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很早就由日本传入中国,日本渠道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使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主要力量是留日学生,主要领导人物有李大钊、李达、陈望道等人。日本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由日本传入的马克思主义有其自身特点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国,同时中国也是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在近十年间持续增长,2001年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作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国被日本选定为最好的对外投资国家,众多的日本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中国,把生产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的中国。2001年的对华投资总额预计增加到37亿美元,纽约证券时报曾形容“日本最大的工厂是中国”。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将意味着中日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中国入世,日本经济界普遍认为,对日本而言,意味着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3.
我是日本的盲人教育专家,是一个盲人学者。我热爱中国的古典文学,十分向往中国。日本的盲人比较发达,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盲人学生到日本留学,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中国盲人。于是我立志效法中国唐朝的鉴真大和尚,做一次“瞽目西飞”,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同时也帮助中国的盲人学会日语,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庭园的影响 日本庭园特别是古典庭园,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我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园林艺术,也与绘画、文学、诗歌、服饰等一样。在当时的日本有着明显的反映。一千多年来,日本庭园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造园的每一个细部中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12):17-17
2009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越中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对日本产品的需求全线下降,其中发电机械、机动车以及钢铁制品的出口总值降幅最大;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对日本汽车、汽车部件和电气机械的需求大幅转强;二是中日海上领土纠纷冲击了两国关系;三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了日本对华出口。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日本对华出口在近几个月内有所改善,但前景仍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1在日本,由于历史、文化、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关系,中国问题包括中共党史的研究一直是蔚为大观的“显学”。由日本近代著名学者福泽谕吉创办、至今已有150年历史的庆应义塾大学,就是素负盛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之一。曾任该大学校长的石川忠雄先生在日本也是声名卓著的中国问题专家,所著《中国共产党史研究》至今仍然是日本研究中国问题的后来者必读的基本教材。石川先生的门下弟子如山田辰雄教授、小岛朋文教授、国分良成教授,如今都已是日本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们关于中国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明显不足,1943年日本内阁决定,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取得劳工。此后,强掳中国青壮年和部分战俘总共50685人去日本,送往35家公司的135个作业点,从事建筑、矿业、冶炼等苦役。据查,仅三菱和三井两公司,即使用劳工8200名,其中有1500名被折磨致死。1945年6月30日,在日本秋田县花冈矿山的中国劳工986多人,因不堪虐待,奋起反抗,旋即惨遭日本军警镇压,死418人,是为花冈惨案。日本投降后,旅日华侨和日本各界进步团体在广大日本人民的支持下,对在日中国劳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事实证明:战时被劫至日本…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5,(15):4-9
占领、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之一。以1931年发动“9.18”事变为标志,日本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1931年侵占东北三省,1933年侵吞热河,进至长城一线;1935年侵吞华北;1937年蓄意制造卢沟桥事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的方针是集中兵力,向我中原地区和长汀中下游进军,摧毁中国主力军队,占领中国富庶腹地,夺取中国丰富的物资,支持其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9.
陆洋 《党建文汇》2005,(10):41-41
与中国分道扬镳 至今,对于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唐朝学来的,日本人从不讳言。他们甚至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然而,历史的车轮滚到19世纪中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中国和日本封建王朝,被西方列强的炮火“炸开了眼”。它们在反抗与反思之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据外国媒体报道,为了应对中国“科技抬头”的趋势,日本决定开设“中国情报中心”,专门搜集中国的科技情报。其实,中国历来都是美国和日本搜集情报的重点目标。两国的军方、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一直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刺探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科技等方面的情报。  相似文献   

11.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但由于它发生的国际背景和当今世界的时代格局,对于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国际因素需综合加以考虑。日本作为一个曾经侵略中国,奴役、掠夺过台湾的国家。已成为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进程中所必须正视的重要国际因素。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翔实全面阐述台湾问题中日本因素的产生和阶段性特征、日本插手台湾问题的战略目的和原因、日本因素的消极影响和现实危害,对中国应对举措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在纪念这个对人类、包括日本人民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点时,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的日本对这场战争是如何认识的,显然成为一个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想就此发表一点意见,以期引起讨论.如果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沈阳北部柳条湖制造九一八事变,而后武力占领中国东北算起,日本在中国、东亚、乃至亚太地区进行了15年侵略战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重大灾难,据统计,中国人员伤亡达3500万,整个亚太地区人员伤亡达5000万之巨;同时也招…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4):110-113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远高于日本,约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日本明显强于中国。2009年6月19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报告指出,按照目前趋势,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将在今年或明年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内阁府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去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1339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880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丁果 《党课》2010,(20):8-9
金秋时节,本来是收获欢乐的时候。孰料在中国的周边海域,美韩军演引发的危机尚未落幕,钓鱼岛列岛又风云突起,日本扣押中国渔船不算,还准备用日本国内法对中国船长詹其雄拘押起诉,妄图在国际上制造日本有效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先例。不仅如此,日本防卫白皮书直指中国军力发展不透明,因此将部署自卫队在西南岛屿,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0月23日至24日,日本现代中国学会在东京经济大学召开第49届全国学术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建国50年:毛泽东、邓小平时代与21世纪中国”。日本现代中国学会成立于1951年,是日本规模较大的民间学术团体,会员约三百余人,大部分是日本各高校里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教授和副教授。近年来,吸收了不少来自中国的学者和留学生入会。该学会每年以一个确定的主题召开一次全国学术大会,并出版一期收录大会上发言的年刊《现代中国》。本次大会分成四个小组,即文学、思想组;历史、社会组;政治、法律组;经济组。在历史、社会组上发言的学…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思想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是半殖民地大国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举行的解放战争的特殊形态。”①用日本历史学家的话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是“政治和军事搅在一起的战争。”②笔者认为,就中国的抗战能力形成而言,其中政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武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日本军国主义,除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最终没有向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外,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领导的宣传思想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0周年。“九一八”是中国的国耻日,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天。首先,不要忘记它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标志。“九一八”这一天,日本侵略者用阴谋手段,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  相似文献   

19.
随中央电视台采访团到日本采访,随着各种感性认识的加深.对日本的认识也在加深。日本是一个表面跟中国很相似,其实跟中国很不一样的国家。这一切,是从许多细节中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孙江  陆中秋 《世纪桥》2006,(12):12-19
九州,在日本.虽然没有东京、大阪的繁华,却有着欧洲乡下的静谧。 九州与本州、四国、北海道同为日本四大岛。九州位于日本的西南端,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地区。域内有中国人熟悉的福冈、长崎、冲绳等县.日本人民信奉的最高学问之神菅道真就供奉于此。 作为日本四大国立博物馆中最具现代气息的九州国立博物馆,便座落于此。1300年前.九州太宰府是统治九州全域的地方政府所在地,也是外国文化最先流传的土地。据说.当年鉴真东渡日本弘法.最先到达的地方就是九州岛.至今这里的多处历史遗迹还能令人想像出当年的繁荣昌盛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