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事要闻     
《新视野》1999,(6)
江泽民主席参加’99《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主席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它的未来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前途,而且对亚洲和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刻,展望未来50年的前景,我们充满信心。中国人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的目标是,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坚持独立自主,爱好自由与和平,珍惜国家统一。世界是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党建》1999,(8)
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祖国的生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华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们要运用它们来经常教育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大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本领。”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要抓住迎接建国50周年的大好时机,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走过了9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一是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二是坚决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4.
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持续健康全面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坚定地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是我国的最大国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立足点。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本身也包含着从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殊区情出发,这二者是统一的,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大家庭的一部分,因此,社会主义祖国的一切基本原则我们都是应该毫不含糊地坚持的。这是一种统一性。然而内蒙古自治区又是一个边疆少数民展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政…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64-6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报告中,从分析十七大报告主题入手,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指出十七大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条道路,提出一个理论体系,空前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报告认为,十七大报告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进行了综合性描述,使我们对美好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正>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1年中共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全党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理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一种崇高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民族幸负以生存、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也是凝聚全体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 坚持爱国主义,要把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民族独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追求,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6,(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以身殉国的先烈们,是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舍生忘我的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中华民族意识,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将永世不忘,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不断强化伟大的中华民族意识,筑起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意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智慧和力量,一定能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主体意识,是指自主自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自身特点出发创造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与道路,以发展壮大自己的意识。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华夏文明占有重要地位。她与世界的其他文明并生共存,独立发展,相互交流,既表现了很强的融合能力,更显示了鲜明的主体意识。起源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佛教传入中国,不仅没有使中国佛化,反而被中国化了。在近代,面对西方文明咄咄逼人的进攻,中华民族依然坚持“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原则,学习西方,发展自己。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一直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  相似文献   

10.
谭元 《学习月刊》2011,(21):4-5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5条名言,如"振兴中华"、"不能统一,便要受害"等等。而且讲"振兴中华"8次,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3次,使得我们对祖国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由此,令人想起"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相似文献   

11.
韩庆祥  张健 《前线》2023,(3):16-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体现了在理论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在实践上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的有机统一。从时代内涵看,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基于商品经济的特定历史语境,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对基于劳动逻辑的现代化路径的自觉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突破,预示着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将引领未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世界谋大同”将成为人类历史新走向。  相似文献   

12.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我们认识到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同时,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从此开创了祖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弹指挥间,我们迎来了祖国的五十华诞。抚今追昔,万千感慨。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在庆祝建国50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们要认真总结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基本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把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辉煌成就50年来,同全国一样,潍坊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医治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造成的创伤,千方百计恢复和发展生产,使潍…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新时期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人文精神价值在当前对提升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成果和智慧所选择出的强国之路,其中包容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探索。事实雄辩的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19)
<正>在秋风送爽、洒满金色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5华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欢庆这一盛大节日,为祖国日益强盛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对伟大祖国无限光明的前景充满信心与希望。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到处唱响着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跨入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新纪元。65年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熟与完善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的抬头与全球治理失序,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带着巨大的活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之治这一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型国家治理体系也让世界瞩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管理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充满信心。我们始终坚定认为,推进中国之治将更好地把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①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与昌盛,为了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位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事实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要靠发展。还有,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其"硬"也就硬在这里。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的背向、事业的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我们党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全面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党的历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得以实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得到历史性验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新的历史起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