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学文  郑虹 《奋斗》2001,(4):4-6
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 2001年到 2005年,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 ?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   潘岳:“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把这些问题概括为 16个方面,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经济体制改革、科…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戢斗勇 《求实》2001,(1):39-40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华民族将在 2 1世纪下半叶 ,彻底改变在近代落伍的地位 ,中国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 ,中华民族重新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复兴的阶段是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由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华民族复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因子都是其必备条件 ,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0年光辉的历史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80年。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继续遭受严酷的封建压迫外,还遭到了新的残暴的民族压迫。中华民族受尽了欺凌和屈辱,中国人民过着极度贫困和极不自由的生活。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斗争,成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爱国者的神圣责任。 中国人民为民族振兴所进行的斗争是英勇、顽强、悲壮的。这些斗争使得外国侵略者没有也永远不可能灭亡中国;但是,在一个…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31”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而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和任务,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也是鼓舞亿万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地加以理解和认识,并全面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系列重要的条件。最根本的.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确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它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相似文献   

9.
人类即将迈向21世纪,世纪之交的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很快、很深刻,许多变化还没有最后定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处在深刻的调整之中。”世界变化的深刻内因何在?一是80年代以后,占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或者四分之一地域的国家都先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而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这些区域内国家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等都相应…  相似文献   

10.
韩振峰 《前线》2021,(10):10-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的主题,百年理论探索的主题,百年精神赓续的主题,未来奋斗目标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刘智远 《共产党人》2022,(22):52-53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兰考调研时讲道:“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历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衰落,都显示在其文明的衰落上。精神上的失落、人格上的矮化、价值取向上的泛化,都是文明衰落的表现。这样的国家是强大不起来的。反言之,一个国家的强大,同时显著在其文明的迭起。今天的中国强大了,那么,强大起来的中国,反映在精神上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李捷 《理论导报》2021,(8):39-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连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为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中华民族怎样迎接未来的挑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智慧、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以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度负责的历史使命感,提出了“三个代表”这一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重要思想。它不仅是21世纪建党执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武器。放眼世界:来自时代的挑战21世纪的中国,将更加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创性事业将在更加广阔、更加复杂的环…  相似文献   

15.
弘扬延安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60多年来,延安精神培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畏艰险,奋斗不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同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延安精神,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在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从1936年到1948年,延安和陕…  相似文献   

16.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末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将记住这些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战舰上正式向盟国签订投降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  相似文献   

18.
董怀志 《理论学刊》2001,2(4):29-30
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有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并被实践所验证 ;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并能勇于面对自身的不足 ,正在努力改善与完善自己的领导。因此 ,中国共产党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道路自信,必须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坚持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事业。  相似文献   

20.
韩玉胜 《唯实》2015,(7):18-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进行了诸多重要论述,贯穿于其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总书记所言:"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适当拓展,但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要紧紧扭住这个主题激活和传递正能量。"[1]10一、坚定中国道路:"革命—建设—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