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1,(5):62-64
中央领导关于社会管理十大讲话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 《理论导报》2013,(3):59-59
答题思路: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前提。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行政体制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  相似文献   

3.
通常意义上讲,服务型政府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的内容是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公共事务,服务的目标是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来实现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创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只有深入田间地头,为民办实事,才能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家顺 《当代贵州》2008,(23):48-4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09,(6):45-4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2008年9月1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奋斗》2005,(3):1-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十分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将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提高党的五个执政能力之一。这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7,(10):1-1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涵,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使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将服务贯穿于执政活动始终的一种政党发展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终极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站在时代的高度强调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丁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内涵意义,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切实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张荣臣  谢英芬 《党课》2011,(7):10-18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特别是从事社会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党员干部;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深刻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要求,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联组委员,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胡锦涛强调.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相似文献   

14.
朱静娜 《世纪桥》2012,(19):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真情的感悟和永恒的信念,是对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科学诠释。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1):4-4
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同时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等形式的赢接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有利于坚持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有利于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各级党委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负责、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适应城乡基层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在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领导人民与服务人民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基础,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特征和标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因为无论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建文汇》2002,(5):4-4
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当前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13,(10):64-64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党的宗旨。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通往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依然充满曲折,任重道远。因此,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历史的呼唤呐喊,更是现实的紧迫要求。要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求全党,包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仅要从字面上深刻领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更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灵魂深处做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常新的课题。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正发生变化,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考验。全党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群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发挥好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坚持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以反腐倡廉的明显成效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