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例2001年11月12日某铁路区段内发现一具男尸。经查死者陈某,男,29岁,个体中巴车司机。因损伤奇特,家属对死因质疑,媒体介入,影响较大。尸体检验见:死者背部齐第七胸椎处有一横行长20cm的表浅皮肤裂伤,仅伤及表皮层,两创缘哆开约0.6cm,挤压不易合拢,创走向和皮肤纹重合,创缘无表皮剥脱,创底部平坦,裸露殷红色真皮组织,创内无明显血液渗出(见彩插图第64页)。右臀部有两条横行排列的性质同上所述的表浅裂伤,长分别为12cm、11cm。右腹股沟部有一7cm×5cm呈片状分布的伸展创,整体观如波浪纹状,个别点线状裂创深及肌层,有少数血液渗出呈珠状。…  相似文献   

2.
一些资料及教科书介绍,具有3个三角的斗型纹一般为杂形斗,并且呈左、中、右分布。最近在我校的一位学生手印作业中,发现其左手中指的花纹为具有3个三角的绞形斗。三角的位置分布,除左、右各一个外,在其右上方还有1个三角。(见图)  相似文献   

3.
图中之兵部令牌鸡心形,宽8.8厘米,长10.5厘米,厚约0.4厘米,重115.8克,顶部有一孔,可系绳,挂于腰间,正面作双龙戏珠纹,对称布局,龙头硕大,额头凸出,龙之须发、齿、舌、尾等刻画细致,龙身盘曲作直立状,龙鳞如鲤鱼鳞,诸龙爪均紧抓住一球状物,牌之中心部位有一凸起之纵向长方形上单刀阴刻楷书"兵部"二字,其余空隙部位,亦对称的布置了火焰纹和卷云纹,周边是(圆弧状)的灯芯包边,牌中除凸出的纹饰外,地子作细细的刀凿"芝麻地".背面亦然只 是牌的中心改成一个拱花的在斜置正方形(菱形)面上有一个双钩楷书"令"字,十分醒目.此牌金光灿烂,手感沉重,系用两块金片加工焊接而成,扣之声音"拍""拍"然.……  相似文献   

4.
三尖瓣下移畸形伴心房间隔缺损罕见 ,本病在10 85例先天性心血管病的构成比为 0 1% [1] 。因本病而猝死的尸检案例国内尚未报道 ,现报告如下。1 案情介绍陈某 ,女 ,2 9岁 ,农民 ,1991年结婚 ,婚后生育一男孩儿 ,曾做两次引产手术 ,能正常参加劳动 ,2 0 0 0年某日与他人发生纠纷经劝解后倒地死亡。2 检 验尸检 :全身除尸表几处擦伤外 ,余未见异常。心脏重 311g ,左、右室后壁交界处向内凹陷。右心耳腔高度扩张 ,右心耳壁明显变薄 ,呈半透明状 ,房间隔筛状缺损 (照片 1) ;右心房腔明显变大 ,三尖瓣瓣口由隔瓣和后瓣组成 (照片 2 ) ,向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前期动物实验基础上,结合电击死人体尸检病理组织学观察,确定电击死鉴定最佳的组织取材部位。方法选取23例明确"手-足路径"电击死者,明确死于交通事故颅脑损伤和冠心病猝死者各10例为对照组。所有案例提取双腕上前内侧、双踝上后部等部位软组织,观察并分析其骨骼肌(Sk MCs)和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SMCs)的核轴比变化。结果 23例电击死案例,年龄19~59岁,男性19例、女性4例;高压电击死3例,日用低压电击死20例;7例出现典型电流斑(31.18%);5例出现胸膜电击纹(22.7%)。电击死组的前腕、内踝的Sk MCs和ASMCs细胞核拉长、扭曲,呈波浪样、栅栏状排列,其核轴比与对照组相同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ROC曲线分析,Sk MCs和ASMCs的核轴比的诊断临界值为分别4.84、3.81。结论在"手-足路径"电击死的最佳取材部位应为机体电流路径中最狭窄位置,即腕、踝部位,该部位Sk MCs和ASMCs细胞核的极向性拉长、靠近呈串珠状或直线状排列,为最具特征性和诊断价值的电损伤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两年在会诊凶杀案中,连续发现三例将咬痕误定为某一圆型接触面工具而导致案件分析或认定罪犯困难的案例.本文着重分析漏检咬痕的原因、咬痕在侦案中所起的作用及检验咬痕的注意事项.二.案情简介案例1:一老年女子被害,脸部、下腹部留有多个中空性类圆形的皮下出血(见照片1).初检意见认为是案犯携带的某一中空的圆形工具打击所致,侦察人员准备从工具着手分析案情、查找线索.笔者在会诊此案时发现这些中空性类圆形皮下出血直径在2.5~3厘米之间,一侧周边皮下出血较宽、程度重,另一侧周边皮下出血呈间断状排列,从而确定为咬痕,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李某,男,56岁,某工商所职工。2004年8月12日9时许,因工作与所长发生争执,用十字花螺丝刀将所长捅伤。案发后,自称其左手也损伤,是所长先用带尖螺丝刀捅他,被他用手抓住、争夺、被抽取时导致的(见图1)。李某指认的带尖螺丝刀系平日装订所用,全长20·5cm,木柄长10·5cm,刀体前部有2·5cm被打磨成尖圆锥形,前端略呈扁圆尖状,尖端稍钝。伤情检验,李某左手掌中部向尺侧有横长5cm条形表浅划伤,深达真皮层,局部附有血痂,边缘齐,呈连续状横跨两条屈肌折纹,掌心端向桡侧有2cm的捎拉伤(见图2)。2讨论(1)该例手在抓住螺丝刀时,由于刀体呈条形,…  相似文献   

8.
“尺画字”就是借助直尺等硬性工具书写的字迹。有的案犯为了扰乱侦查、逃避打击 ,常利用这种伪装手段进行作案。笔者受理了一宗用“尺画字”进行恐吓勒索案件 ,检验情况介绍如下。2 0 0 2年 2月 7日 ,梁某收到一封勒索数万元钱财的信件。受理案件后 ,首先对勒索信件信封和内容观察、分析 ,发现除个别笔划外其字迹的基本笔划呈笔直状 ,推断案犯是用直尺类工具书写该勒索信件 (即为“尺画字”)。通常个人书写习惯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书写运动系统。它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将储存于头脑中的有关文字符号外化为笔迹的执行系统 ;二是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外伤性脑梗死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脑挫伤的鉴别。方法 从81例重型颅脑损伤中选出15例符合继发性出血坏死标准的脑标本,另选15例脑挫伤标本作对照,两者均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分别作冠状、矢状及水平切面,用肉眼与光镜观察。结果 外伤性脑梗死常见于5个部位,即基底节(3例)、扣带回(2例)、对称性枕部楔叶回(2例)、枕颞外侧回(6例,5例合并有中脑桥脑出血)和枕回(2例);梗死均不在直接受力点或其对冲点,范围明确局限,呈楔形或类楔形,且与脑疲密切相关。镜下见梗死区高度淤血、出血及坏死;水肿,并有白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反应。大脑各叶的梗死,严重者累及全皮层与蛛网膜下腔,未见软脑膜破裂;神经细胞缺氧或缺血性病变明显。脑挫伤的案例,见受力点或对冲部位的皮质及皮质下髓质处出血,挫伤处脑回顶部的软脑膜多破裂,挫伤的脑组织可有挫烂。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在法医学上习惯称为继发性出血坏死;它是由于脑疝和水肿压迫颅内血管而形成。外伤性脑梗死和脑挫伤,根据其与脑疝的关系、病变部位、软脑膜是否完整,以及其它组织学改变,二者不难鉴别。  相似文献   

10.
华-佛氏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s syn-drome)为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一种类型,五、六十年代较常见,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目前在法医工作中并不多见,现将笔者所遇3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例1 黄某,男,7个月.1999年2月25日零时许,黄因出现发热,到一诊所就医,诊断为“感冒”,给予柴胡、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用药后无明显好转,当日上午10时其父母发现黄全身出现紫黑色的出血点,仍发热,精神极差,急送某大医院,经抢救无效于上午11时40分死亡.尸检见颈部、胸腹部及双下肢有点状出血点.脑重950克g,脑膜血管淤血明显,脑水肿;镜下蛛网膜内及其下有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或渗出(图1).肾上腺呈暗红色,切面明显出血;镜下肾上腺皮质、髓质出血,以髓质明显,部分区域正常结构消失,皮质细胞脂质脱失.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变.尸检诊断:华-佛氏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