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京庆祝申奥成功3周年那天,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发布仪式暨第二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闭幕式”。一个“暨”字把2008年北京“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主题鲜明地凸现了出来。说到“同样精彩”,有件趣事不能不提及。2008年残奥会会徽发布之前,  相似文献   

2.
2008北京奥运是所有中国人的期盼,当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奥运”这几个字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身边,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让人禁不住去想,2008,奥运的北京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3.
11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宋金升接待了前来造访的北京奥申委副秘书长孙大光一行。  孙副秘书长介绍了北京申奥情况及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宋副主席听完介绍后说到,民众和政府的支持是北京申奥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上次申奥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次在悉尼举办的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都为北京申奥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农工民主党7万多名党员100%支持北京申奥,我们将通过党内的宣传途径,作好宣传工作,同时,也希望为申奥办一…  相似文献   

4.
198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93年12月进入国家体操队,1997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跳马项目的冠军,1998年代表中国去美国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训练时不幸从跳马上摔下,脊椎严重受挫。2001年桑兰简历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奥“形象大使”,2002年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奥大使、“第三届中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爱心大使。2002年9月任星空卫视“桑兰2008”节目主持人。(小故)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11日“传承奥运精神、文明重在行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北京市各区县和有关系统按照首都文明委的总体部署,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指导,以秩序文明引导、环境文明引导为主要内容,制定措施,精心部署,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北京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人文北京建设,建设世界城市,首都文明办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行动口号,借助足球中超联赛的平台,广泛开展“文明观赛·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宣传引导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世界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19日,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行“传承奥运精神,建设文明北京”文明游园活动启动仪式。首都文明办主任舒小峰、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郑秉军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仪式。舒小峰主任在启动仪式讲话中指出:为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广泛开展“传承奥运精神,建设文明北京”主题教育活动,使“文明北京”主题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新年伊始,首都文明办、市公园管理中心联合在市属公园开展“传承奥运精神、建设文明北京”文明游园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人文奥运理念,提升市民整体文明素质,为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展示文明礼貌、热情友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2006年3月,中央文明委、北京奥组委联合在北京启动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尤其是承办奥运赛事的7个城市,“迎讲树”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2007年3月,中央文明委又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以进一步巩固成果,延伸辐射。本刊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一周年前夕推出“深入开展‘迎讲树’活动,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专题,愿每一个人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5日,由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市政管委、市交管局联合举办的“全市文明引导员骨干培训班”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全市千余名排队文明引导员、交通文明引导员和环境文明引导员“三员”集中进行职责与规范、工作标准和工作技巧培训,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奥运成果,传承奥运精神,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首都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设文明北京。  相似文献   

10.
在上虞的乡贤中,有3位与奥林匹克结下不解之缘的奥运赤子,他们分别是:原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现国际奥委会教委、2008年北京奥申委顾问何振梁;原中国奥委会副主席、1993年北京申奥时向萨马兰奇主席递交《申办报告》的代表团团长吴重远;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设计者陈绍华。  相似文献   

11.
当北京2008时     
2008北京奥运是所有中国人的期盼,当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奥运”这几个字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身边,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让人禁不住去想,2008,奥运的北京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2.
例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7月17日在电视节目《五环夜话》中,申奥官员张清指出,申奥成功后,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难做的工作不是盖体育场馆,而是软件建设,即全民的素质建设。当时就有一名在场的观众说:提高人民的素质,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应管住我们的“口”,管住我们的“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谈谈对“绿色奥运”的理解。  (2)管住我们的“口”,管住我们的“手”是什么意思?  (3)我们应如何履行保护环境这一…  相似文献   

13.
首都国际机场、鸟巢、水立方、央视新大楼……这些都是北京市朝阳区辖区的地标性建筑。朝阳区辖北京古城墙以东470平方公里的区域,常住人口354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自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朝阳区充分发扬奥运精神,  相似文献   

14.
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后,13亿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为之骄傲。激情过后,人们在关注:“申奥”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举办2008年奥运会会对我国的许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现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简析“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方面  促进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额增长。奥运和经济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是现代经济的崭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举办奥运会将拉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扭转以往亏损局面,一举获得2.5亿美元盈利以来,汉城、巴塞罗…  相似文献   

15.
沙蓬 《台声》2001,(8):7-7
北京申奥成功,在京台商与全国人民、全市人民一样,感同身受,欢欣鼓舞。7月17日,全国台联召集部分在京台商举行迎奥运座谈会,与会台商畅谈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并对如何开好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0,(5):26-28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一年。为巩固和发展首都文明风尚建设成果,根据中央文明委2010年工作安排和北京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首都文明委决定,2010年全年持续深入地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行动口号,以建设文明北京为目标,以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等六大文明引导行动为载体,重点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1个突破口“倡导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10个品牌文明团队、100个“文明北京新市民”、1000个文明示范楼门庭院、10000名孝星),着力加强市民公共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力加强公共环境和秩序文明引导,着力提高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申奥成功之夜,举国上下成了欢乐的海洋,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走上街头为北京的胜利、祖国的兴旺而欢呼。 材料二:“绿色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2000年奥运会下月就要在悉尼举行,中国队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可能能拿到多少块金牌?能否继续充当金牌榜第二集团的“领头羊”?体育健儿中哪些是热门夺标人物,本刊对即将展开的激烈赛事做了较为权威、大胆的预测。 当今,中国人正以开放的眼光、开放的胆略、开放的气势把握身边的每个时机。因7年前申办时微弱的票差,本届奥运会与北京擦肩而过。通过资深体育评论家苏祥新的透析,就会在重温失利的原因之余,看出北京为何对奥运会“痴情不改”,又在紧锣密鼓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因为申奥不仅是体育,而且是…  相似文献   

19.
按照“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2010年春节系列文明活动的要求,北京市广泛开展了春运文明引导、春节文明环境营造、“春节一家亲”拜大年、文明游园逛庙会、春节文明优质服务竞赛、“争当社区文明小使者”等六大系列活动,600多项春节系列文明活动陪伴广大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有礼的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20.
杨澜与北京奥运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9月,身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杨澜,被派往蒙特卡洛主持报道北京第一次申奥活动,2001年,杨澜被任命为申奥文化主题陈述人,同时担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7月13日,莫斯科申奥表决现场,杨澜所做的申奥文化陈述,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不同的身份两度参与见证北京申奥,杨澜成为公众心目中不可或缺的申奥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