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全敏 《求贤》2010,(9):56-56
怀揣假文凭进白宫 “文凭”像商品一样生产出来,卖给有需要的顾客,在美国已不算新闻.早在2005年.美国调查人员在调查了一家网上销售假文凭的公司后发现,竟有至少135名白宫工作人员曾购买假文凭.这些官员不仅用假文凭骗取高薪职位,连买假文凭的费用都由公款报销。从造假、推广到销售,美国“文凭工厂”已做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仅“文凭工厂”的网站就数以百计。  相似文献   

2.
三歌 《党建文汇》2002,(15):32-33
用“泛滥成灾”来形容当今假文凭的猖獗或许是过分了点,但是,说假文凭正蚕食着人们对文凭含金量的信任是不为过的。如今,一些人没有经过寒窗苦读.轻而易举就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的“文凭腐败”现象,已惊动中南海,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增减的人数多出50万。这意味着至少有50万人可能持有假文凭。有识之士遂建言在刑法中增设“伪学历罪”,冀望以此来惩处使用假文凭者。这样的建言不无道理。因为根据现行刑事立法,只能惩治伪造和贩卖假文凭者,而且还要借助于“伪造单位印章罪”这一罪名来定罪处罚。持有和使用假文凭者,应不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十数年的寒窗苦读才辛苦换来的一张知识证明,  相似文献   

4.
近日广东省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打假行动:全省对各级国家干部的学历和学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让利用假文凭升官晋级者“出局”。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相比,这种打假行动也让人称快。时下,制假、贩假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于是就出现了假文凭、假学位等怪现象。以造假为资本混进干部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者,本来就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群众怎能指望靠造假起家的干部求真务实、造福于民﹖如果听任干部中的造假之风蔓延下去,只会败坏政风、带坏民风。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危害一时,而假冒伪劣干部则可能危害一世。广东这么做了,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和新时期干部任用标准的严格实施,各级党政干部队伍优胜劣汰,“四化”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在干部任用和干部管理工作中尚存疏漏,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乘隙而入,传染给某些干部,他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住位置或提拔重用,不是通过刻苦学习、积极锻炼以提高竞争能力,而是投机取巧,借助舞弊造假,硬往自己身上贴金,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导致一些地方干部队伍“假货”泛滥,人民群众意见极大。假文凭。文凭是文化知识层次的标志,是干…  相似文献   

6.
说“假”     
一个时期以来,“假”字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频繁出现,假烟,假酒,假药,假文凭,假军官……大千世界,不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广袤的乡村,不与“假”字着边的东西几近无有;芸芸众生,不论是财大气粗的大款老板,也不论是居家过活的平常百姓,都是谈假色变,不寒而栗。 上面说的“假”字,是真假的假,也就是造假。造假者着实可恨,他们能把黄泥制成黄豆一般模样掺在好黄豆里滥竽充数,坑害消费者;造假者也着实胆大,他们敢肆无忌惮地满街散发制作假文凭的传单,使一些沽名钓誉者购买假文凭冒充真文凭。造假者也真费尽了心机,他们会将一…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记载,曾子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传不习乎?”老师教导如何去做人做事,自己真正去实践了没有?这里曾子所谈的学问看起来不是专门指“学问”,因为他不仅是指书本知识,而且还指个人修养,指的是如何把儒家的学说变成实际行动,从做人做事体现出来,这可能是最难的。当然,曾子所谓的学问只达到个人的程度还是不够的,应当扩充到社会上、从政上,变成学问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倒好,对过去利用假文凭升官的人,只要主动说清楚,就不再追究责任,是不是太宽宏大量了?就如前不久引起国人巨大愤怒的足球黑哨问题,中国足协也是如此要求,只要主动交待问题,不再追究法律责任,但是却通不过广大群众这一关。在广大群众的“足球不能成为法律盲区”的强烈呼声下,最终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提出法律要介入黑哨问题,追究黑哨的法律责任。现在,干部用假文凭搞腐败,升官晋级,危害之大,千夫所指,却不再追究责任,这说得过去吗?也许是现行法律没有可以适用的条款,但是这不能成为法律的盲区。否则,可能有很多人会…  相似文献   

9.
覃道明 《学习月刊》2012,(21):11-12
功利化读书于普通人而言,可能只是方式和习惯,至多影响个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降低读书所具有的功效。但对于以学问为职业取向的人而言,则就是严肃的学风问题。满足于“轻阅读”、热衷于“浅阅读”、沉迷于“时尚阅读”,是做不出什么好学问的。学术人如此读书,会对社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导向.助长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干部队伍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我们党建设了一支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才使我们党的事业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全国开展“三讲”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之际,认真总结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丰富经验,必将对我们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精神,做好党的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①这句话用简明的语言对中国共产党建设自己…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极少数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冷漠,虚以应付,对一些格调低下、消极颓废甚至有政治错误的书报刊物却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有的爱看武打、凶杀、色情书报,读起来趣味盎然,讲起来眉飞色舞,从中寻求刺激,消磨时光;有的嗜读“官场小说”、“厚黑学问”,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在工作、社交中刻意模仿,悉心领会,  相似文献   

12.
彭增军 《廉政瞭望》2004,(12):45-45
最近由美国国会牵头的调查表明:美国政府雇员中买假文凭现象十分严重,其中包括一些重要部门的高官。这些人不但通过假文凭骗取了高职高薪,而且利用政府部门的合法福利待遇,将买“野鸡”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费用报销。调查结果初步核实:8个部门的28名联邦政府高官揣有假文凭,且用纳税人的钱买了单。  相似文献   

13.
陶诗永 《思考与运用》2006,(12):34-35,5
准确把握“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打牌”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对各级干部来说,除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外,还必须准确把握“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10,(6):35-35
近年来.天津市西青区地税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注重用“三度”建设检验干部.用“四个坚持”规范干部,用“五化要求”提高干部.用“六个一”标准教育干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社会公认的良好氛围,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选人”,始终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履新者的“莺啼初试”,可以折射出选任这些干部时的考量。  相似文献   

16.
儒学是依据“六经”而发明其旨趣的学问,儒家是专门从事这样学问的学者群体。作为儒学研究者的我们与儒家则是同一文化系统中两个不同时代的学者群体,其文化的同一性要求我们继承以“和”(和谐)为标志的儒学思维方式和以“仁”(自由)为标志的儒学价值目标,其时代差异性则要求我们坚持时代所赋予的主体性,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自由人之间的和谐而致力于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同时,儒学研究要成为一种有实际意义的知识创新活动,须有明确的学科导向和知识创新目标,在此前提下做出对一定学科发展有意义的可以被检验的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大中城市建筑物的墙体或公交车站的站牌上,都不时能看到呼某某号办理“文凭”的涂抹。让人感到假文凭市场大有“供求两旺”的势头。虽然有关部门屡屡打击,可是打而不灭。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严肃执纪执法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董克勇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来完成。严肃执纪执...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纪检监察工作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反腐倡廉实践,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五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