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阆中市委于1997年5月,从市级机关选派了100名干部到全市各乡镇的贫困村、后进村工作。市委十分关心、帮助下派干部,使他们安心基层,努力工作,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一、解除后顾之忧。少数同志在下派后家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对此,市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市委  相似文献   

2.
从1985年起,东营市连续从市、县直机关选派了11批11850名干部到基层开展帮扶工作,并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农民群众得实惠、机关干部受教育、下派干部受锻炼”的长效机制。一、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下派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下派干部积极引导群众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当地资源条件,帮助群众分析和培  相似文献   

3.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2,(15):37-38
彭阳县——"三个注重"彰显正确用人导向注重基层一线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训锻炼干部的主要途径,鼓励和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一线、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信访大调解一线经受磨炼、丰富阅历、提升能力。3年来,先后选派1189名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下基层帮助工作、到信访部门挂职和参与急难险重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锦江区不断加强街道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适应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坚持把街道机关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到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任职。截止1999年底,全区共下派干部46名。实行干部下派制度,优化和改善了班子结构,培养和锻炼了年轻干部,增强了基层工作活力,促进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方法。自1998年开始,济宁市就开启"选派干部下基层蹲点包村"工作,2011年,率先向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20多年来,下派帮扶工作从未间断,机关干部走基层、转作风、受锻炼、做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止,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干部下派制度、独具特色的下派工作品牌。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锻炼干部,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各地都从党政机关选派了一部分干部到基层任(挂)职,这些人中大多数是表现好的,但也有一些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水土不服”症状。1、不适应。上级机关与基层情况不同,特点各异,有的下派干部到岗后不能及时调整心  相似文献   

7.
1988年以来,我县先后从县级机关下派了八批282 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并成为一项制度。实践证明,这 是一条培养、锻炼青年干部,加强基层领导力量的重要途 径。通过七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们积累了下派干部工作的 经验,同时,也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 不断完善和改进。 下派干部工作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少数下派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由于我们每年采 取成批的一次性下派,因而时间紧,工作量大,在下派对 象的考察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致使个别 下派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组织、纪律 观念淡薄,坚守岗位差,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县级机关干  相似文献   

8.
清原满族自治县委为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大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力度,培养造就一批能担负跨世纪重任的优秀人才,自1995年以来,先后从县直机关选派86名中青年干部下派到乡镇担任领导干部职务。目前,在职的下派干部50名,占乡镇领导干部总数的30.5%,其中担任乡镇正职的12名。 为加强下派干部工作,清原县委从选派、管理和提拔等程序入手,采取措施,确保下派干部工作取得实效。一是严把选派关。按照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通过个人申请、单  相似文献   

9.
德组 《支部生活》2006,(9):25-25
文山县自去年8月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开展以来,对选派干部加强管理,促进了选派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一是实行制度管理。制定出台了《文山县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方案规定的内容、步骤实施,加强对选派干部的实际锻炼。县委组织部对选派干部管理负总责,在不同的锻炼阶段由不同的单位配合管理。二是实行跟踪问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绵阳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绵阳这一目标,坚持以党的组织、工作和凝聚力“三覆盖”建设为工作抓手,建组织、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强领导,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围绕新农村建设创新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经济链、工作链上的新模式;坚持公选与下派相结合,重点选拔了群众公认的党员致富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选派了2312名机关干部驻村帮助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深化“三培养”工作,发展党员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全面实施“党员小康快车?活动,按照…  相似文献   

11.
陈令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轻而老练、潇洒而持重、开朗而睿智。随着访谈的深入,陈令海的轮廓,在我的脑海中更加明晰了。 37岁的他,工作了17年,调换了13个岗位,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陈令海是谁?他是四平市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中心的主任。 1984年,20岁的他走上了税务战线,到现在已整整17个年头了。这些年来,组织上先后13次调动他的工作:当过基层专管员,从事过文秘、后勤、调研、征管、共青团和党务工作,还被下派到乡镇当了一年的副乡长。1996年开始担任基层分局的领导工作。 面对频繁的工作调动,他啥说…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以来,山东省委着眼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均衡发展,在全省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这一做法改变了过去就下派抓下派、就脱贫抓脱贫的做法,实现了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子。2014年11月,赵乐际部长到山东视察调研时指出,要把第一书记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性安排,对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09,(8):24-25
解决干部经历单一问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到基层工作,有利于锤炼党性、锤炼作风,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于干部成长大有裨益。可以说,基层经历特别是基层领导工作经历,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经历。2008年9月,江苏省宿迁市从市直机关选派7名副处级干部到乡镇和县(区)部门担任“一把手”的做法,既加强了基层一线力量,又使年轻干部获得基层工作经验,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的好办法。受到中组部有关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采取三项措施关心下派挂职干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坤  刘键 《新长征》2010,(12):47-47
柳河县采取三项措施关心下派挂职干部,使其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是安排重要岗位,做到政治上关心。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柳河县已到位下派挂职干部5名,分别到交通、农业、水利、财政等系统挂职,挂职时间为两年。为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依据业务工作对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朱理国 《支部生活》2004,(12):26-26
不久前,富源县下派了96名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这些年轻干部静下心来、沉下身来,努力过好“四关”,真正和农民同吃一锅饭,同于一样活;认真当好“六员”,力求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全县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万石 《奋斗》2020,(2):78-78
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现在,有很多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被称为“三门干部”,他们学历高、有激情,但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的情况不够了解和熟悉,因此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难免有与基层实际脱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正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是加强干部轮岗锻炼,提升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提高综合素质,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举措,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实现下派任职的预期目标,下派干部就必须会说"三种话"、善当"三种人"、愿做"三件事"。一、会说"三种话"首先要会说群众"乐听话"。谁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谁讲话群众就爱听,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群众也会爱理不理。因此,下派干部要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党员》2013,(4):72-74
如今,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基层工作经历已经成为硬杠杠。因此,机关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也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必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挂职,是在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更是为助推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有效途径。从去年初开始,青白江区委从区级机关分两批选派了3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统筹城乡示范村挂职。  相似文献   

20.
下派干部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韩淑丛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后进村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些挂职干部,挂职期间,没有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