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表明,加入帮伙前的青少年犯罪对加入帮伙成为其成员有重要影响,而加入帮伙前的吸毒行为对加入帮伙成为帮伙成员没有影响。加入帮伙对青少年犯罪和吸毒有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不是很明显。最后,帮伙成员身份和加入前的青少年犯罪/吸毒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之后的青少年犯罪和吸毒。这种相互影响的性质说明,帮伙成员身份对那些从未犯过罪的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也只有对那些从未吸过毒的人才能起到激发其吸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结帮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青少年网络帮派名目繁多,组织结构比较严密,结伙从事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大。不良心理需要和畸形物质需求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的犯罪内在动因,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不力为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青少年成长教育的缺位也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重要因素。预防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社区组织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少年犯罪形势中,帮伙犯罪尤为突出。应当加强对少年帮伙犯罪的研究,通过向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支持、以立法形式明确教师惩戒权、整治文化环境中的暴力资讯、加强社区内娱乐场所的管理、阻断帮派对社区和校园的入侵以及转化未成年人脱离不良帮伙等措施,有效预防少年帮伙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群体犯罪是易发、高危犯罪,可分为团伙犯罪、集群犯罪和有组织犯罪三种形态,其犯罪的形态及群体心理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握这些规律,是完成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老乡帮为主要犯罪形式的农民工组织化犯罪日益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一颗毒瘤。而老乡帮的存在是社会环境、群体因素、自然因素等多重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老乡帮制度性根源和侦控漏洞的剖析,提出信息化、协同化、组织化的侦控策略,可以为压缩老乡帮的生存空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朝阳区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未婚妈妈"杀婴案进行了调研,在总结此类犯罪特点的基础上得出:行为人个体心理失常是犯罪发生的直接原因;社会化的失败及消极的非社会实践是推动犯罪发生的社会因素;现代性文化冲突是造成犯罪的根本原因。控制或打破犯罪形成的链条,是预防特殊群体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同辈群体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结果 ,它对青少年犯罪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犯罪的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三个方面。对这种影响 ,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是帮信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社会、学校方面的,也有在校大学生家庭和个人方面的。从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的发生、发展来看,该类犯罪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性和生成机理。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虽然大多为轻罪,处罚也比较轻缓,但其涉及面广,涉案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且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针对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的具体情况与生成机理,采取事前预防、事中阻断、事后惩治相结合的方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从根本上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9.
特殊群体是毒品犯罪中不容忽视的犯罪群体,如何预防和减少特殊群体涉毒犯罪,有效遏制特殊群体涉毒犯罪的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当前禁毒工作所面临的难点.笔者在对当前云南边境特殊群体涉毒犯罪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找出症结,从中寻找加强和改进云南边境打击特殊群体涉毒犯罪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帮信罪的出台是对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引发电信诈骗犯罪激增这一社会现实的法治回应。在校大学生逐渐成为帮信罪的高发人群,在校大学生的帮信行为主要呈现案件牵涉面广及涉案金额大、学生的帮信行为复杂多样、行为人多被所谓“熟人”利用、行为人案发后悔罪意识明显等特征。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帮信行为主要受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享乐心理、极端利己心理以及法不责众心理影响。高校预防大学生帮信犯罪,要在强化“三观”教育、破除“侥幸”心理,提升法律思维、纠正“法不责众”错误认识,重塑法律信仰、形成法律敬畏之心,织密预防监管大网、消除大学生犯罪意向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1.
对犯罪集团概念的正确界定,有一个发展过程.我国现行刑法给犯罪集团作了明确规定.它具有成员多数性、共同实施犯罪的目的性、较强的组织性、相当的稳固性.对犯罪集团的司法认定,要从这些基本特征出发,将犯罪集团与一般违法群体、普通共同犯罪、犯罪团伙、有组织犯罪以及犯罪法人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犯罪团伙包括犯罪集团和一般共同犯罪,犯罪集团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聚众犯罪是一个和共同犯罪交叉的概念,即使聚众犯罪构成共同犯罪也不是犯罪集团。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集团所犯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一般主犯则只对其参与、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对不同的共同的犯罪人采取不同原则,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刑事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已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远没有达到在刑事案件中的普及程度。刑事技术在交通事故中的有效运用,既能有利地为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提供有效的证据,又能为侦破交通肇事案件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地域管辖权冲突现象日渐突出,基于其现状和成因,可引入法律关系本座说、最密切联系说进行研究,建立和完善解决地域管辖权冲突的协商制度、指定管辖制度、法律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高危群体,罪犯中自杀、自残、自伤以及他杀、伤害等案件不时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罪犯教育方面存在着重大缺失,才导致了服刑罪犯对生命的漠视。罪犯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为促进罪犯个人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及灵性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建立自己与他人、环境等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的关系,协助罪犯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期养成健全的人格。生命教育的宗旨,是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强化罪犯的生命教育,提升罪犯的生命价值,拓展罪犯的生命意义,是控制和预防罪犯自杀、自残、自伤以及凶杀、伤害等案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团伙犯罪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只有有效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才能保证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文章对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团伙犯罪案件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教育管理和开展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刑法的明确性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语言本身固有的模糊性和刑法的明确性要求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这一难题,必须对刑法的明确性概念予以全新的理解:刑法语境中的明确性就是刑法的确定性。在刑事法治背景下,应该信仰刑法整体的明确胜,并通过恰当的刑法解释提升刑法文本的明确性。  相似文献   

18.
打黑除恶的斗争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点,在这场斗争中,执法机关面对的是穷凶极恶并异常狡猾的敌人,因此,在侦破黑恶案件的过程中,要想快速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就必须研究侦查谋略和斗争艺术.  相似文献   

19.
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对政权组织的污染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组织对政权组织的污染渗透 ,是新形势下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的特殊表现 ,它不是单纯治安问题 ,而且是政治问题 ,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对政权组织的污染渗逶 ,必须狠下决心 ,下大力气 ,防、堵、打结合 ,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恶势力犯罪团伙是公然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大肆实施多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纠合性违法犯罪组织或群体,属于犯罪团伙中较为典型的一类。恶势力犯罪团伙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多有前科劣迹。青少年所占比重较大;犯罪活动趋于多元化,暴力手段逐渐升级;农村恶势力猖獗,长期称霸一方;公然蔑视法律,严重威胁地方治安秩序等。封建帮派、宗族意识是恶势力团伙滋生、蔓延的历史根源,基层控制能力减弱为恶势力团伙提供了生存空间,打击不力致使恶势力犯罪团伙难以彻底根除。为有效打击恶势力犯罪团伙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控制能力;抓紧追逃工作,准确打击犯罪;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