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村委会依法管理村集体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承担着对本村内部事务自治管理的职能。传统的行政法理论把村委会排除在行政主体之外,认为其行政行为不应列入司法审查范围,这种理论不利于村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村委会的自治权不同于基于法律、法规授权以及基于基层人民政府委托而行使的行政权力,其中,村委会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时,其实施的行政行为可纳入司法审查范围,此时,村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成立。  相似文献   

2.
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即村委会选举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法的有权解释。基本的法律渊源与基本法律并不是一回事情,村委会组织法从严格的宪法意义上来讲,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并不是一部基本法律。对村委会选举作出规定的“中办”、“国办”“两办通知”虽不在立法法规定的法规、规章之列,但不应将其排除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之外。目前,有必要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  相似文献   

3.
司法,定纷止争之权威,权利救济之终极,规则生长之源泉,秩序维系之后盾,社会运作之保障,法律与社会互动之中介,法律帝国之宫殿,公平正义之象征。司法是对法律制度的现实检验,展示了法从规范向事实、从静态向动态、从书本向行动的转化,体现了法的实现及其社会效果,可谓法治的核心环节之一。承蒙《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厚爱,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CJS)组织了这次司法学术沙龙。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主体资格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内容与立法定位不相符,模糊了村民会议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界定。这一立法现状,使得相关司法实践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引,尤其是难以判断村委会作为独立主体的可诉性。村委会是否单一独立主体,是否具有诉讼中的主体资格,成为司法界决定是否受理以村委会为原告或被告的诉讼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在实践中作有益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同时,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自治与国家统治的二元对立存在,村民通过村规民约自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诸多与国家法律冲突的情形出现。国家基于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法制统一,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司法审查等方式监督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司法审查村规民约可通过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方式;司法审查内容以村委会的行为为主,对村规民约的审查效力仅及于个案;审查范围应以村民自治为界。对于违法的村规民约,事后救济制度中的司法机关应有司法建议权,但现行的事前备案制度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村民选举权屡遭侵害导致村委会选举出现不协调之音,从而影响村民自治原本具有的社会和法律功效,故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村民选举权的救济实属必要。厘清地方自治与自治监督的关系问题,是正确看待村民选举权法律救济的前提。而具体从村委会选举纠纷和争议的形态和特征出发来构建相应的救济制度,方能够有效确保各种争议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义是法的先导,法是正义的形式;正义是法的衡量尺度,司法正义是正义的题中之义;正义是法律正义之价值来源,法律正义是正义之表现形式。因此,强调社会正义的实现仍然有赖于司法正义,真正法治的构建依然维系于司法正义。  相似文献   

8.
离婚诉讼中的公司股权分割既受婚姻法律规范之约束,又受公司法律规范之调整,其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难点,而现行法律规范又明显无法适应实践之需要。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立法。并做好配套制度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司法实践之需求。  相似文献   

9.
违警罪既有法律之义又有其犯罪学之义。我国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中与违警罪联系最紧密的概念是治安违法行为。虽然违法行为相同,但许多国家对其定性和处罚程序都有所差别。这些差别无不与本国的政治体制、司法体制、行政体制密不可分。随着司法国际化的发展,这种区别也将会在各国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法律渊源含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渊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实质是法学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之分.法学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概念出于法学研究的需要,可以不予统一和严格界定.但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概念必须澄清它的含义.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认识目前大致有三种视角,即司法中心主义、立法中心主义和法律现实主义.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司法中心主义视角出发,并融合了立法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司法裁判是法律适用的核心问题。司法裁判应积极回应立法目的与社会利益,达到规则之治与纠纷解决的衡平。司法裁判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需要证成,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解释等法律方法是司法裁判的理性路径,其中司法裁判的有效性证成标准是核心。法官自由裁量权要给予一定规则,对于裁判的正当性而言,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则更显重要。裁判评价标准在形式证成和实质证成的基础上,还应与社会价值衡量相结合,保证结论的可接受性,以增强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司法实践将村委会对村民宅基地的收回处理为民事关系,这带来了很多弊端。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收回,性质上属于征收,这一行政权力不应交由村委会,而应由县级政府或其派出机构行使。  相似文献   

13.
赠与合同作为单务、无偿合同,当事人的合同责任具有非常独特的特征。本文从法律实证的角度着手,对相关法律条文、法律概念和术语进行论理解释,并辅之以适当的学理分析,系统剖析赠与人所承担责任的法律性质,以求在相关司法实践中增进司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4.
在通往法治驿站的道路上,整个社会期待值得信赖的司法.独立的司法秩序与司法的独立判断是根本基础.当代中国司法场域,法律为什么不能被信仰,司法场域为什么必须拒绝民主,道德评断为什么能够在司法场域发力并促使司法机关作出改判等三个命题值得人们深思.从苏格拉底之死到李昌奎案件所透视的法律接受者的命运值得当代中国司法反思.  相似文献   

15.
特别策划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特邀主持人:何鸣以科学发展观探求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何鸣(1.4)穿越法律规则的公平和正义———司法理念视角下的裁判效果解读卢椰枫(1.5)法律与道德视角下的司法理念与审判行为王铁玲(1.11)政治化之消解与对司法权本质的回归———司法独立若干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几年来出现的所谓“专家法律论证”之奇特现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专家法律论证所追求的司法权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权威。在专家法律论证中,人们过多地关注法官裁判时的实体独立性,而忽略了法官裁判时所应有的程序独立性。专家法律论证规避了现行法。尽快提高司法队伍自身素质方能抑制乃至从根本上消除专家法律论证。  相似文献   

17.
专家法律意见书是在司法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不可忽视。与之相对应的,美国也有一套允许案外人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施加影响的制度,即“法院之友”,其与专家法律意见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完善我国相应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能动司法"从1996年在我国本土基层法律实践中由法官提出,到1999年由学者将其与中国的司法改革相联系,从1998年西方"司法能动主义"的理念推介到中国,到2002年有学者挖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能动司法"资源,走过了一条渐进的发展道路。对"能动司法"研究发展轨迹分析发现,"能动司法"研究分为"学术准备期"和"确立发展期"。"学术准备期"可分为"能动司法"的思想萌芽、对"能动司法"的本体认识、对"能动司法"的系统认识、对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广泛推介、对"能动司法"在中国之现实基础的认识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由于法律机制不合理,我国的执行异议制度不能有效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利,导致其违背了民事司法的基本精神。文章对该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作了具体分析,并上升到诉讼价值的高度进行评价。建议对这一制度进行改革,设立“执行异议之诉”。在考虑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和司法实际的基础上,对设立执行异议之诉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司法效果包括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作为法律功能实现程度的具体表现,司法效果反映的是一个法域司法运行的整体状况。通过对司法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人们可以掌握法律对社会需要的反映程度,社会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程度,司法裁判的公正程度等,它是立法完善和司法改革的重要依据。阐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对司法效果的影响,有助于设计司法效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