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维英 《学理论》2013,(14):225-227
近代朝鲜的双重外交是指朝鲜在保有与清政府宗藩外交的同时,与其他外部世界建立了条约外交。这种局面的出现有三种原因:首先,是朝鲜国内开化思想的推动;其次,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的诱导作用;第三,列强要求立约的外部攻势也促成了双重外交。双重外交对朝鲜近代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晴 《学理论》2013,(19):61-64
二战后朝鲜的国家发展道路有其鲜明的特点,经历金日成时代、金正日时代、金正恩时代,朝鲜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自身、走向世界。朝鲜战争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和"工农为先"的政策使朝鲜艰难发展;"先军政治"——更是引发了朝核问题的多方博弈,外交领域朝鲜突破美国的制裁和封锁,建立多边外交、参加区域合作;朝鲜劳动党严密的信息控制使朝鲜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国家。这些特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较强的双向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尤其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朝鲜的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朝鲜第一次参加了7月27日 在曼谷举行的第7届东盟地 区论坛会议,并成为该组织的第23个成员,这是朝鲜外交上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欢迎。 近年来,朝鲜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与此同时,美日等西方国家又利用朝鲜“核问题”、“导弹问题”不断向朝施压。在新的形势下,朝鲜自去年以来调整外交政策,频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在改善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谋求发展同西方及其他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日趋活跃的外交为提高朝鲜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8,(2):21-21
今秋以来,亚太地区形势闪现两大亮点:一是9月,日本的“识途老马”福田康夫击败鼓吹“自由与繁荣之弧外交的庥生太郎,取代了主张“价值观外交”的安倍晋三出任首相。他在重申日美同盟关系仍将是日本外交政策基石的同时,明确强调日本将推行重视联合国和亚洲的外交,特别是日本与中国和朝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核试验与导弹试射相伴相随,几乎已成为朝鲜近年来的"规定动作"。朝鲜核试验与导弹试射交替进行,至少显示其核武及导弹项目发展不再是政治宣示和外交筹码,而是在切实打造核威慑力。朝鲜的逻辑很清晰:没有核武的导弹威慑力有限,没有投射工具的核武不足以构成战略威  相似文献   

6.
以朝核问题为视角探析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4):20-21
布什执政初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对朝鲜则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的遏制政策。“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日趋强硬,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和军事打击的目标之列。朝核危机后,美国坚持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消除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朝核试验后,布什政府将朝核政策做了策略性调整,积极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对朝鲜采取遏制与接触并举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7.
陈先奎 《党政论坛》2012,(12):24-25
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在中国与周边以及亚洲大国之间挑拨离间、分化瓦解,给中国周边外交以及亚洲大国外交构成了严重挑战。中国周边外交迫切需要从运筹全局的高度,进行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调整,其中一条就是把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环节,即把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外交和亚洲大国外交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  相似文献   

8.
此间的舆论指出,金正日莫斯科之行是朝鲜调整外交政策的新步骤,是加强朝俄双边关系的重大外交行动,对推动朝俄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加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加速半岛和平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于韩国来说,尽管这一事件是早已预料到的事态发展,但是,韩国政府认为,退约使近期的朝鲜核问题进一步恶化。目前韩国正加强外交努力,促使朝鲜核问题早日得到和平解决。金大中总统警告说,韩国“不能容忍事态向朝鲜半岛再次爆发战争,紧张局势加剧以及阻碍韩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10.
汉城专电 6月1日至4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作为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继去年11月访问美国、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中国之后,完成其4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 韩国于1990年9月同前苏联建交,1992年,同俄罗斯签署了《大韩民国与俄罗斯联邦基本关系条约》。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与朝鲜有特殊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根据朝俄友好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朝鲜在受到外来侵略时,俄罗斯自动介入。俄罗斯在发展同韩国关系的同时,也维持着同朝鲜的关系,推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给朝鲜外交造成了巨大困难。但是 ,朝鲜人民通过艰苦的努力 ,在世纪之交 ,终于迎来了外交环境改善的曙光。朝鲜外交的特点十分引人关注。为开展对西方的外交 ,将美国定为主攻对象。在冷战结束的初期 ,朝曾首先致力于改善对日关系 ,并为此举行过8次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期间 ,南北关系也出现缓和 ,不仅签署了基本协议书 ,还发表了无核化宣言。但遗憾的是 ,这一缓和势头却因美国提出“朝核问题”而被中止。这使朝鲜再次认识到 ,不改善对美关系和打开“美国锁” ,朝就难以开启西方的大门 ,半岛的悬案问题也难以从…  相似文献   

12.
金灿荣  戴维来 《求知》2012,(8):47-47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来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因而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奥巴马政府在外交、军事和经济齐头并进、三管齐下在政治(外交)上,美国全面参与本地区多边机制和架构,加紧密切与地区国家的关系。美国全面调整以往"不介入"南海争端的政策,目的就在于积极寻找并抓住"重返"战略的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13.
自朝鲜外务省突然在2月10日公开发表正式声明,宣布"朝鲜将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同时还第一次通过外务省公开宣布已经拥有核武器后,有关各方为朝鲜重返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做着各种努力。中国作为前三轮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对这一新出现的情况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外交部长李肇星先后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本外相  相似文献   

14.
安倍出任日本首相后,新一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还是亚洲外交。安倍上台伊始,即打破战后日本外交惯例,首先访问了中国、韩国,打破了周边外交的困境,使日本的亚洲外交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此后,日本政府在亚洲外交方面的新构想、新概念层出不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15.
建农 《侨园》2003,(1):6-7
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在外交舞台上驰骋了44年。 1952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冀朝铸,朝鲜战争爆发后,曾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和平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做英语速记和打字员。从朝鲜回国后,被留在外交部工作,从此踏上了外交生涯。在外交生涯中,冀朝铸曾参加中国赴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代表团的工作,为毛主席和周总理当翻译,几乎参加了70年代中美关系的全过程。邓小平访美,冀朝铸再做翻译。他担任过中国驻美  相似文献   

16.
钟严 《瞭望》1996,(23)
克林顿访日后,日美重新确认、加强了面向21世纪的安全关系。日美双方称他们的安全关系是“亚太和平与稳定的基础”。对此,亚洲国家和地区反应各不相同。 朝鲜《今日朝鲜》载文指出,日本要建立日本主导下的亚洲新秩序,是其过去宣扬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的翻版。他们以“负责亚洲安全”为借口,明目张胆地要从军事上干涉亚洲的危险与冲突地区。他们提出的“对付多样危险论”、“营救海外日本人论”等,“都无非是再度侵略亚洲的借口”。  相似文献   

17.
朝美启动“破冰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特使、国 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人民军 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次帅10月12日结束对美国的四天访问之际,朝鲜和美国一致表示,双方将采取措施努力建立一种“摆脱过去敌对状态的新型关系”,从根本上改善两国关系。同时,朝美双方在谈判桌上就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可以说赵明录特使访美对堆积了半个多世纪的朝美关系的“冰山”有破冰之举,并对朝鲜的多边外交产生积极影响。 赵明录是迄今访美级别最高的朝鲜官员。访美期间,他会见了美国总统克林顿,转交了金正日的亲笔信,转达了金正日对朝美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亚洲之行的战略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1月15日和16日亚 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将在文莱举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文莱会议后,将访问越南。这将是越战后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出访越南。此前,有关克林顿将访问朝鲜的消息也流传甚广,10月份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美时,曾邀请克林顿访问平壤,随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意在为克林顿访问朝鲜“修桥铺路”。但白宫11月4日宣布,克林顿这次亚洲之行将不包括朝鲜。虽然克林顿此次决定不去朝鲜,但其有意访问朝鲜的风声,和首访越南,都足已使克林顿在卸任之前的亚洲之行,备受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连任后的第一场出访就选在东南亚,他希望通过这一外交姿态来显示美国对其“亚洲再平衡战略”是认真的,对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是持久的。通过这一外交姿态,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美国对亚洲的关注和投入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背景下,中美在亚太的互动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1,(25)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5日又发生多起交火事件,造成至少21人死亡。●美国总统6日宣布,鉴于美国政府已经完成对朝鲜政策的审议工作,他已下令外交班子就核技术和导弹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恢复与朝鲜方面的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