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现代化大业。”那么,正确认识和掌握新时期腐败现象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的办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辨析徐晓萍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对遏制腐败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很严峻,在有些方面,腐败现象还在滋生蔓延。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二次全委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①反对腐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心、民心所向。根据当前腐败现象普遍存在的特点,笔者提出个人对强化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人们在端起饭碗吃肉的同时,却又无法漠视这样一个现实:不断蔓延的腐败现象正日益侵蚀着我们党和国家健康的肌体,腐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决定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解决好反腐倡廉的几个关键问题,官僚主义现象和腐败现象像幽灵一样,一直存在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强化多项有效措施, 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就使人们不得不深思,究竟如何大力创新手段,深入推进当前我国的反  相似文献   

7.
谈谈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防治梁勤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吃喝之风等腐败现象,“为什么现在泛滥起来了?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这段话点题明确,寓意深刻,令人深思。一、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的原因及危害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的主要原因,归纳...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地估计反腐败斗争的现状 在这个问题上,要讲两句话。一句是,我们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党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党员和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广大党员、干部同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反腐败斗争也是有成效的,这些都是基本的事实。另一句是,在党内、在国家机关中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有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感忧虑,迫切希望采取坚决措施加以解决。我们不能否定党的主流是好的,也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如何深入持久,切实有效地惩治党内和政府机关存在的腐败现象,是能否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取得反腐败斗争最终胜利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反腐败要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和正确,是因为她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还因为她能正视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并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比如腐败现象,这既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我们党由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的原因,也出现了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党提出了“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和“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的口号。历史的经验和现实都一再昭示我们,党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决不允许腐败  相似文献   

11.
1“在党内,在国家机关中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有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惩治腐败讲过多少次,为什么成效不大,原因可能在党内。”“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相似文献   

12.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将中央关于反腐败的指导思想、万针、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从思想认识上明确并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腐败现象绝不是党的主流,但对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史明锁 《党史博采》2006,(9):127-128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如何深入持久,切实有效地惩治党内和政府机关存在的腐败现象,是能否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取得反腐败斗争最终胜利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反腐败要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王全有 《党史纵横》2002,(10):39-41
小平同志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回顾历史,从1949年建国以来至今,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其中大的调整共有七次.七次重大的"革命",新中国的政府机构一直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这是为什么?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来自哪里?历史经验值得深思.总结回顾这七次"革命",将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线索和经验教训,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15.
纪传栋 《党课》2006,(2):42-44
当今“一把手”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为什么严重,我们已经从各个方面详细论证分析过。今天,我们且来听一听腐败的“一把手”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6.
治政清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党历来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坚决同剥削阶级的影响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再度滋长蔓延·有的甚至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事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其突出表现:一是少数党政干部进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二是一些掌管人财物的部门或带有垄断胜的行业管理部门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严重。三是少数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敲诈勒索…  相似文献   

17.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标”是已经形成的腐败现象,“本”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治标是治本的前提并推动治本的深入;各种治本措施也同样具有治标的作用。因此,要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保持党和国家机关的廉洁,就必须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努力做好惩治腐败、堵塞漏洞和加强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查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使人欲犯而不敢  相似文献   

18.
虞崇胜 《学习月刊》2009,(17):18-19
当前,人们一谈到腐败现象,往往以建国初期的政风清正与当下相比.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改革30多年了我们的政风还不如建国初期?为什么反腐败反了30多年仍然没有能够遏制住腐败的势头?毋庸置疑.与建国初期、甚至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当下的腐败现象的确相当严重.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党政机关内部发动了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主要是反贪污)的"三反"运动.这是我们党执政以后自觉地清除自身腐败现象的首次成功实践.重温毛泽东指导"三反"运动的反腐败思想,对推进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的兴廉治腐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廉政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党在查处违纪和腐败大要案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有些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我们必须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持之以恒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