就剩我一个了。”回忆起赶马的生活,朱良开老人感觉就象昨天的事,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次是赶着家里的两匹马…  相似文献   

11.
“鲁迅活着会如何?” 按照现在有些时髦的“颠覆主义”立场,这样的设问,本身就带有神化鲁迅的倾向,显示鲁迅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话语霸权”。倘非如此,为什么不假设别的什么人,而偏要假设鲁迅活着会如何呢? 从这“颠覆”的立场上看,我读到了颠覆者无可奈何的心态。鲁迅的存在,强大到这个地步,以至于“颠覆”者自身也无法取而代之。现代中国人无可改变地被投射了鲁迅的影子,鲁迅成了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思维起点。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使想“努力排斥”掉,也无法收效。 假如硬要对知识…  相似文献   

12.
可能是职业习惯,我喜欢读书,从中我总是默默享受着那种与人共鸣的快乐,并时常以书中的精神自勉。可是,近来读书却读出许多沉甸甸的感觉。危机感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挪威的渔民们每次把捕获的沙丁鱼运到市场的时候,大部分沙丁鱼都在途中死亡。后来渔民们把每个鱼箱里放入一条鳗鱼,一路上鳗鱼追咬着沙丁鱼,沙丁鱼为了活命不停地游来游去,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运动状态,结果运到市场的沙丁鱼绝大部分都活着。这启示我:其实,人和沙丁鱼一样,一点点危机感可以使生活的节奏紧张一些,从而使生活更具有活力,去最大限度地挖掘自…  相似文献   

13.
“人这一辈子总要遇到困境,如果困境让我死去,那就算了;如果我不死,那就高高兴兴地活着。”这是一位92岁的老人的人生信条。她就是抗战时期的满洲省委地下工作者、原湖北省政协秘书处副处长冯永莹。现在住在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的一间民房里。  相似文献   

14.
偶然的情况下,我在一本杂志上 看到这样一篇短文:一天,父亲带儿 子去打柴,父亲找到了一棵枯树,就 把它锯下来。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 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的嫩芽, 于是他说:“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 了,冬天里树叶掉得精光,而且光秃 秃的树枝也不断地往下落,好像是一 点活劲都没有了。但是现在才知道,它 确实是活着的。”他看着孩子,接着说: “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决不要在 冬天里砍树。决不要在闷闷不乐时得 出消极的结论。更不要在情绪很坏时, 做出重大的…  相似文献   

15.
今日故事     
仿佛就在昨天,我听一个盲人音乐家讲故事,他自己的故事。听一个人这么幽默诙谐、跌宕有致、像说隋唐演义一样讲自己的故事,在我还是头一次,很好奇: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冷眼看自己?故事讲完了,他忽然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我,就是这样活着的!”掷地有声。从这句  相似文献   

16.
林朗 《中国减灾》2010,(6):61-61
半夜两点,一位决定自杀的青年打电话回家。 “爸,我不回家了,我对不起你们,会考考成那样,小敏昨天又说要分手。我实在提不起活着的勇气了。”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环境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5):27-27
阳台上种着两株什么花——也许应该叫做什么植物,已经有好几年了,还活着,只是总不能长得像我在苗圃里看到的那么大。这花——就算是花罢,原是一位朋友送给我的。朋友送给我的时候,说是叫做“滴水观音”。可我觉得“滴水观音”不像是个学名,后来就问过好多人。他们有的说叫做“旱荷花”,有的说叫做“龟背荷花”,更多的则说不知道。这样,我就至今也不能肯定它到底应该叫做什么。不过这也无所谓,喜欢就行了。意外的是,那年我去巴西,却发现这花竟然长得到处都是,完全是一种野生的状态。看样子,如果你喜欢,随便挖出一棵栽到自家院子里就是了,根本…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钱学森  相似文献   

19.
弟弟: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突然想到给你写封信。之所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写,是因为寒冷给人以警醒。对我们人类而言,寒冷和酷热就如同女人的经期和男人周期性的烦躁一样,可以让我们从身体影响到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实地认清我们自身,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我们活着的意义。所以我选择这个时候写,我想我是清醒的。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者是从脚手架上下来,或许在哪个高层建筑物上忙碌了一天。但我想你也同样会是在寒冷的冬天读到这封信。所以我想你也会是清醒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感悟     
我只想结合我的人生经历,谈谈人活着为了什么.以及如何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