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 《刑警与科技》2005,(4A):142-143
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逐步构建以社区为立足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工作由严厉打击犯罪向预防犯罪发展的总体方向。但如何构建一个切实可行、体系科学、系统先进的防控体系呢?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城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涵义、类型、构成及特点,阐述了城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城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步骤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陈伟 《法制与社会》2011,(2):188-189
本文指出深入系统地研究西部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有针对性地研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具体问题,对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日益开放的、动态化的社会治安环境,提高西部地区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晓滨  张旭 《北方法学》2015,9(2):47-54
根据结构功能相关律,作为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系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当具有结构上的合理性与功能上的合理性。为此,应当以治理行为结构与反馈行为结构解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日常良性互动思想解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犯罪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的治理模式由平面型向系统型转变、治理权限由国家垄断向公民参与转变、治理方式由法律的事后控制为主向社会的事前预防为主转变。此为新时期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信息为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坚持信息导侦,构建精确打击体系,即以信息为基础、依据、导向,准确而有效地打击犯罪;信息预警,构筑有效防范体系,即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对治安动向和犯罪态势作出准确预警,指导做好防范工作;信息促管,构筑社会化管理体系,即整合社会各方面治安力量及其信息资源,形成全民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格局;信息促控,完善治安监控体系,即通过各种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的收集、研判,有效掌握监控对象的基本情况,实现对它们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6.
7.
8.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政法学刊》2016,(2):40-47
在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过程中,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尝试,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走访调研公众参与现状得出,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是制约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保障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敢;激励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愿;教育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会;沟通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能;评价机制缺乏,导致公众不知。因此,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保障、激励、教育、沟通和评价等机制,是实现公众有序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央综治委部署2009年综治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为2009年综治工作要点之一。2009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创造条件,减少其负面影响,使之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实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序化管理。为此,必须对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管理的有关理论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减少误区,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11.
12.
黄含茂 《法制与社会》2011,(31):211-2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犯罪问题日显突出,要确保城市长治久安,必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公安局在市、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政法委、综治委等部门大力协调下,在市公安局的精心指导下,以构建"大巡逻、大防控,大平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抓手,强化立体管控能力,严密基础防范网络,形成了"上有监控、下有巡逻、路有卡点、院有联防、楼有技防、村有人防"的立体复合式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区刑事发案率逐年下降,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综治模式"。从理论上来说,综合措施是应对犯罪问题的理想对策。但是,如何将各种犯罪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整合成为协调运行的犯罪预防体系,则是一个实践难题。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的情境犯罪预防以其易于操作、效果显著、便于检验等特点应该在"综治模式"中占据先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刑警与科技》2007,(1):38-42
一、对开展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应用工作的认识 1.开展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是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抓手。 监控系统在掌握社会动态、防控震慑犯罪、发现揭露犯罪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时空布局上可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在防范控制上能做到直观动态、实时有效,在信息传输上能做到联网运行、资源共享。当前,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多和大交通格局的加快形成,刑事犯罪的动态化特征日趋明显,呈现出由人室作案向街面路面转移、由市中心向城郊转移的趋势,发生在街面路面的抢劫、抢夺、盗窃机动车等案件呈上升态势。因此,为应对这一新的社会治安变化,除应建立社会面巡防机制外,加快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形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监控大网,是提高公安机关驾驭控制动态社会治安能力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刑事警察》2006,(2):20-21
城中区是柳州市的中心城区,辖区党政军机关密集,学校众多,更是全市最大的商贸中心,人流物流频繁,社会治安情况十分复杂。针对这种情况,从2004年起,我们坚持以全面实施刑侦改革为中心,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努力在改革创新中构筑城中区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大大提高公安机关在动态环境下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和控制治安的能力。近年来,城中区没有发生过震动全市、影响大局稳定的重大事件、案件,且已发生刑事案件恶性程度也相对较低,2004年发生的杀人、抢劫、放火、爆炸、劫持、伤害、强奸、绑架等8类严重刑事  相似文献   

17.
孔令驹 《河北法学》2005,23(6):102-106
置于公安工作的开放性视角,耗散结构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不仅需要人力、器物上的更替与补充,更具意义的是要包含制度建设、信息主导、价值能动在内防控要素的合理创新和有序流动.治安防控体系应是一个包含"人力器物防控、制度信息防控、人文价值防控"三个层面逻辑递进、功能耦合和优势互补的公安运作机制和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破窗理论”是从心理角度分析犯罪现象延伸发展的原因,主张以控制“犯罪场”为基本手段来防控犯罪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对于我国防控因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犯罪剧增现象,具有借鉴意义。“破窗理论”的应用,应当从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现实国情出发,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宏观制度上“防破”和微观现象上“修窗”相呼应的防控体系,并使二者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3日至4月10日,在短短的八天时间里,蔺河、晓道、城关、官元连续发生了四起杀人案件,且发生在“严打”整治期间,八天四起杀人案件也许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虽然它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但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是其本质的外在反映,偶然之中有必然的因素。出现这种现象令人忧思:我县同全国人民一样,在经历了三个五年“普法”之后,应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政法各机关对违法犯罪分子始终保持着“严打”高压态势。但是,违法犯罪分子仍然斗胆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