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新社会制度比它所代替的旧制度具有优越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比旧制度更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的,而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中发生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比发达资本主义相同或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充分显示它的优越性。但从总体上讲,从发展趋势上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也包括优越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切国家和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所必经的阶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它是指工业落后国家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后首先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只要它还没有达到在共时条件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实现的人类文化进步的最高水平,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就不能越出初级阶段的最后界线。这样,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具有这样的特点: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资本主义所能实现的一切人类文化进步的时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充分享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道路有一个全面而又清醒的认识。 1、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后劲。二战后资产阶级及其国家为了延续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在不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良,如国家通过不同形式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了干预,实行了所谓“民主管理”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缓解了资本与雇拥劳动者之间的阶  相似文献   

4.
穷富辨     
社会主义国家穷,资本主义国家富,这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只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一、对两类国家穷富状况要做实事求是的估计不能笼统说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有人问:既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呢?这种提问,我认为是不科学的,不能笼统说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穷,只能说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穷.当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国家大多数是贫穷落后的.全世界经联合同确认的41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些国家困难重重,政局动荡,财政短缺,债台高筑,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实践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来 ,要求改变、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就与之相伴随。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列宁、毛泽东等缔造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使社会主义被公认为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但是 ,历史实践的新发展 ,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便是新历史实践的重要表现。如何结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无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一…  相似文献   

6.
近世以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息过。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行动指南,更是受到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仇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忘记,也不甘心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干涉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资本主义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感到了严重的威胁。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帝国主义势力的既定战略。在用武力和武力威胁都不能  相似文献   

7.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理论课题。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资本主义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当代中国认识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一、邓小平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首先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8.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利用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论及俄国的社会发展时曾明确指出: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①.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附诸实践,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认为:"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②强调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从理论上阐述过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的"前十年",中共领导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利用资本主义的极富见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理论.下面就这一时期分阶段论述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把国家划分为"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两种形态。马克思的现代国家思想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为背景,但现代国家不等于资本主义国家。它的性质取决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主导"一府两院"的权力运行机制,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做出了最顶层的制度安排,保证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历来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在实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克服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片面观点,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同时又要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就把全面、科学地研究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课题日益迫切地提上了日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数度到西欧、北美、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去进行访问考察,获得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比较,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只有用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来对待这个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一,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横向比较时,不能离开纵向的历史比较,否则就要犯简单类比的错误。比如,现在人们很容易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2.
辨析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重点在于辨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叫作“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在认识论上混淆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关系的不同层次,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有用东西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错误地看作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把我国列入“国家资本主义”行列,是由于概念混乱,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概误认为就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曾设想过,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将在西欧先进国家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示范和帮助下,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地接力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设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当代世界发展形势,垄断资本主义正陷于深刻的危机,呈衰落趋势,证明资本主义并非天然合理、永世长存的好制度,也有它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和发展宿命;另一方面,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这也给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可喜的是,处在低潮中的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并没有沉沦下去,经过苏东剧变后近30年的艰苦斗争,它们不仅顶住了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的高压,基本实现了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但是,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同社会主义进行斗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12)
<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对民主的实质和形式的基本理解。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采取怎样的制度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首先在于两种社会的基本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忽视这一点,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所采取的制度形式视为民主政治的实质,从而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思维框架和话语方式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宣告资本主义汪洋大海包围社会主义孤岛的局面不复存在,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国际格局。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几乎都发生在经济和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在世界范围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战胜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历史现象。在这样的客观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并存和斗争中保存、巩固和发展自己,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各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自身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而同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成为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放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然陷入资本主义泥坑。在基本制度层次上不问姓“社”姓“资”,客观上是会导致资本主义化的。赞同“趋同论”、“交融论”的人,往往只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运行机制方面的某些共性,而抹杀了两种社会形态在基本制度方面的对立性。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参与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这与社会制度的趋同、交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因素,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了。民主社会主义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颜永琦  刘金东 《求实》2007,(6):72-74
二战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矛盾与冲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福利制度演变及特征,并总结这一制度的利弊得失,这对于我们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瑞 《理论建设》2001,(1):49-52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而出现的,它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但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尽快地发展生产力。闭关自守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利用。马克思对此早已作了分析,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并将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付诸实践;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积极地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威胁下被迫作出的,它在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进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新的社会要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用尽其应对矛盾、缓解危机的能力,社会主义就将同资本主义在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长过程才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原因。一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存在过关于在纯粹自由竞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