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周自衡 《人民论坛》2014,(10):146-148
暴力恐怖事情的发生次数和频率在逐步增加,对国家安全和统一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使得人民群众受到生命财产的威胁,针对我国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组织力量尚未壮大、境内外相互勾结、犯罪形式由隐蔽到公开等特点,公安机关应通过建立反恐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暴恐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措施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做好暴力恐怖犯罪的预防和现场处置。  相似文献   

2.
暴力恐怖事情的发生次数和频率在逐步增加,对国家安全和统一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使得人民群众受到生命财产的威胁,针对我国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组织力量尚未壮大、境内外相互勾结、犯罪形式由隐蔽到公开等特点,公安机关应通过建立反恐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暴恐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措施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做好暴力恐怖犯罪的预防和现场处置。  相似文献   

3.
备忘     
《人民公安》2009,(15):1-1
国家反恐部门在新疆破获五起暴力恐怖团伙案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以来.境内外“东突”恐怖分子图谋针对无辜群众制造恐怖事件。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先后在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伊犁等地破获了五起暴力恐怖团伙案件.抓获了一批从事恐怖活动的犯罪嫌疑人.缴获了一批用于实施恐怖活动的枪支、刀具、爆燃装置和宣扬暴力恐怖思想的宣传品.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国内安全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新疆人大》2013,(8):13-13
全区各族人大代表: 近期,我区连续发生少数犯罪分子策划实施的暴力恐怖案件,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破坏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暴力恐怖犯罪漠视基本人权,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是对法律尊严的践踏,是对社会良知的践踏,其手段之凶残、性质之恶劣、后果之严重,可谓丧心痛狂、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充分暴露了他们反社会、反人类的狰狞面目,  相似文献   

5.
司法     
《人民政坛》2014,(9):5-5
最高检:六类减刑、假释案件一律调查核实 据正义网8月26日讯,最高人民检察院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将对“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严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或者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的罪犯”等六类减刑、假释案件一律进行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6.
8月4日下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雪克来提·扎克尔主持召开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座谈会,声讨“7·28”“7·30”严重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的罪恶行径。 7月28日、30日,连续发生了莎车县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和喀什市宗教人士遇害案,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给各民族大团结造成重大冲击,是对各族人民的又一次严重犯罪,也是对各族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座谈会上,代表们先后作了发言,一致严厉谴责、愤怒声讨暴力恐怖犯罪行径。本刊现刊登代表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各地连续发生暴力恐怖犯罪案件,造成无辜群众重大伤亡,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面对此项状况,必须依法对暴力恐怖犯罪予以坚决严厉的打击。同时,要清醒认识当前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击防范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渗透,彼此勾结,在我国活动猖獗,在行动上日益显示出暴力化、恐怖化色彩及本质.对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严重威胁和现实危害。我国必须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的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大》2013,(8):7-7
暴力恐怖犯罪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充分暴露了其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本质,是对宪法和基本人权的严重践踏,是对文明秩序的严重破坏,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是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暴力恐怖分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敌人。  相似文献   

10.
蓄意挑起事端、冲击政权机关、残杀无辜群众。春夏之际连续发生在新疆境内的暴力恐怖犯罪事件,极大地危害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天山南北日趋向好的稳定祥和局面,激起了全疆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相似文献   

11.
高检发研字〔20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经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现将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三个案例印发你们,供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5月27日  相似文献   

12.
江晓燕 《新疆人大》2009,(11):23-24
暴力恐怖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它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使其成为境内外"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重点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暴力恐怖  相似文献   

13.
近期,全疆连续发生多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给新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案件发生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迅即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反恐     
<正>"要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强化底线思维,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使  相似文献   

15.
冷兵器暴力和恐怖活动不断危害着我国社会发展。根据目前冷兵器暴力恐怖发展态势,加强内地基层警察警务枪支近距离应急射击能力提高建设很重要。警务枪支近距离应急射击能力包括应急射击技能、应急意识、安全习惯、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种素养。针对警察近距离使用枪支面临的现实环境,我国内地基层警察警务枪支近距离应急射击能力提高应在法律制度环境改善和应急射击训练环境改善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东突”的由来及其恐怖组织的主要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长期以来饱受"东突"恐怖势力的危害,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恐怖势力勾结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我国新疆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恐怖暴力事件,严重危害了中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着重介绍了"东突"的由来及其近年来在我国境内外制造的一系列主要恐怖事件,揭露了"东突"作为国际暴力恐怖组织的邪恶本质.  相似文献   

17.
实地调查显示,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组织形态不成熟,以暴力为工具积累经费,境内外相结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暴力恐怖犯罪组织生成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不公平感和挫折感,共同的宗教与民族因素强化的群体凝聚力,语言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和文化荒漠化,以及极端宗教宣传产生的认知失调等。针对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解决问题的重点应当包括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及双语教学、关注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调整宗教政策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逐渐升温,新疆分裂主义乘机在我国连续制造了多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云南昆明"3.1"事件是继2013年10月28日北京"金水桥"事件之后的又一起恐怖分子在疆外实施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暴力恐怖主义犯罪威胁。从当前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特征来看,虽然我国暴力恐怖主义犯罪保持在恐怖主义犯罪的初级阶段,但恐怖犯罪从局部性、区域性逐渐向全国蔓延和外流的趋势明显,并伴有手段多样化和残忍程度升级等特点,暴力恐怖犯罪的多发使得社会各界包括公安机关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与处置之。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存的暴力恐怖犯罪的现状剖析,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处置对策,供实务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郭鑫 《今日广西》2014,(10):13-13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范相关案件审理。  相似文献   

20.
国际犯罪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违反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刑事规范或有悖于人类的和平安全精神,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而应受国际刑罚处罚的行为。恐怖行为是指由个人、组织甚至国家对人身或财产施以暴力或暴力威胁,以引起人们的心理普度恐惧,危害社会安全秩序,并以此企图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各种行为。而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为达到特定的国际目的,违反国际公认的国际刑事规范或有悖于人类和平安全精神,运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极度危险手段制造国际恐惧和惊慌,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应受国际刑罚处罚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