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者:1987年,郫县友爱乡农科村出现了全国第一家"农家乐".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目前,作为"农家乐"发源地的我省乡村旅游处于什么状况?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林茜  张霞 《求实》2006,(Z1):244-245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这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是指以远离都市乡野地区为目的,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大城市周边。成都农家乐是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笔者将以成都农家乐为剖析对象,旨在总结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共同建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春花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伴着和煦的春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春赏花。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徜徉在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中,惬意无比。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我省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早在2006年,国家旅游局就授予成都郫县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随着乡村旅游在四川"发芽开花",逐步发展到涵盖农家乐、农耕体验、乡村酒店、乡村度假区、乡村旅游景区、乡村古镇、农业观光、采摘品果、运动拓展、特色民俗文化、现代农业体验等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最让我高兴的是第四代农家乐酒店被省旅游局列为全省首批五星级乡村酒店。"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创始人、四川徐家大院乡村酒店董事长徐纪元指着酒店说。今年距离徐纪元开办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已经过去了近28年。第一代农家乐旧宅已于2012年3月被复原性改造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原址",墙壁上贴着1987年成都媒体的系列报道,堂屋正中是1992年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冯元蔚题写的"农家乐"三个大字。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就是"农家乐"? 2008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0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1%,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声音发出了对乡村旅游质疑,何谓乡村旅游?难道乡村旅游仅是让城市居民换个地方打牌、睡觉?  相似文献   

6.
国庆大假之后,"农家乐"渐渐进入淡季.11月7日,汶川县三江乡照壁村"红桂农家乐"业主王吉才却乐呵呵地说:"最近成都来了40多名大学生,'农家乐'都住满了.今年仅'农家乐'我家收入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7.
在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大有作为。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领域,丰富了四川旅游产品,满足了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正红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2007,(7)
近年来,黄山市紧紧围绕发展乡村旅游这一主题,依托丰厚的徽州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一流的生态环境,以旅游经济强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全市已开发的50多处景区(点),有80%以上在农村。2005年,全市发起并成立了跨省市(含婺源、绩溪)的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举办了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涌现出了诸如西递、宏村、翡翠谷等以文化特色和自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都江堰市在实施"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中,依托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优势和背靠成都市的区位优势,在做强做精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同时,积极支持、引导发展集"吃、住、游、娱、疗养、保健"为一体的"农家乐",并使其成为都江堰市大旅游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2001年底统计,都江堰市共有农家乐约1100家,年平均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6000人以上,综合收入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0.
天蓝、水碧、山绿,人长寿、民增收。江口县强化林业绿化保护与经济共同发展,青山绿水再谱华章。森林覆盖率达65.1%,丰富的森林资源绿了山川,美了村庄,全县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景点多达80多处,各类宾馆,山庄240多家,农家乐480多家,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突破20多亿元,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近年来江口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绿化百佳县"、"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示范县"、"全省长寿之乡"、"全国旅游精品区和最佳低碳景区"、"全国100  相似文献   

11.
正黔东南是我省较早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5年底,与州农委共同培育发展的农家乐旅游村(点)数1256个(其中村158个、点1098个),餐位数达6.5万个,床位数有3万张,经营农户有1.34万户,从业人员达4.95万人。2015年全州休闲农业与乡村  相似文献   

12.
平昌县云台镇党委书记李正彬的出现,让全镇最偏最穷的龙尾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昔日住土坯房、苦熬日子的村民,住上乡间"别墅"、办起农家乐,这片偏僻贫瘠的土地,变身为乡村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乡村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生产类型多样,民俗文化各异,发展农家乐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家乐旅游已初具规模,为农家乐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进一步扩张农家乐的市场需求.当前国际国内出现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也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时机.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规范农家乐旅游经营行为,提高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引导我省农家乐旅游健康发展,由省标准化研究院、省委农委、省旅游局和省旅游协会共同制定的《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四川省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省各地农家乐评定告别了粗放管理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牛家大院的瓜果采摘、飞鸽山庄的肉鸽喂养、吉水湾休闲度假村的垂钓、绿博园的花海畅游……每年从5月开始,吴忠市利通区的各个农家乐里人气颇旺。目前利通区共建成各类生态旅游景点星级农家乐17个、农业观光基地9个、旅游民俗村3个。2017年,利通区乡村旅游接待112.36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7.5%。农家乐:让游客乐起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并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带动农家乐火起来,是利通区农家乐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乡村旅游项目发展抢眼,品牌化、规模化成效显著。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得到大发展。许多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风光秀美如画的乡村田园、古寨村落,以发展精品民宿、农家乐、乡愁体验等形式助推旅游大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业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崇明岛考察时,针对前卫村发展“农家乐”的成功经验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农家乐”前途无量不只是指崇明岛前卫村,而具有全国普遍意义。近年在上海,郊游正在成为市民消费越来越多的选择,上海农业旅游也随之积极起步发展,“农家乐”和农业旅游已显示  相似文献   

18.
正农家乐拓宽就业路青砖院墙围着一座座"撒拉人家"的农家乐庭院,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头。虽然只是初夏时节,但来这里吃饭的游客却络绎不绝。这是记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三兰巴海村看到的景象。近年来,循化县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富集的旅游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集观光、采摘、餐饮、文化、休闲娱乐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乡村旅游产业逐渐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三兰巴海村村民马文明,去年10月在本村开起了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乡村在某一特定时段呈现出的乡村旅游过程和旅游景观格局。山西太谷县有独特的旅游环境和发展优势,其田园风光旅游、“农家乐”休闲体验体现了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显现了这一旅游方式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贵州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将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型,即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