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党员》2007,(7):35-35
近年来,重庆市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在20个区县(自治县)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吸纳参保人员45万人。2006年已有10个区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2007年在全市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策顾问     
我省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出台我省日前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的意见》。《意见》规定,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分类救助,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定期救助和临时救助两种标准,救助标准原则上每人每年分别不能低于120元和60元(含实物折价)。五保户按照闻务院《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规定的标准执行.救助对象是指农村五保户、贫困人口中的鳏寡孤独者和因残疾或缺乏劳动力而致贫的家庭,其中,定期救助对象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  相似文献   

3.
2007年初,建工师党委出台并实施《建工师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全师困难群体分为特困户、贫困户和困难户,并根据家庭实际状况,实施红、黄、蓝卡救助,即对特困户实施红卡救助、对贫困户实施黄卡救助、对困难户  相似文献   

4.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27):34-35
正因我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人均耕地少且土地贫瘠,部分农村困难群众存在季节性缺粮的情况。针对这一省情,2011年全省全面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以下简称粮食救助制度)。粮食救助制度的全面建立实施,有效地补充了农村低保制度,解决了农村低保户季节性缺粮问题,增强了社会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了对农村低保户中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进一步筑牢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托住了民生底线,改善保障了基层民生。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从今年开始,宁夏将全面建立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制度。 按照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全区城镇教师定期对口援助农村教育工作的主要类型有三种,即自治区和区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直属的大中专院校与山区各县学校的对口援助;川区各市、县(区)城镇学校与山区各市、县(区)学校的对口援助;各市、县(区)辖区内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援助。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4,(23):24-25
为解决占全国80%的农村人口看病难的问题,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铺开。同年9月,宁夏的试点工作在降德和平罗两县启动。一年过去了。两县的试点进展是否顺利?有哪些收获和经验?农民反映如何?本文将解答农民朋友关心的这些问题。相信随着试点经验的推广,建立覆盖宁夏全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3,(9):8
正■宁夏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4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补选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主席。经过选举,李建华当选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当选自治区主席。会议圆满完成议程后胜利闭幕。(王猛左鸣远)■我区农村危房改造创"宁夏经验"在全国推广4月18日获悉,2012年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和建筑节能示范任务落实检查情况显示,宁夏农村危房改造考核成绩列全国第四,建筑节能示范考核成绩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8.
2009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了城乡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该制度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弥补了现行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中城乡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救助的空白,对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人户分离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提供了保障。现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编者  相似文献   

9.
牧人 《实践》2010,(2):37-37
2009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了城乡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该制度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弥补了现行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中城乡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救助的空白,对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人户分离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提供了保障。现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编者  相似文献   

10.
杨烨 《新湘评论》2005,(8):45-4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它承担了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生存所需基本条件的责任,是维护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力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措施。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兜底”的作用。当前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把握下述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王杰 《实践》2007,(3):23-24
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农村牧区的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救灾救济制度日益完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全国积极推进。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贫困居民在面临疾病风险时是最缺乏保障的群体,现行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保险均涉及不到该群体,所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非常必要。具体措施主要在于合理确定救助对象,采取多种救助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角     
《支部生活》2005,(6):32-33
我国拟在三年内完成煤矿安全措施,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全面展开,云南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国家助学贷款出新举措支边学生贷款本息国家还,建立城镇房屋拆迁公示和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6,(4):41-41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属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3月被自治区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小组确定为宁夏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已经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制度运行的管理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对管理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是任何一项制度在其存在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工作,所以对于一项普遍存在于多个国家内的制度来说.管理经验也是极为丰富且珍贵的。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国际间又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对于我国建立只有几十年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来说,向这些“老者”进行学习与借鉴是尤为必的.因此如何有效借鉴这些已有百年历史的经验并有效将其利用到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上来.对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管理的发展与完善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巨大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任实 《实践》2004,(4):30-32
自治区去年开始在二连浩特市、宁城县先行试点,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制度,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就此我们走访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厅厅长赵世亮同志.……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上海市开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制度,从此,拉开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逐年减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持续增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增幅更大。2014年5月1日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标志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迈入了一个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这无疑会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迈向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高度,同时更希望制定出一部真正的层次足够高的《社会救助法》。  相似文献   

18.
杨生新  高洋  张翘楚 《奋斗》2007,(3):35-36
2005年4月20日,绥化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农村低保试点工作。绥化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建设,使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改革和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必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绥化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沛兵 《实践》2006,(11):38-39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高度关注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村牧区的农牧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牧区逐步推行了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灾害救助等制度,使农牧民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系统而高效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集体保障功能的弱化,同时伴随着农村牧区改革的深入,农村牧区的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地表现在受自然灾害、市场竞争的风险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农牧民自身承担的风险在加大,而应对能力却未能随之提高,大多数农牧民面临着如何获得养老、医疔以及基本生活服务保障等难题。如到2002年底,我国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只占全体居民的18.3%、10.7%和13%,还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最低标准,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缺失所致。尽管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农村地区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广大农村牧区仍是空白。从内蒙古自治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牧区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很小,农牧民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突出,农村牧区养老保险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20.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09,(13):14-14
宁夏启动旱灾救助Ⅲ级应急响应,积极应对持续旱情 近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宁夏旱情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11个县区、71个乡镇、739个行政村受灾,农作物受早面积达476.3万亩,2551万亩夏粮绝收。6月14日,自治区减灾委办公室、民政厅启动了旱灾救助Ⅲ级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