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正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大国关系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原本规律性变化的俄美关系“标配”态势被“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现实所打破。2018年,从叙利亚局势到乌克兰危机,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到美威胁退出《中导条约》,俄美关系在磕磕绊绊中又走过了一年。2019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正式指控在俄被捕的美国人保罗·惠兰涉嫌从事间谍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处理反对伊拉克战争国家的问题上美国的战略是“惩罚法国、放过德国、原谅俄罗斯”,但因伊拉克战争下滑的美俄关系却没有转暖的迹象。布什第二任期开始后,美俄两国没有合作解决过重大危机,没有达成重大的武器禁运协议,美国没有提出新的援俄大型项目。相反,布什政府还面临  相似文献   

3.
军事     
《党课》2013,(10):18-19
俄美:最新核力量对比美国仍占优 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有关俄美核力量资料显示,截至今年3月1日,美国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等数量总计为792枚,俄罗斯为492枚;美国导弹装备的核弹头数量为1645个,俄罗斯为1480个;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俄美首脑签署了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发表了关于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并就能源对话、反恐合作等问题达成共识,俄美关系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对美国说:不!──新形势下的俄美关系透视新华社记者魏国强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基本上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段时期的美俄关系被称为两国的“蜜月”阶段。但从1994年1月前后始,美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进程中,中、美、俄是这多极中最重要的三检。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力量方面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自然是一极。俄罗斯虽然经济低迷,政局动荡,但它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军事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有着重大影响,仍然是一极。中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虽然还比不上美国,但正处于上升时期,加之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都要借重中国的战略地位,也是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当今中、美、俄的三角关系虽然不同于冷战结束前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但在各自的战略谋划中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一年来中、美、俄的相互关系,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7.
冷战早已远去,中美苏之间相互制衡的三角关系也成陈年往事。但在当今世界,中美俄仍是三个重要的国家: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经济、科技、军事力量都是最强大的;中国是正在上升的发展中国家,正与美国一起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俄罗斯虽然经济实力稍逊一筹,但其军事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仍处世界前列。中美俄三国关系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14):4-11
5月初,强势复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不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八国集团(G8)峰会。事隔两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投桃报李”地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将无法出席今年9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俄美两国元首“互放鸽子”,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他们彼此爽约的举动又将对未来俄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4年,世界在多极化趋势中加速发展,各国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新型国际关系,纷纷修订和调整了各自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现在到下世纪初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初具轮廓。一、俄美“蜜月期”已过,大国关系呈新态势今年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关系的变化引人注目。俄重振大国地位,美调整对俄政策,牵动着世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7)
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利益的交错促使"北方四岛"问题,一直是横亘于俄日两国外交关系之中。"北方四岛"的问题的解决对于俄日两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大国意识与民族因素、俄日两国的民众因素以及美国从中阻碍,"北方四岛"的未来道路仍不可知。"北方四岛"问题虽尚未成功解决,但从中所运用的外交理念与策略对我国处理领土纠纷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大事     
美俄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12月1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明确表示,美国反对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现状或走向“台湾独立”的公投。他还敦促陈水扁信守其“四不一没有”承诺。12月2日,俄外交部就台湾公投问题发表声明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俄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一般人都认为是华俄通讯社,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确切。上海的华俄通讯社(或称中俄通讯社、俄华通讯社)是由俄共代表维经斯基于1920年5月到上海后创办的。1920年8月,维经斯基给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信中说:他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下设三个部,出版部、宣传报道部和组织部。“宣传报道部成立了俄华通讯社,现在该社为中国31家报纸提供消息。”①该社新闻通讯稿主要是译自苏俄的远东报纸、美国社会党的进步刊物、苏俄的俄罗斯通讯社与远东通讯社等的新闻。上海华俄通讯…  相似文献   

13.
军事     
《党课》2013,(6):19-20
美俄:在中亚展开新一轮争夺 俄罗斯一直将中亚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缓冲地带”,而美国则希望进入俄罗斯的“后院”,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仔在。两国在中亚的较量中,目前俄罗斯似乎占据了优势。除了俄驻塔吉克斯坦的军事基地延期到2042年之外,俄吉两同还签署了俄驻吉联合军事基地协议,这份协议将于2017年开始生效,有效期为15年,  相似文献   

14.
世人还在欢庆新世纪,而美、俄两国却拉开架势,似乎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日前,美国在指责俄向波罗的海地区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同时,宣布要研制可在“一周内摧毁一个国家”的超级核潜艇。而俄罗斯继部署第三个“白杨-M”洲际导弹团后,又吹响了“重返世界各大洋”的号角。在主张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美国当选总统布什就职前夕,美俄双方摩拳擦掌的动作让世人闻到了一股浓烈的火药味。  相似文献   

15.
间谍,这个被认为是带有浓厚冷战色彩的词汇,在冷战结束20年后的今天,再次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10名被美国逮捕的俄罗斯间谍7月8日在出庭时认罪,2天后,他们与4名在俄被捕的西方"间谍"互换。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美之间最大规模落网特工交换,同时被媒体评价为"史上最快解决的间谍案"。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14日,俄罗斯拒绝了美国关于2020年后继续使用国际空间站的请求,并停止了对美国提供俄制火箭发动机的供应。此举被看作是俄罗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的回应。俄罗斯媒体称,俄罗斯已经计划在半年内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这也是俄罗斯继高科技领域后。  相似文献   

17.
<正>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不仅基本上都选择站在美国一边,而且也真是豁了出去:不仅为乌克兰提供装备和资金,还配合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制裁,为此不惜赔上能源供应无法保证安全和疫后经济难以复苏的巨大代价。对这本“美国获益、欧洲赔本”的“战争经”,外界都为欧洲深感不值。除了在安全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难以自主外,对俄罗斯战略意图、行为方式和“历史惯性”的“深度恐惧”,导致欧洲这一轮“恐俄症”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发生的印度恐怖袭击事件中,可吸取的教训不少。特别是由于运送反恐队员的大型运输机伊尔-76不在位,导致了反恐部队未能及时赶到出事地点。由此可见,战略空运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是如此重要。日前,美国合众国际社刊发文章认为,美俄之所以能够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超强的战略空运能力,而正是由于这一点,美俄把第二集团的军事强国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9.
2021年以来,俄罗斯在欧洲屡屡遭遇冲突,对手多是中东欧国家,且背后不乏美国的指使和纵容。这不仅体现出拜登上台后俄美间的新一轮较量,也显示出欧洲地缘政治已从欧美俄三方博弈转变为"四元"新格局。两起冲突显露地区新力量格局俄罗斯在欧洲遭遇的冲突最受关注的有两起。一起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对立,这是一场一触即发的热冲突。  相似文献   

20.
日本《选择》月刊2001年12月号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美俄“同盟”使中国感到震撼》,说“9·11”事件后,美国进一步加强同俄罗斯的关系,使中国陷入孤立;还说“过去尼克松总统为了遏制苏联而使用了‘中国牌’,但是,布什总统为了遏制中国而将使用‘俄罗斯牌’”。这种观点是将冷战时的中美苏“老三角”关系拿来套用今天的中美俄“新三角”关系,其目的难免有挑拨中美、中俄关系之嫌,有必要用事实加以批驳,以正视听。“9·11”事件之后的美俄关系美俄两国由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利益相左,近年来龃龉不断。特别是2001年年初,布什成为白宫的新主人后,美俄关系一波三折。布什上任伊始,美国政府就用一个民间团体的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