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到2050年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也是农村美的重要体现。对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辽宁省各地相继印发了村庄清洁行动法案,2019年5月,沈阳市联合17个部门共同印发了《沈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实施方案》,在"三清一改"工作中取得巨大成效。辽宁省为贯彻落实中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印发了《辽宁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等相关文件,本文将根据关键要求,通过对辽宁省部分农村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本文采取实地调研、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瓶颈主要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农村居民有效参与机制没有形成;农村环境整治规划滞后,不接地气;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等。今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统筹安排,特别是抓好精准施策,准确定位各级责任,规划制定和落实、具体措施、资金投入、运行机制、村民作用的发挥机制做到明确具体,有可操作,及时把智慧乡村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环境改善已成为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了农村和水环境发展两极化、水环境治理机制不完善、农村水环境治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共生理论为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视角,可从明确水村共生优势强化互惠共生思想意识、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创建优质水村共生界面、营造正向共生环境构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方面实现农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念与人本理念和谐统一是未来村庄建设的永恒主题,未来村庄的规划要体现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和超前性,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发展类型和村庄功能进行规划。以村庄完善的功能和优良的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人口的自然聚集。  相似文献   

6.
<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脱贫成果是否得到持续巩固拓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今后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城市环境逐步改善,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却日益突出,农村环境保护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状况。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环境治理首要就是要制度上进行保护,就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立法。我省明确了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主要任务,即农村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将就我省制定农村环保条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乡村振兴就是要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农业的希望、农村的春天和农民的盼头。铜仁市要实现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全覆盖,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齐备农村公共服务,实现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乡风民风更加文明、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全面改善,打造一批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的建设相对滞后,村民环境意识薄弱,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改善民生,元台镇在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面通过委托第三方、镇村联动、提高村民自身环保意识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全省的农村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们: 你们好!正在全省广泛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是前两轮“三万”活动的延续和拓展。目的是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稳定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证。治理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必须从建立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与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从多方面确定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内生力量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发动农民。通过外部资源的激发和带动,促成村庄内部经济、社会、文化组织的建立,探索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源性机制,是新农村建设必然的路径选择。乡村能人是重构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力量,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民收入较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其差距明显存在,甚至出现了距离拉大的趋势。陕西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滞后。通过深层次的经济变革,走出主要依托古老生产要素,采取以农、以地、以劳、以户致富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地转变为主要依托现代生产要素,形成具有现代生产力水平的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发展,是实现陕西农村发展阶段性突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汇聚发展资源、提高市场化能力、实现产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基层组织活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先天条件和后天机遇,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技术提升、制度改革、政策保障等方面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后发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因先天不足和后天实践不足在交通条件、耕地面积、思想意识、配套设施、产业发展、人才资源等方面产生后发劣势。要破解欠发达地区长久以来的发展难题,补齐现代化发展中的中西部短板,就要求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定位发挥初始禀赋的价值,通过制度创新、民生保障与联合发展来强化初始禀赋,弥补后发劣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陕西省的治理实践来看,我国农村仍存在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养殖业污染、工业污染等问题;从总体看,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展不平衡、长效机制不健全、推进速度有待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不足,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生产生活习惯改进难,资金投入不足,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根据陕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善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大学校园发生碰撞时,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文化适应性危机,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着眼于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为农村大学生提供经济帮助,才能推进在校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构筑新型乡村社会秩序、培育农村社会的新型公民主体、凝练和谐的农村社会关系四方面,中国农村民间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从总体上推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民主与自治,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的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全面且不断地提高着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贫困落后地区把握好历史机遇克服困难,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改善优化环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级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当涂县在安徽省最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本价值。乡村要全面振兴就必须要给自己准确画像定位,找准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模式。乡村振兴模式如何选择,应从乡村自身无可替代的生态环境优势、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乡村所处地特殊区位等关键资源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全面展开,许多人误解乡村旅游,出现环境破坏、资金缺乏、法制不健全、产品单一、人才短缺等问题。要保持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乡村文化内涵,注重特色;政府主导;多方筹资,实行规模化经营;合理规划,以人为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