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编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要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落实项目和资金,严格坚持建设标准和规范,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非典时期已建成设施的作用,避免重复建设。要认真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体系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和运营措施,做到统筹兼顾,"平战结合",保证正常运营。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提高医疗救治机构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建成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编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要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落实项目和资金,严格坚持建设标准和规范,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非典时期已建成设施的作用,避免重复建设。要认真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体系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和运营措施,做到统筹兼顾,"平战结合",保证正常运营。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提高医疗救治机构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建成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国办发〔2 0 0 3〕 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编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抓紧组织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要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 ,落实项目和资金 ,严格坚持建设标准和规范 ,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并充分发挥非典时期已建成设施的作用 ,避免重复建设。要认真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经验 ,建立和完善医疗…  相似文献   

4.
国办发[2003]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编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要按照“中央指导、地方负责、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 ,是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举措。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现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以下简称医疗救治体系 )建设规划。第一章 现状分析第一节 成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5 0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常见传染病得到了较好控制 ,总体上处于低发…  相似文献   

6.
发展卫生事业,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做好非典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4,(5):25-26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发展卫生事业,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  相似文献   

8.
他山之石     
北京人大:为促进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将征求市民对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据介绍,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7,(8):5-5
北京人大:为促进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将征求市民对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据介绍,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切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重大传染病及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救治、关爱措施,坚决遏制艾滋病蔓延。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购销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某些高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管理不力,加之高校扩招造成高校对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管理难度的增加,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在高校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当通过对高校卫生部门防病体系、救治体系和食品卫生的加强管理来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从设置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处理组织机构、应急报告制度、人力资源调配模式、紧急状态控制模式等方面来建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行动,数万名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全面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目前,灾区大规模集中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基本结束,卫生防疫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没有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3.
——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月9日公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12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2004年,国务院在安排工作时,把加快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4.
彭静 《民主与法制》2020,(11):30-32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在非典防治工作中,也充分暴露出我市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管理不顺,资源整合困难,基础设施差,救治能力不强,城乡之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加之,我市是全国传染病高发地区之一,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生态环境变化很大,容易诱发传染病流行。因此,我市的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提高我市传染病防治能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结合《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各区县(自治县、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日益频繁的各类灾害性突发事件,我国在2006年发布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从纵向的中央、省、市、区、县到横向的各行业和部门都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各地方的应急平台建设工作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8,(15):7-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行动,数万名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全面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目前,灾区大规模集中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基本结束,卫生防疫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没有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灾区的医疗卫生防疫形势仍很严峻。一是卫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食品和饮用水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容易导致传染病流行;二是一些重症伤员需要较长时间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1])地方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金石是地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有效应对能力。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以"紧急状态无法治"为借口撇开法治缰绳谋求社会绝对控制~([2])。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明确指出,"疫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5,(3):28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一年来我国的救灾减灾工作作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1410个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紧急行动,数万名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及时赶赴灾区,全面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目前,灾区大规模集中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基本结束,卫生防疫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没有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灾区的医疗卫生防疫形势仍很严峻。一是卫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公共卫生设施严重不足,食品和饮用水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夏季气温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