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哲 《党史文苑》2015,(2):25-27
新民主主义政权是一个关涉法治、平等、民主和人权等要素的多维聚合体,其法治理念主要有宪法的合法性,"议行合一"的人民性,法律运行的价值追求与务实性,法制意识、监督意识和司法意识等。新民主主义的法治理念源于革命导师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法治运行中的具体体现,对当前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体现关于法治的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的关系及思维时态的转换、公民的守法义务与护法权利的关联、法治的价值追求与务实性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政权是一个关涉法治、平等、民主和人权等要素的多维聚合体,其法治理念主要有宪法的合法性,“议行合一”的人民性,法律运行的价值追求与务实性,法制意识、监督意识和司法意识等。新民主主义的法治理念源于革命导师的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法治运行中的具体体现,对当前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体现关于法治的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的关系及思维时态的转换、公民的守法义务与护法权利的关联、法治的价值追求与务实性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秋准  秦德占 《新视野》2012,(4):116-120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领导人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考量,将法治作为重要的执政方略,并将切合实际、规范权力、规制社会、平等适用、独立公正等理念贯穿在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领导人对法治的理解与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中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它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东方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排斥西方的个人权利本位,更强调群体利益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秩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理念和做法符合新加坡实际,能够在充分体现人类主流价值的基础上,达到本国绝大多数人满意的法治效果。在法治建设中,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好的理念和经验,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传统和实际,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建设法治国家,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不仅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强化法律意识,建设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人们在法律面前或诉讼中的地位平等,另一方面要求居间者的不偏不倚、公而无私;一方面要求实体正义和实质正义,另一方面要求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它是实体与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体现,是我国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要求,是我国政府治国从政的新准则,是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新目标.法治政府应当是诚实守信的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政府,是责任明确的政府,是权力有限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唯实》2007,(5):65-6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其他刑事政策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实质内涵与时代意义,也更能体现刑事政策预防和控制犯罪、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背景、历史定位和基本内容三个层面,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从抽象到具体等辩证思维方法,结合中国国情和现代法治理念,分析了树立和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要性,厘清和界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进步性,阐明和论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内容表现在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应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司法制度的独立性等方面。其特征表现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性,制度治理的法律化和目标取向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法治理念、原则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行政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政府转变观念,树立"有限"、"有效"与"有责"的新型法治理念,遵循"公平"、"公正"与"公开"的现代法治原则,并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及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安群 《理论建设》2010,(6):57-61
纵观中国刑事法治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问题同时并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仍须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罚执行、法律监督以及人们法治理念培养等方面入手,开拓中国特色刑事法治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旺洪 《唯实》2008,(5):47-5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类优秀法治文明建设成果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的有机统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当注意把握好三对关系:即把握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内在统一的关系,创新党的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解决机制;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高度统一起来;增强大局意识,注重执法和司法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吴忠海  吴赫笛 《求实》2008,(4):80-83
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国家所普遍追求的治国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法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代中国的和谐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境,需要以邓小平法治思想和十五大依法治国精神、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以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大法治建设的力度,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建立良好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注意加强公民意识与法治理念的培养,去促进和实现和谐法治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首次提出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这个全新的提法不仅有着历史上深厚的理论渊源,而且赋予了新时期的全新内涵。它是几代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全新内涵主要体现为:人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用“关怀”来做温暖的“加法”,更需要用“疏导”来做减负的“减法”,这是以往以人为本思想所没有涉及到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比较亮眼的词,是新发展理念实现的归宿。中国古代共享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享的思想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共享发展思想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文章在准确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内涵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价值,主要包括:全民共享实践了人民当家做主;全面共享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建共治共享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渐进共享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享发展的落脚点是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唯实》2010,(10):61-64
法治政府应是一种状态,其职权要由法律规定;法治政府还应是一种行为模式,政府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其行为必须合法,非经法律授权,不可具有并行使某项职权。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法治政府具有独特的经济作用,它可以提供有效的经济制度,并有效地执行这些制度;它可以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刑事审判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刑事政策,本文重点论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涵义和在审判实践中执行这一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重要方针和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本文就政法系统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重要方针和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本文就政法系统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0.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理念到执政党理念的发展,而执政党理念又具体包括三次选择全能政党型—领导替代型—法治理念型。特别是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后,执政党的法治理念成为不二选择。最后,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法律意识以及权力监督角度论述了执政党强化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