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但凡一种心理的产生,总是遵循着心理学一般理论所描述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的过程,并体现着相应的特征,表现为相应的状态,犯罪心理也不例外。然而目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大多从不良、畸变的需要和动机或反社会人格缺陷①出发,人为地将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从“原始刺激”到“行为”缩减为从“以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到“行为”,忽略了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导致了我们所研究的犯罪心理的起点滞后于原初的心理产生因素。并且以不确定的需要和多种多样的动机出发,会误导人们过多地关注犯罪行为人心理中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一定程…  相似文献   

2.
论法律效力——关于法律上的力的一般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琦 《中外法学》1998,(4):50-58
<正> 一、定义 效力一词的基本语义有二:其一指效果,即“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其二指一种力,即“事物产生效用的力量”,“使某种行为发生效果之力”。作为学理上与法律实践上的专用术语,法律效力一语的含义有四:其一,法理学上用以指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这与效力一词的基本语义不相一致,是对法律效力一词的误用。其二,指法律上的力,本文所论即此。法律效力既用以指称法律上的力,则其定义中自然应包含何种法律上的事物(合法行为)产生何种法律上的效果(肯定性法律后果)以及该力在法律上的性质(强制性保证力)。本文对法律效力的界定正与效力一词的基本语义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激励是领导者调动下属积极性经常采用的一项极其重要所方法.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而产生动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条件称为需要,一是外在条件称为激励.人的内在条件是指人的生理,心理上所缺乏的某种东西,也就是是人们在生理、心理上所需要某种东西.外在条件是指存在于“自我”之外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刺激,包括物质、精神、信息的刺激,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便是激励.而外在的刺激只有通过内在的需要,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本源,外在的刺激只有依据个体的需要,并且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才能激发起个体的动机,从而提高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所谓犯罪结果,亦称危害结果。学者们通常将其表述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犯罪客体所造成的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既遂所必需的实际损害”。显然,这是把犯罪结果仅仅当作既遂行为的专利了。这就涉及到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有无危害结果的问题。笔者对此一问题是持肯定态度的。从哲学角度来看,所谓结果,是指某一原因所引起的现象,它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如杀人罪的发展过程中,行为人从预备、实施到最后将人杀死,固然杀死了人可谓达到了杀人罪这“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即产生了结果。但是,在预备、中止及未遂这个“一定阶段”,事物(行为)发展必然也要达到“最后状态——即法律上称之曰“犯罪预备”、“中止”、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激情犯罪的防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含义与特点所谓激情犯罪,是指行为人在一种强烈而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由于某种外界的强烈刺激,行为人处于激情状态,其认识范围变得狭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到抑制,不能对其实施的行为的性质、意义及后果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通常做出不合逻辑、不计后果的行为。日本学者中田修指出,激情犯罪人是“一个人受到外在诱因的刺激,使其正常的性格呈现出麻痹状态,未经思索,即将冲动的感情瞬间化为沸腾的情绪表现出来而犯罪者。”犤1犦激情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长期受压抑的情感或者需要爆发的结果,激情犯罪…  相似文献   

6.
所谓女性性犯罪,是指女性以色相、肉体等性诱惑手段进行的性违法犯罪行为。近几年来,女性性犯罪活动,在女性犯罪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这种犯罪行为无视社会公德,破坏社会风气,腐蚀青少年的身心,不能不引起重视。为预防和治理这种犯罪,有必要分析一下其心理动因。心理动因就是驱使犯罪主体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内心动机。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所决定的。犯罪动机也不例外,也是由个体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所决定的。根据女性性犯罪的不同需要结构,女性性犯罪动机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由贪图物质享受的需要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私法中的“人格”范畴含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拴林 《法律科学》2008,26(4):51-58
在私法理论和制度中,“人格”范畴具有“主体资格”、“主体”、“主体特质”、“主体性要素”四种含义。其中,“主体资格”指特定的实体可以成为私法法律关系之主体的法定条件;“主体”指特定的实体获得主体资格后的法律状态;“主体特质”指特定的实体可以据之享有主体资格的其客观上所具备的属性;“主体性要素”则是人格权的客体,指自然入主体得以构成的且应得到尊重和保护的客观要素。这四种含义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主体资格”是“主体”得以形成的法定条件,“主体资格”范畴也就是用来描述“(某种)实体”与“私法主体”之间的“转化关系”的概念;而“主体特质”和“主体性要素”都是指“主体”(或拥有主体资格的“实体”)在客观上所具有的属性,这两个范畴都属于描述某种“事物”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4):134-134
山西阳泉第一监狱干警刘艳霞在《山西监狱》2004年第3期上撰文《调节心态从了解需要开始》认为需要是人的心理动力,其质量和满足程度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人的需要多种多样,有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有支配和调节作用,人为了实现某种高尚的精神需要,有时可以抑制、克服甚至牺牲低级需要。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动机的驱使。近几年,查处了许多大要案,是什么原因驱使腐败分子自掘坟墓呢?除了历史、现实等客观原因外,受其错误思想支配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主观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腐败心理是一种有缺陷的社会或个体心理,它是社会消极心理因素的沉淀和堆积,内容上以非分的物质精神欲望、错误的道德观念和牺牲社会的自我实现欲求为基本特征。剖析案例可以看出,一些人违法违纪,主要受以下几种心理支配:一是贪欲心理,认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二是机会心理,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三是补偿心理,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10.
作案手段、犯罪模式与“签名”特征都表征犯罪进行过程中某种形式样态,其内涵与外延均有差异:作案手段是指特定人或特定犯罪团伙所选择的犯罪的途径或方法;犯罪模式是以两个以上不特定的犯罪人或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段为基础而整理出的一套具有共通性的作案手段;“签名”特征是犯罪者因个人人格上的特质而强迫自己实施的一种“签名”式行为。明确区分三个概念的异同,有利于解决目前侦查实践中三者使用混淆的状态,准确把握三者各自的侦查价值,为侦查破案和犯罪预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王志红 《政法学刊》2011,28(4):67-70
“黑哨”作为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型的职务犯罪,在诸多的犯罪原因中,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原因是引发“黑哨”职务犯罪行为的原动力。“黑哨”职务犯罪主体作为具有正常思维人,他的行为是建立扭曲的需求欲望下引发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文章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中心理与行为分析的理论,从行为主体的意识、需要和动机的层面深层次的揭示“黑哨”职务犯罪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诱因,以预防和减少此类职务犯罪,真正实现体育竞赛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主义伦理学强调理性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学依据。情感主义伦理学突出情感的动机力量,而当前的道德情绪研究能够对此充分证实。道德情绪指的是在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复合情绪,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产生和改变。自豪、内疚、移情和钦佩等道德情绪不仅能够激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且与反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羞耻和愤怒等道德情绪容易引发个体的不良行为或反社会行为。今后的道德情绪研究应注重探究文化在道德情绪中的作用、道德情绪的认知神经机制、集体道德情绪、道德情绪的实践应用和哲学思考等。  相似文献   

13.
某种社会现象往往也是从某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角度表现出来的,当这一具体的社会关系上升为法律调整,那么,这一法律调整中的具体规范应该符合某种具体社会关系的合情合理解决。也就是说,如果这种具体社会关系是以妨害社会或其他人的某种利益的某些人的行为形式表现的,则法律调整(立法行为)中制定的规范形式,如假定、处理、制裁的内容,也必须与对某些人的行为的合情合理的处理相一致。立法中的这种合理规范正确地适用于某些人的违法行为(有了法律规范,以上所指出“某些人的行为”就成为“违法行为”了),所表现的行政执法、司法审…  相似文献   

14.
“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即个体对某一事物在内心深处基于一种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分析,而形成的一种潜在的认可,接受以至尊重、服从。“刑法的认同”首先产生于个体对刑法的一般性认识,这种认识可能通过学习,了解刑法而获得,但更多的时候是在个体介入法律关系时获得。“刑法认同”即指公民对犯罪与刑罚之间必然的适当的对应关系的确信和对刑法在划定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界域中的能力的期待,以及对依刑法而做出的解决社会冲突的结论的服从和尊重。①自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党章,并继而在1999年3月…  相似文献   

15.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概括为描述事实、揭示规律、预测趋势和控制行为四个层面,此四级目标可视为心理学对外的学科承诺。以后现代社会建构论的视域审视,心理学能否兑现这些承诺是值得质疑的。首先,心理学所谓的“描述事实”其实质乃是对心理学家所经验的事实的描述,而不是对心理和行为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描述。其次,揭示心理规律不仅存在技术困难,所谓“心理规律”也只是现代文化场域内的一种“约定”,而非“客观规律”。第三,由于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物所没有的意识能动性,利用心理规律预测心理事件的发生遭遇特殊困难。最后,谋求对人的行为的控制,不仅背离了心理学造福人类的初衷,而且有违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自由断想     
(一)个体自由最浅显的含义,就是个人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而不受限制。从这一点来看,个体自由最大的敌人就是法律。但是,这种自由既包含了对另一个个体的自由的侵犯,同时也包含了受到另一个个体侵犯的可能性。为了使个体自由不受侵犯,又必然需要法律的保护。这就使自由与法律处于一种既包含着矛盾与冲突、又充满着包容与协调的状态。于是,便产生了法律上的自由。(二)哈耶克说过:自由是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行其事,在多大程度上他能够自己确定其行为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所执著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根据别人为实现其意图所设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一、刑事品格证据排除规则及原理 品格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人的名誉。是社会对个人在道德领域的一种评价。在证据法中.品格一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它可以指一个人在其生存的社区里所享有的声誉;第二,它可以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某种行为方式的倾向性;第三。它还可以指一个人历史中的特定事件,如先前曾由于刑事犯罪而被判刑等。品格证据则是指证明参与诉讼的主体品德、品行好坏的证据。对于品格证据是否能够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以及最终是否可以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使用等问题,英美法系国家通常认为,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和或然的。并且带有很大的偏见性影响,会对客观认定案件事实产生障碍.  相似文献   

18.
论不作为犯罪中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一般来说,其义务来源有这几种:(l)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对前王种来源的义务,司法界一般没有多大争议,而对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则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引起义务的先前行为不包括犯罪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引起义务的先前行为包括犯罪行为。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某种行为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房清侠 《法学家》2001,(5):17-22
一、酌定情节的界说 在刑事法律的范畴内,情节,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它是指事物存在与变化的情状与环节。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由一定的人在某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的侵犯某种社会关系,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行为,其中的行为人、犯罪的心理状态、时间、地点、结果,等等,实际上形...  相似文献   

20.
米契尔等人在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中提出了认知-情感单元,认为个体在单元的长期可通达性和单元之间关系的结构上存在差异,这是个体独特性的基础.该理论假设,当个体在不同时间,遇到不同情境时,人格系统会产生具有独特的正面图和情境-行为剖面图.这一理论重新界定了人格系统、状态、特质与动力等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矛盾,为人格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