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原本以精英分子为主力的文化民族主义开始在大众文化中大行其道.文化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特征,如语言中心主义、跨国性、稳定性等,在大众文化中均有明显表现,而文化的角色则有所变化.近年来的文化民族主义热情,有复杂的原因,如果在大众文化的视角下来审视,则市场性和可读性是重要因素.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民族主义,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但不能以独特性的名义拒绝普世性.把民族文化制成消费品,这无可厚非,只是不要为了猎奇而歪曲传统.以文化民族主义为卖点,也未尝不可,但不能走向狭隘偏执.  相似文献   

2.
约翰·费斯克的粉丝文化理论强调粉丝的主体地位,对于回归日常生活、超越传统左派抵抗政治的宏大叙事、以微观政治寻找解放之路具有积极意义;其不足之处在于,他的粉丝文化理论没有逃脱抵抗/收编的二元范式,把积极受众等同于抵抗的受众,忽视了宏观结构的控制和粉丝内部的区隔以及日常生活领域也是需要批判与反思的领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抵抗空间。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娱乐性消费加倍放大了消费带来的愉悦感受,使消费主义成为社会潮流。作为社会互动性较强的娱乐性消费,"粉丝经济"在越来越多品牌的营销环节中得以体现。粉丝群体的能动性在技术和互动机制的刺激下大幅度增强,他们将商业宣传与表演内容进行内化和再生产,形成粉丝群体内部分享的亚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对大众文化的案例性批判崔健与商业文化的悖论王晓华崔健虽然仍活跃在舞台上,但在我和很多摇滚迷心中,他的光辉已经属于过去,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过去的崔健已经死于商业文化的游戏规则。当崔健的确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时,他在唱《一无所有》时是用自己...  相似文献   

5.
顾成林 《前沿》2013,(14):140-142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和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大众文化的发展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变得息息相关。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虽不能精确计量,但我们仍能通过考察精神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衡量当前大众文化时代精神生活质量的发展现状,并以问题为依据提出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先进文化的民族性和大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源泉 ,先进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新的时代精神赋予先进文化新的内涵 ,先进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 ,先进文化是面向、依靠和服务于人民大众的 ,具有大众性。  相似文献   

7.
一、艺术与大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于1992年在湖北美术学院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大会上所作的专题学术报告上谈到,我们要把《延座讲话》当作一本艺术美学著作来认真学习。我十分赞同王朝闻先生的这一倡导。《延座讲话》不仅是我们文艺创作、文艺工作的重要的指导思想,而且具有丰富的艺术美学思想内容,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五十五年来她哺育了几代文艺工作者,今天我们从《延座讲话》中仍能不断吸收思想营养。《延座讲话》中的一些艺术思想,揭示出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因而它不会过时,关…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各类遗址、文物古迹达3万处之多,殷墟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各类民间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汴绣、少林武术、太极拳、马街书会等在全圉部有较大的影响;各种民间神话、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传统习俗汇聚成为灿烂的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及其蕴涵的一整套文化符号体系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主体建构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兼具文化属性、精神属性、商品属性和物质属性于一身,这一特点使其具备生成与传播意识形态的前提条件。在其意识形态性表达方面,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虚假的需要"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伯明翰学派则认为大众对大众文化具有多种解码方式,从而构成了对文化霸权的争夺。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文化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与消费环节,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地对待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表达和功能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0.
付蓓  张永亮 《人民论坛》2012,(36):202-20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研究鲜有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然而,大众文化环境对马克思主义推进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首先应当肯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但也要注重文化生态的平衡,在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引导大众文化,使文化形态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精英文化能够拯救大众文化吗南京大学王晓华,秦红大众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90年代的中国也处于大众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由于大众文化在其空前的繁荣中暴露出本质性的欠缺,因而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又成为一种时髦.虽然很多批判大众文化的话语并不具...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主流大众科学文化,也就是说社会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甚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诸如所谓的饮食文化、泡沫剧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低俗的性文化、算命文化、麻将文化乃至赌博文化等等,惟独科学文化难以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科学界人士似乎都不以为科学同百姓相干。至于说到广大民众,要么将自己划在科学文化的圈外,认为科学事不关己;要么把科学神话,认为科学离生活太远。其实仔细分析这样的现象,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大众主流科学文化的缺失是导致国民科学素养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核心是提供优质的文化供给,其中有两个方向值得注意:一是大家经常谈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在传播上还有局限,跟年轻人还有距离,如何改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二是更重要、对大家影响更大的优质大众文化产品,其对公众兴趣、社会潮流的左右能力,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强的。所以在经典文化之外,如何推动大众文化产品的持续升级,如何促进优质大众文  相似文献   

14.
如果法律在广义上被予以定义和理解,那么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对某个社区起到规约、控制、调整、管理效用的社会文化力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无论从法律之维还是大众文化之维,法律与大众文化都是一个非常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鲜论域,而法律与大众文化这一论域在中国的命名将有助于拓展和开阔法律研究的视野,启发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有学术接力与智识创造可能的事业,并为法律学术提供一种新鲜的视角、材料以及诸多其他可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审美文化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问题,从文化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异,并就借鉴大众文化、提升大学审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谨 《前沿》2013,(7):9-12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被中国精英界人士陆续介绍到国内,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即大众文化受到热捧,精英文化开始备受冷落。对于精英文化的现实处境,许多学者各抒己见,概括起来,大致有衰亡论、失落论、困境论和融通论四种观点。这些理论都没有多层次、全方位提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价值一元性与价值多元性的矛盾,公共理性与私人理性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传承创新与推广普及的矛盾。如果用惯性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解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未勉过于草率和简单化,因为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当着相同的历史重任,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合理的文化民族主义,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创造出来的,有标准化和模拟个性的特色。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而作为电子媒介的电视可以说是当代大众文化的象征系统。肥皂剧,这一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视节目形式,以其鲜明的特点,反映着大众文化与电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大众文化的案例性批判时尚与大众传媒的怪圈王晓华大众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就是时尚的时代。所谓时尚(fashion),实际上就是流行的生活方式。它从发型、服装、语言、姿态、职业等各个方面规定着人的生活是否合乎潮流(infashion)。时尚的存在意味着...  相似文献   

19.
姚迎春 《理论月刊》2005,(2):142-144
大众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文化构造力量,与传统的高校德育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本文视高校德育为一种文化传播活动,从文化的角度反思了大众文化条件下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多重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大众文化条件下高校德育文化建构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齐晓明 《长白学刊》2013,(5):155-159
我国目前文化软实力薄弱。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培育和形成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能够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大众文化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大众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的发展,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