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7,(24):25-26,32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宁县立足县情,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86.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56%。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2.01倍,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6%;实现利税7708万元,比2001年增长11.7倍,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74.5%。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王宏业  李涛 《党的生活(河南)》2009,(11):F0004-F0004
60年来,禹州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有这样一组数字:从1949年到2009年,禹州市GDP从0.2亿元增加到264.8亿元,财政收入从614万元增加到12.6亿元,人均GDP从34元增加到21817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了176.1倍、205倍、277.1倍。尤其是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禹州市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增长1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9亿元,增长9.5%,总量在全省县级中排第2位,增速排第6位。  相似文献   

3.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4.
《实践》2008,(11):24-2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5.
张震龙 《学习月刊》2010,(10):56-57
近年来,荆州市荆州区委、区政府坚r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项目兴区、特色立区”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转型,惠民生、促和谐,县域经济步人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GDP首次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财政收入近6亿元.增长37.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增长7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59.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亿元。增长27.8%;外贸出口7063万美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0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011元.增长12.4%。经济综合实力在荆州市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6.
1996年,我省工业经济在偏紧的经济环境下,克服了许多困难,实现了15.7%的增长速度,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整个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从工业经济的效益情况来看,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0.34亿元,亏损额高居全国第二位,亏损面达24.1%。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更加突出,亏损面达45.2%,亏损额达40.2亿元,已成为我省经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问题。造成我省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亏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招商引资形势严峻 近5年来,我省内外资引进增幅较快,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2003~2007年,全省外来投资迅猛增长,实际到位总量达1510亿元,是上一个5年245亿元的6.16倍,平均每年以50.4%的速度递增。全省外资企业共上缴税收79.2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30%。据不完全统计,外来投资企业5年来解决就业岗位150万余个,有效缓解了我省就业紧张的局面。外来投资占全省同定资产投资和全省GDP的比重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张振财 《新长征》2006,(11):48-49
扶余,充满着激情,洋溢着活力。以项目建设为第一突破口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茶。今年上半年引进147个项目,协议招商引资额4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34个,续建项目13个,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项目9个,续建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的项目3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181.8%;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45.9%;工业增加值实现4.8亿元,同比增长48.2%;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亿元,同比增长17%;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1201万元,同比增长26.6%。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鹿泉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筑富有活力、潜力和效益的新型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新路子,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步入了科学发展快车道。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6亿元,增长12.8%;财政收入完成11.08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6亿元,增长25%。  相似文献   

10.
山东,我国第一渔业大省。从上世纪50年代的海带育苗突破开始,我省海洋渔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几起几伏。进入新世纪,我省渔业正在向新的目标迈进。2006年我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海洋与渔业“二二三三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2006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水产品总产量757万吨,增长2.8%;渔业总产值1445亿元,水产品产值516亿元,分别增长12.4%和10.7%;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0元,增长4.4%。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96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437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1991年增长41.5%,年均增长7.2%,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6元,比1991年实际增长28.8%,年均增长57%。五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9410亿元,到1997年6月末,余额达到42750亿元。199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614亿元,比1991年增长近2倍。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93.5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1996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到48.6%,比1991年降低5…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1,(3):38-38
我区2010年生产总值预计达11620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419亿元、增长18.5%,这当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55亿元、增长t9%;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12.5%。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00亿元、增长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9亿元、增长19%。  相似文献   

13.
位次后移1995年 ,我省地方财政收入108 16亿元 ,居全国第12位。到1998年 ,我省地方财政收入156 77亿元 ,在全国排16位。从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看 ,1995年到1998年 ,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 63 % ,我省年均增长13 17%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 46个百分点。从我省地方收入结构看 ,工商税收增加22 41亿元 ,年均增长10 31% ;农业四税增加2 96亿元 ,年均增长7 3% ;企业收入增加0 85亿元 ,年均增长10 89 % ;其他收入增加3 99亿元 ,年均增长13 8% ;罚没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增加1…  相似文献   

14.
费县位于沂蒙山腹地,总面积1893平方公里,92万人.素称“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近年来.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五个三”工作思路.实施“七个强力推进”.实现“七个全面提升”.围绕“夯实基础,扩大总量.增强后劲.调优结构,逐步培育主导产业”的目标,推进大开放.实行大招商.引进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着力构建以大项目支撑县城经济发展的新格局。2005年全县实现GDP100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增长352%;农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增长31.8%。  相似文献   

15.
国事要闻     
《新视野》2001,(3)
我国一季度国民 经济开局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我国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比去年第四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与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形成鲜明对照。 一季度,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5868亿元,同比增长 11.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农业完成增加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3%,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农业种植结构继续…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60年间,四川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46亿元,到1970年突破百亿,达到102.3亿元;1991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016.3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05.3亿元;2008年,四川IGDP达到12506.3亿元,与1952年相比总量扩大5074倍,年均增长7.7%。60年的快速发展,四川经济在中国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得到不断巩固,2008年GDP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9位,西部第1位。  相似文献   

17.
李国强 《新长征》2011,(10):18-19
榆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作为重要引擎,深入落实“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发展战略,以农业现代化一条线牵引工业化和城镇化两条线,“一化带两化”,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21.6%;全口径财政收入、本级财政收入分别完成5.2亿元和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57.4%;  相似文献   

18.
郭广福 《奋斗》2011,(10):27-28
年初以来,汤原县按照省市“产业项目攻坚年”的有关要求,把产业项目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三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培育壮大“四个产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81亿元,同比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4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924万元,同比增长30.8%。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京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深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机遇的认识.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之路.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唱响生态旋律.初步创建出了一条符合京山县情、具有京山特色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可比增长17.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23%;全社会阎定资产投资48.22亿元,增长5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89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5362元.增长1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5.4%和2%。  相似文献   

20.
郭忠 《学习月刊》2009,(22):96-97
近年来,襄樊市襄阳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实干兴区、争进全省十强"的总目标,着力在招商引资、扩张总量上,在项目建设、产业培植上,在园区建设、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全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1至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3亿元,同比增长5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0.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