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昉 《理论前沿》2008,(11):5-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就业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本质,并且在新阶段继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加速转变时期,就业问题日益尖锐地表现出来,传统的正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必须向非正规就业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强强  翁祥栋 《工会论坛》2011,17(3):106-107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但不同高校之间的就业形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别,造成就业形势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体现高校之间就业差异的就是就业文化,其影响因素多元。随着高校治理结构的式微而不断变化,研究高校就业文化的培育路径,可作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阶段工作,也是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4.
正一、"十二五"时期就业创业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就业领域也存在着技术人才、一线普工双短缺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并且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连续减少。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质量有所提升,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创业的成效十分显著。(一)就业数量持续增加,结构更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分割,调整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结构的一元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其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拓宽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加,涨幅继续加大,这将是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对我们地方高等院校来说,重要的是以提高培养质量为契机,以调整专业结构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拓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0,(3):2-2
1月中旬,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会议发布了“2009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这是对2009年就业工作成果的展示,也为更好地做好2010年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事天地》2010,(31):68-68
本刊讯2010年10月28日,“西南首届大学生就业大篷车活动”在广西民族大学隆重启动。西南大学生就业大篷车活动以“为企业选优才,为优才搭舞台”为宗旨,努力宣传就业政策,改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培养就业技能,推荐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中的政策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重读凯恩斯,深入分析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对于深刻理解六中全会精神,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的政策主张。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经济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以萨伊、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曾影响并推动西方经济发展很多年。但1929年发生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从根本上动摇了古典就业理论所奉行的市场自动调节而达到平衡的观点。于是,凯恩斯以…  相似文献   

10.
探索公共服务水平和城镇就业的结构演变规律,从而了解公共服务水平和城镇就业各自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二者的影响机制,公共服务水平有助于经济增长、人口的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以此来促进城镇就业。运用中部五省2003-2012年市辖区数据的年均值来分析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水平对城镇就业有正向的影响,并且指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一个新方向。但是由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花费一定的政府支出,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并且当公共服务水平超过一定的水平对就业者吸引力也会减弱,所以公共服务水平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1.
促进绿色就业发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就业是就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科学发展观是理解绿色就业内涵的指针,低碳就业、循环就业、环保就业是其实质内涵,体面劳动是其表面内涵。绿色就业发展现状虽不容乐观,但前景光明。从历史发展、现实需求、未来要求以及国际经验看,促进绿色就业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前提是制定绿色就业政策,基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关键是加强绿色技能培训,重点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丛玉翠 《工会论坛》2001,7(2):50-53
新世纪初中国劳动就业的形势特点是总量绝对过剩、结构失衡与就业风险加大 ,除了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国策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外 ,政府必须积极推动劳动就业在职业教育、就业制度、投资结构、产业政策、就业渠道等方面的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人事天地》2010,(2):11-11
2010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两手抓,把扩大内需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把培养新经济增长点与形成新就业增长点相结合,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狠抓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14.
当让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是南宁市委、市政府一直追求的目标。10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实施并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使南宁市的就业形势一直保持稳定。10年来,南宁在就业工作方面连连创下多个全国、广西"第一"———在全国,第一个在农村建立劳动保障平台;第一个自行研发自助式身份识别和  相似文献   

15.
《人事天地》2012,(2):64
本刊讯(通讯员陈禹存)2011年,上思县城镇新增就业56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7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32人,分别完成上级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13.7%、282.6%、678.6%和110.9%。主要做法有:一是广泛开展活动,多方促进就业。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和"全民创业年"等活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北京18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具有多种毕业去向,就业率较低、就业形式多元化、就业预期偏高、就业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性.大学生要增强就业竞争优势,高校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政府要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人事天地》2011,(10):65-65
本刊讯9月7日,“2011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在南宁启动。本次服务月活动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旨在大力促进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活动期间,全区各级人才服务和就业服务机构将统一提供“八个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的出台,第一次将就业政策法制化,从法律上确立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女性就业比男性受到更为普遍的影响和冲击。非正规就业的女性化在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正规就业对就业不足和失业或下岗后难以返回正规劳动部门女性的生存具有战略的意义。但在政策缺失状态下,从业于非正规就业女性的职业层次、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组织化程度不仅与正规就业女性存在差距,而且与非正规就业男性有明显区别,从而使业已存在的就业领域中的两性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通过对我国目前非正规就业女性集中的工种特性与劳动和生活状况的调查及困境分析,目的在于反映这一群体的不利状况,加深社会对她们的认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部署,我国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的挤出效应迫使部分劳动力面临再就业问题,同时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选择新兴产业递进来吸纳劳动力就业;普及12年义务教育,提高初次就业年龄,减少劳动力供给;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力支撑;加强失业救助、降低社会风险,是我国就业政策的必选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