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平 《当代世界》2015,(1):42-44
<正>中巴情深一、初访近邻在一般人眼中,巴基斯坦算得上中国的"铁哥们"。巴基斯坦举国上下也常说"巴中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我第一次踏上巴基斯坦这个友好近邻的土地,是2006年2月作为王家瑞部长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成员往访,那已是我担任中联部一局局长近一年之后。王部长这次访问,是应巴外交部长邀请,由巴政府负责接待。这同我以往出访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2.
最近二十余年,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作为近邻的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感受最深.在二十年多时间里,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苏联的改革,特别是苏联解体以及后来的自由化经济改革,带给俄罗斯人民的是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崩溃,致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用许多俄罗斯人的话说,过去是"小兄弟学习老大哥",现在则是"老大哥追赶小兄弟".  相似文献   

3.
民国建立后,中国与列强的国家利益矛盾凸显.尤其是日本与俄国这两个近邻,给中国带来的"外患",是晚清以来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民国时期的中国,对于其他列强,只有把清末丧失的权益收回多少的问题,没有进一步丧失的问题.而日俄两强的胃口,却比清末时更大,民国政府对日俄的抗争,是极为艰苦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亚洲的近邻,越来越认识到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双方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逐步升温.2006年是两国政府确定的"中印友好年",为了推动今年的双边政党交往及两国关系,1月22-27日,中联部工作小组一行4人对印度首都新德里进行了访问.恰逢印度共和国日,使我们亲身体会了邻邦独具特色的国庆庆典.  相似文献   

5.
余国庆 《当代世界》2015,(10):42-45
<正>欧洲是中东的近邻,自"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欧洲国家对中东局势普遍比较关注。作为欧洲国家政治与外交利益的代言人,欧盟对中东局势的干预和影响比较明显,成为影响中东局势发展的重要外部势力。面对中东局势的脱轨发展,从自身的稳定与安全因素考虑,欧盟又希望中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后的美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加拿大的近邻.两国的边界线长达6400公里.从综合国力说,相差太悬殊.加国弱小得可怜.从经济上说,在七国集团里,美是首,加是尾.相差10倍有余.两国之间的贸易占加对外贸易的80%以上.加过分依赖美,连世贸组织都对此感到担忧.据加国民意调查,有1/5的加人主张干脆并入美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影响加国,即所谓美国一打喷涕,加国就要感冒.平时,与美国的关系无疑是加国政府考虑的重中之重."9·11"事件震憾了全世界,当然更震憾了加拿大.  相似文献   

7.
睦邻友好同心相知--中越两党关系片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越两国是近邻,又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两党关系在整个中越关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在担任驻越使馆参赞(1989年12月-1993年3月)和驻越大使(1995年12月-2000年7月)期间,见证和参加了不少涉及两党关系的重要事件,至今留下难忘的回忆.简要说来,大体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里,中日关系如何发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这是我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一直沿用的对两国近邻关系的说法。 “一衣带水”原形容长江水似同一条衣带,语出自《南史·陈后主记》。毛泽东很早就把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中日两国的亲密关系。他在1918年的一首七言古诗中写道:“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6年6月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以来,菲中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杜特尔特总统时指出,菲律宾是中国友好近邻,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坚持睦邻友好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是发展中菲关系正确道路。那么,菲方如何看待菲中两国各自发展情况及双边关系,对两国各领域合作有何看法及建议,为此,我刊专门采访了菲律宾驻华大使何塞·圣地亚哥·罗马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自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这个近邻在中国人的眼中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了,是敌是友的困惑开始困扰着中国。从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研究日本的第一人黄遵宪"唇齿相关宜,干戈百战余。所期捐细故,盟好复如初"的幻想,到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憧憬,这个命题甚至延续到了今天,成为全民关注和参与的大众话题。在象征着民间舆论集散地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厌日、仇日情绪的同时,一些主张改善当前中日关系的专家学者甚至被网民冠之以久违的"汉奸"之名。在情绪化的唾沫下,怎样来评价当前的中日关系,除了理性,似乎需要更多的是勇气。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