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刊特约通讯员马学照来稿指出,湖北省秭归县是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搬迁的重点县。三峡工程开工的第一铲土就要在该县的茅坪镇开挖。三峡工程的兴建给秭归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但秭归人民也将为之付出代价。据三峡库区淹没实物调查,秭归县16个乡镇中有11个涉及移民问题。坝区和库区共需搬迁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库区淹没良田、好地1.6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2%;淹没柑桔地2.1万亩,占全县柑桔总面积的60%;还有50%的电站被淹,88%的县属企业,46%的乡镇企业需要迁建。另外,县城需东迁,8个集镇需易地重建。所有这些都给秭归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困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但是,三峡工程是以三峡库区100万移民。以淹没库区70万亩土地、1379家企业、13座城市以及数百个乡镇为代价而成就的。由此带来的三峡库区“城镇空壳化、产业空虚化、财政拮据化、移民贫困化”的突出社会问题,乃是三峡库区社会稳定、国家生态经济建设、三峡工程整体功能发挥的重大隐患。必须正视和解决三峡库区上述“四化”问题,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自从“开发性移民”被确定为三峡工程移民工作的基本方针以后,人们逐渐把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作为解决移民问题的基本途径。经过近十年的调查、研究、论证、规划和试点工作,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进展。以区域经济开发来解决水库淹没损失补偿和移民安置的问题,确实是水库移民工作的一个重大突  相似文献   

4.
1998年11月8日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王峡库区一线水位(即三峡工程施工期坝前水位)90米以下直接淹没和受其影响的宜昌、种归、兴山、巴东和巫山、奉节、云阳等7县共完成8.23万人的一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随着三峡工程进入第二阶段施工,二期移民安置的重点由三峡库区的库首区转人到了腹地。三峡重庆库区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淹没区,18个县(区、市)各类淹没实物指标总量占三峡库区的85%。涉及1座城市、10个县城、101个集镇、324个乡镇、1378家企业、30万亩耕地,最终动迁人口103万,一大批公路、港日。码头、通讯和输电线路等专项设施以及…  相似文献   

5.
湖北、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三峡工程坝区和库区淹没线以下区域(简称三峡工程区域,下同)的人口和基本建设是一个动态系统。能否严格控制住三峡工程区域的人口增长和基本建设,是关系到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任务能否按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为做好这方面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首先在于移民,如今移民安置如何?宜昌地处三峡工程大坝库首。"工程占地"与"江水赶人"的紧迫性,使这里淹没时间早,准备时间短,搬迁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在各级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兴建三峡工程需要移民百万,百万移民是关系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重庆面临的世纪难题。做好百万三峡移民工作,被列在中央交给重庆要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三峡工程建设淹没范围广、移民人数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经济与社会结构局部变迁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使三峡移民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三峡工程跨世纪的百万动态移民过程为世界大规模非自愿移民所罕见。二是三峡移民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展开。三是国家(政府)在三峡移民实践中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和政策。四是“移民经济”已成为重庆经济的一个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由于三峡移民现象与动态过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价值,因而《重庆“移民经济”研究》被纳入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是我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现有农业人口1100多万,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其间。三峡工程淹没库区人口72.25万、耕地29.3万亩、工矿企业1397家,按照“两个调整”政策已关破800多家,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00余家,随着移民迁建的推进,人地矛盾、产业空虚、就业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渐显现,已影响到三峡移民的安稳致富、库区的长治久安。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外输、内转、回引”三大重点,努力培育、壮大库区劳务经济。抓好劳务转移,可以促进群众增加收入,促进城镇建设加速,促进各类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9.
万县市位于三峡水库的腹心地带,是整个三峡库区淹没损失最大、移民迂建任务最重的地区。可以说在全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比三峡工程带来的影响更巨大。本文将分析三峡工程对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探讨全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迁建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有关的对策建议。一、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移民迁建概述1、万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万县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三峡西段山区,下辖三  相似文献   

10.
三峡移民行政学思考周立斌工程移民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涉及川、鄂两省21个县(市)的113万人口。全部或部分淹没13个县城,114个集镇,涉及865个乡,1351个村,将淹没耕地和果园36.67万亩,将搬迁工矿企业1559家。还涉及到...  相似文献   

11.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1200年前杜甫这一绝唱,叱诧风云般地色勒出长江闯开夔门进入三峡的不凡气势。撤地设市刚三年的四川省万县市,便座落在这以大小三峡闻名于世的长江上中游结合部。 随着三峡百万移民的正式动遷,海内外的目光已开始越过三峡大坝投向广阔的库区。整个库区淹没最多、损失最大、移民搬遷任务最重的四川省万县市,自然格外引人注目。“三峡工程看移民,三峡移民看万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今年4月在万县市召开的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更是把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万县市这方熟土。  相似文献   

12.
李泉 《世纪行》2010,(2):25-25
<正>存在的问题1、实施三峡工程坝区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政策存在问题。2008年,国家针对三峡工程坝区农转非移民出台了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决了坝区农转非移民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该办法实施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坝区18周岁以下农转非移民政策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3):55-55
三峡工程,寄托着几代仁人志士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3日,经过“梦想70年,论证40年,争论3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建设这一工程,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这意味着,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涉及面之广,动行规模之大,创举之多,中外史上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4.
一、兴建涪陵城区移民迁建防护工程意义重大涪陵城区位于长江、鸟江汇合口河谷地带,主城区分布在两江沿岸的单向斜坡上,是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和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涪陵又属三峡库区半淹没城市之一,三峡工程按175m-145m-155m蓄水方案运行时,涪陵城区属常年回水区,枯期水位抬高39米,淹没涪陵旧城区40%左右,居于沿江口岸的建设路、中山路以下的繁华街道、港口码头和公用基础设施全部受淹,受淹人口3.5万人,动迁人口6.22万人,给涪陵城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是水位变幅增大,防洪任务加重;二是河岸再造加剧,危及城市安全;三是泥沙淤积严重,港口复建困难;四是繁华区域被淹,移民迁建量大;五是城市功能受损,城市环境恶化。面对上  相似文献   

15.
奉节,是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大县。今年,是奉节县二期移民清库的攻坚阶段。如何认真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增添措施,全面落实国务院三建委二期蓄水库底清理工作会议精神,打好奉节二期移民清库攻坚战? 这是摆在奉节县委、县府和全县人民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奉节县移民局的神圣使命和首要职责。成绩与困难奉节县移民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全县淹没涉及整座县城和18个乡镇、97个村、414个社,淹没耕园地4.2万亩。淹没房屋290万平方米、工矿企业114个,动迁人口12.38万。特别是因地质破碎,县城选址时间长达13年,奉节县城迁建延误  相似文献   

16.
<正> 库区移民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们把能否使百万移民安居乐业视作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地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清江隔河岩库区,地理上与三峡相邻,且气候、人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均十分相似,隔河岩库区移民安置的经验教训,无疑是三峡库区移民宝贵的参考资料。笔者认为,隔河岩库区的主要移民安置形式,同样适用于三峡库区,因此,有必要对隔河岩库区的移民安置状况作相应的解剖。隔河岩电站水库直接淹没面积为72平方公里,其中含耕地29378亩、多种经济林木面积26751亩,库区移民26322人(1987年数)。在移民安置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位于贫困落后的秦巴山区,目前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自然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地方财力弱,人口素质低下,环境容量有限,移民安置难度极大。水库工程既会给库区带来脱贫致富的转机,也会带来经济走向恶性循环的可能。因此,三峡库区移民和库区建设是涉及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运用现代化手段做好移民安置规划,把移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轨道。本文根据以往水库移民的历史经验和笔者对三峡库区的调查研究,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及库区发展这一关键性问题作一探索性的分析。 据统计,建国以来共修建大、中、小水库(水电站)8万余座,共动迁移民1000多万。移民安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遗留下不少问题。我国在水库移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1)在指导思想上,重工程、轻移民,为了工程上马,往往把核减移民经费作为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手段;(2)在实施手段上,重搬迁,轻安置,片面强调政治动员的作用,忽视了移民的切身利益,对生产、生活缺乏长期有效的妥善安排;(3)在补偿方法上,重淹没补偿,轻库区开发,移民没有同经济开发结合起来;(4)在移民动迁上,缺乏认真的规划,或规划实施不力,往往是行政领导以主观意识决定补偿和安置,而不经过深入的调  相似文献   

18.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009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全部移民将达120多万,其中重庆库区移民就占80%以上,有近100万人。目前,这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峡库区72万移民中有33万多是农业人口,这部分农村移民如何妥善迁移安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的成败是评价工程社会效益的关键。对于移民安置,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就近后靠,吸收移民发展大农业;二是将一部分移民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在发展大农业的基础上,利用三峡工程兴建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人口向城镇非农产业的流动与转化,对移民的安置和库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一、加强库区的城镇化进程是增大移民容量的重要途径城镇和农村,是两种可容人口密度完全不同的载体。城镇是吸收人口的集聚点,具有很大的人口容量;相  相似文献   

20.
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中,移民算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县城和8个乡集镇都需要易地迁建,6.55万人需要搬迁安置。李鹏总理曾说过,三峡工程的关键在于移民。可见其重要,其艰难。难怪库区不少人都称移民工作为"天下第一难事"呢!近几年来,秭归库区各级人大代表为国分忧,积极投身于移民工作,献计献策,以身作则,其事迹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