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 所谓病态社会心理是指在某一社会或群体中所共有的异常的心理特征和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病态社会心理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主要流行的病态社会心理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态是一种多维度的病理性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密切。患者异常的神经生物基础和不良生长环境交互作用容易引发精神病态犯罪,冷酷无情的人际情感特质是精神病态实施工具性攻击和虐待性暴力犯罪的内驱力。这类犯罪起始年龄早、性别差异明显、犯罪程度严重、再犯率高,犯罪动机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精神病态犯罪已成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相关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国内犯罪心理学界也对此开展了初步的本土化探索,包括精神病态人格、精神病态与犯罪的关系和精神病态犯罪原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支持司法实践不够、研究领域狭窄等不足。因此,应进一步梳理和归纳精神病态犯罪研究的学术脉络,透视现有研究还面临的问题,明确未来研究方向,以适应犯罪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态是一种表现在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方式和反社会特质等方面的人格障碍。国外精神病态关于情绪障碍模型存在着几种主要观点及神经机制,但是各种模型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模型过于简单、忽视其他特质的影响以及以成年白人罪犯为主要研究对象。精神病态罪犯的情绪障碍研究应朝三个方向努力,即认知模型与神经模型相整合,注意在行为表现与神经机制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开展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刑法中的规则是一种硬性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象规定,而潜规则则是一种隐性的、修正规则的规则,二者的适用都可能异化或朝病态方向发展。为此,必须通过生命规则把二者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化解以实现统一互补、从而使表象的刑法转变为真实的刑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病态是指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状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变,同时一系列的社会病态随之而来。其中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急功近利、习惯性怀疑等六种现象最为突出。而市场经济的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忽视、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是导致这些社会病态产生的根源。只有正确引导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真正治愈上述社会病态。  相似文献   

6.
医患冲突已成为公知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告诉我们,这一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病态现象的反映,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生态现象。解决医患冲突当然寄希望于国家有效推进医改及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普惠,在五部委“意见”指引下,应当明确社会信任、职业医闹和管理失矩是其三大核心问题,而要真正解决则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保险自杀条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自杀条款研究偶见一、自杀的概念自杀(Suieide),是当事人自己故意用某种暴力手段终结自己生命的行为,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病态现象。自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杀是指排除他杀以外的一切死亡形式,非他杀即为自杀;狭义的自杀是指故意有准备地结束自...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弥漫着一种苍凉的气息,这种苍凉成为张爱玲小说的特色。世人虽然说她苍凉甚至冷酷,但没有热烈,何来苍凉,正是因为对热烈、对爱、对温馨和快乐的敏感,才对世界的苍凉有了入骨的感受,白流苏和范柳原以及当时社会文明失落的病态反映出的苍凉美也正如此。  相似文献   

9.
卖淫是社会病态的一面,它与赌博、吸毒现象成为三大社会公害,并且严重困绕着政府对社会有效的综合治理。旧中国,卖淫行为之所以能够产生、存在和延续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的,但主要原因应归罪于旧制度对卖淫行为的放任或认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破旧立新、除恶务尽,将那些寄生于旧制度的卖淫、赌博、吸毒等行为予以坚决的。摒弃和有力打击,使这些遗毒千百年的社会病态得到根本的治理。。然而,近些年来卖淫现象又死灰复燃,遍及各地,并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它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  相似文献   

10.
痛苦性是刑罚的自然属性,对传统型犯罪中的犯罪人而言,刑罚的适用意味着一种痛苦的加担,因而引起心理的不快乐;但对病态型犯罪中的犯罪人而言,刑罚的适用则意味着幸福的获取。换言之,监狱成为谋求个体最大化幸福的场所。显然,刑罚对病态型犯罪人适用不具有功效,但刑法仍然对其责任非难,这归因于刑法追求报应和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对于打破传统犯罪思维的病态型犯罪人的主动触法行为,或许期待可能性理论能够给予相对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园文化的结构看,它包括校园主导文化,校园病态文化,校园流行文化。校园主导文化对育人工作产生正效应,校园病态文化对育人工作产生负效应。要保障校园文化的正效应:就应确保校园主导文化占据首要地位。对校园病态文化进行治疗、预防和监控,对校园流行文化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弱致病性”,常指已感染某种病茵或已处于某种病态,但由于病茵本身的破坏性没有强到能立即对病体构成致命危害的一种较特殊的病原状态。对此,如果处理得当。会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反之,便会很快转为较为严重的患病状态,同理类推,腐败与清廉之间,同样存在一种“弱致病性”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对亚健康的界定、成因,流行病学调查等进行献回顾总结;亚健康须社会综合防治,中医药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亚健康也是医学的目的,要辨证地看待亚健康,不可一味强调亚健康的“病态”,夸大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传统认识上通常是将吸毒者看作是病人或罪犯。针对吸毒者的生理病态和心理病态采取生理戒毒或心理戒毒加以救助。针对吸毒者危害社会安全和违法犯罪特点采取劳教戒毒和社会帮教加以救助。但是传统做法恰恰忽略了吸毒者首先应当作为公民这一社会身份。作为公民的吸毒者应当享有社会政策中赋予每一个公民的相关社会救助权利,主要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和社会服务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男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测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MMPI为工具 ,测查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男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状况 ,结果显示 ,该校男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喜忧参半 ,并有自己的特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有心理病态嫌疑或心理不适倾向的个案占 63 .6 % ,其中“亚健康”者占 44 .5% ;疑似病态的偏常类型以躁狂倾向、病态人格、躁郁倾向为主 ,合计占病态个案的 81 .0 %。因此 ,公安院校招生和公安机关招警应考虑引进心理测试筛查心理健康偏常者 ;公安院校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 ,建立心理健康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1],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2];因此,在我国肝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上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代军事奇才韩信,最终死于妇人之手。人们常说,成功是一种偶然,失败是一种必然。韩信的人生悲剧,是和他致命的性格缺陷分不开的,只懂军事,不懂做人与处世,最终落了个夷灭三族的下场。根据《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大致人生脉络,从而找出他的悲剧人生原因:  相似文献   

18.
27年前,即1962年夏天,曾风靡世界、红极一时的影星玛莉莲·梦露,因巴比士酸盐中毒死于她的洛杉矶寓所,从而结束了她风流并富有悲剧性的一生。当局认定梦露死于自杀。不少人对此却表示异议,认为梦露死于政治谋杀。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当前消费领域出现的病态消费进行了剖析 ,认为实现消费伦理化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一。分析了实现消费伦理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而提出要建立一种既利己又利人的新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20.
肾病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我国每年每百万人口中约有300多人死于肾功能衰竭。目前治疗肾病的方法多限于激素类药物及一些常规中药。尿毒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只能缓解急症,且很多易复发,或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