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如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26(5):F004-F004,80,F003
读《山西通志·名宦录》感受颇多。过去,一说到封建官吏,一言以蔽之日:贪官污吏;就是清官,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到旧的官场生涯,无不是尸位素餐、养尊处优、荒淫无耻、百无聊赖。一说到官僚,就会浮现出一幅幅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图画来。这些看法,从本质上、总体上讲有一定道理,它反映了那个社会的实质及其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真实和阶级关系现实。然而,缺乏具体分析,仅满足于这样的结论,也未免有些偏颇。  相似文献   

2.
一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赫然登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十八首旧体诗词,引起了不仅文坛甚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英译"毛泽东诗词"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赫然登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毛泽东这组诗词的发表不仅在文坛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再过几天,共和国50庆典就要来临。为了纪念这个盛大节日,我们组织了这次《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924—1949)、《当代山西简史》、《山西通志》(46卷)出版总结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有退下来的省级老同志,有省委各部委、省直部分厅局的负责同志,有省城部分专家学者,共120人。以上振国同志宣读了田书记、刘代省长的书面讲话,志祥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人《当代山西简史》、《山西通志》的编写出版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各位老领导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精彩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一共创作8首诗词,其中《念奴娇·昆仑》和《七律·长征》两首诗词是在甘肃境内创作的. 一、除《七律·长征》外,《念奴娇·昆仑》也是在甘肃创作的 《七律·长征》一诗,因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句,其诞生地在甘肃境内已经没有多少争议了,争议的只是具体时间和地点.有学者认为,毛泽东从进入甘肃、到北上到达吴起镇只撰写了3首诗,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彭德怀》.  相似文献   

6.
翻开贵州史志,只见明清时期几乎是满纸血火,兵燹连年。读了这两代历史,不禁掩卷浩叹:地瘠民贫的贵州,何堪如此军事重负?五六百年间贵州因战乱失去多少发展时间?明清两代中央王朝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边疆的统治,推动贵州社会进步,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为了弄清究竟,我做了一点笨工作,从《贵州通志·前事志》和新编《贵州通史》审本中,逐年逐月  相似文献   

7.
7月18日,由省作协和思南县委、县政府共同创建的我省惟一文学专项奖“乌江文学奖”首次在贵阳颁奖。该奖每两年一届,首次评选共收到全国各地78部送评作品。8部作品获“乌江文学奖”,排名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桥溪庄》(长篇小说·王华)、《行吟乌江》(散文集·安元奎)、《车坠安江》(长篇小说·宋渤)《、散淡之吟》(诗集·李发模)《、为你流泪是我的欢笑》(诗集·陈春琼)《、乌江上的太阳》(长篇小说·赵朝龙)《、爱别离》(长篇小说·谢挺)、《独走乌江》(长篇纪实散文·魏荣钊);获“乌江文学刊物奖”的有2部作品《燃烧的乌江》(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王禹偁有诗句,“古文阅韩柳,时策闻晁董”(《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这是说,在古文方面,韩愈、柳宗元,是他所崇拜并奉为学习楷模的。事实上,王禹偁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确实留下了大为可书的一笔。对于王禹偁的文章成就和历史地位,当时宋太宗就说过“禹偁文章,独步当世”(《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宗淳化四年八月》);后来史学家李焘也说“禹偁用文章名天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九年十月》附注)。王禹偁的杂文成就相当突出。在他的全部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杂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或对社会弊端揭微显隐,痛加针砭;或对国家大政出谋献  相似文献   

9.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H·Coase)提出的。而在“交易费用”理论的创立方面,科斯也做出了首要建树。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科斯的论文《社会成...  相似文献   

10.
刘子章(1656—1708),字道阁,别号豹南,贵州省贵阳人,曾历任镇远府教授,襄城知县,监察御史,江西正考官,河东盐运使等职。 才华超群 志向远大 刘子章天资聪颖,贫寒的家境促使他更加刻苦攻读,幼年即有才名。《贵州通志·人物志》载:“公少贫,读书萧寺中,炊饮不继,常以僧寄食饮,益发愤攻苦,博极群书。久之,其  相似文献   

11.
《季米特洛夫日记》中有关中国革命重大事件的记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是20世纪上半叶保加利亚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 1997年,保加利亚“克利门特·奥赫里茨基”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日记》9 1933-6 1949,1997)。全书794页,正文591页,照片90幅。 日记记载的是1933年3月9日至1949年2月6日这16年季米特洛夫所经历的事情。1933年春,季米特洛夫被德国法西斯诬告参与“国会纵火案”,在柏林被捕,此后开始写日记。1934年  相似文献   

12.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与陈圆圆同时代的吴伟业所著长诗《圆圆曲》中的警句。而另一位同时代人陆次云著《圆圆传》中认为这是讽刺吴三桂为了陈圆圆而不顾家也不顾国的真实写照。“吴三桂驻衡州,留桃花陈夫人寓寺内”。这是《康熙贵州通志·寺观》及《贵阳府志·贵定县志稿》等,对陈圆圆题诗贵定兴福寺记载于诗题下的专注。沿此线索追踪,我们竟然接连找到其他有关吴三桂与陈圆圆在贵定的轶事记载达12例之多!可以说,在“陈圆圆魂归何处”的查找中,载于贵定的文史典籍处之多是其他地方难比拟的。“大清王朝”为了笼络络各阶层各势力,对于已死的…  相似文献   

13.
深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精神文明·深圳是较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既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广东省志·中共组织志》是《广东省志》的一部分志,由史志编纂委员会统一部署,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统战部、党校等6个单位共同撰写。全书反映了中共广东地方组织1921年至1995年期间的建立、发展历程,以及建国后党的组织、宣传、纪检、统战、党校等方面的工作概况。全书60万字,附历史照片21幅,16开精装本,已  相似文献   

15.
一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赫然登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时,着力于将中国文学介绍到国外的英文刊物,是设在外文出版社的《中国文学》。毛泽东诗词发表之后,该刊物当然希望能尽快发表作品的英译文本。《中国文学》当时的负责人,是在英国剑桥读过书,并用英文发表过长、短篇小说的叶君健。当时的政治气候,叶君健当然不能擅自作主。可他知道,当时有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权威机构——“毛选翻译  相似文献   

16.
"乡贤"一词,在明清时代有其特定的含义,所指乃是祭祀于乡贤祠的本地贤达。明代始在学校建立名宦乡贤祠,附于文庙,享春秋祭祀。查考明嘉靖、清康熙和雍正三种《山东通志》的有关记载,入祀乡贤祠的乡贤大都属于明清两代,前代仅在明嘉靖《山东通志》中载有2人,且此2人于后出的通志中并未得以保留。清代不同时期的《山东通志》所载明代乡贤也有变化。从上述三种《山东通志》所载明清两代乡贤的变化可以看出,明清山东乡贤从只限于官员到扩大至其他社会贤达,从只强调"生于斯"到重视贡献于斯,乡贤这一社会群体在明清两代成为勾连国家、社会、士人的重要角色,对当时山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年份。5月16日,是当年毛主席发出《5·16通知》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30周年纪念日;10月6日,是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苦难的文化大革命20周年纪念日。 在10年动乱中,我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拍摄了1万多幅触目惊心的纪实照片。  相似文献   

18.
有关《念奴娇·井冈山》的若干问题张惠仁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尚需深入探讨。仅就《念奴娇·井冈山》而言,就有如下一些问题:一、毛泽东在1965年5月上井冈山为什么要“同时”写出两首关于井冈山的词——《念奴娇·井冈山》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的一生当中有3首词是因井冈山而作的,这就是《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遗憾的是只有《西江月·井冈山》留有手迹。那么,毛泽东为何作《西江月·井冈山》,其手迹又是如何获得的呢?1928年8月,井冈山军民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营长陈毅安的率领下,发动群众、凭险抵抗,终于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黄洋界保卫战进行时,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行至黄坳,闻听黄洋界保卫战大捷的消息,欣然命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  相似文献   

20.
《中华大典》是依据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新型类书,是我国历史上继《皇览》、《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由当代专家学者编纂的最大的工具书,其规模相当于《四库全书》。经过专家学者10年艰辛努力,《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1200万字)和《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药分典》的《基础理论总部》及《儿科总部》(800万字)已经出书。 1987年4月。全国各省市古籍出版社根据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倡议,提出了编纂《中华大典》的设想和实施方案。全国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参加论证。先后参加论证的著名专家学者有:胡乔木、钱钟书、冯友兰、梁漱溟、钱学森、周谷城、周培源、胡绳、赵朴初、吕叔湘等300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