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正>胜利油田高培党校外语培训部成立于2003年8月,2013年初重新组建,现有培训师18人。该部肩负着为胜利油田走出去战略输送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先后举办了胜利油田外语拉力赛、中石化青年职工英语风采大赛强化培训、中石化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沙特钻修井项目人员英语培训、石油专业英语培训、国际对外合作储备人才英语培训、国际化经营技能操作人员英语培训、英语口语训练营、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层次、多级别的外语培训,为胜利油田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对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国际化警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警察院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院校交流互访成为常态。学分转换的交流形式要求学生适应全英文教学模式、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交际能力。而申请对外交流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成绩表明,英语听说能力距离对外交流语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了适应出国交流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必要针对警务专业交流学生开展英语听说专项培训。文章分析了申请交流学生的英语测试成绩及主要问题,调研了在国外攻读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突破听说障碍的有效方法并结合交流学习专业的特殊性对听说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集团公司国际石油合作骨干人员岗前英语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了适应石油产业不断国际化的需要,制定了用5年时间,花1亿元,培养1千名对外合作骨干的“511工程”,并将此对外合作骨干人员的培训次序定为“英语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学习”,英语是培训的第一项。 石油管理干部学院、石油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等八所院校,按统一的要求共同承担了国际石油合作骨干人员的英语培训业务。为了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我们对英语培训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我院国际石油合作骨干人员岗前英语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了适应石油产业不断国际化的需要,制定了用5年时间,花1亿元,培养1千名对外合作骨千的"511工程",并将对外合作骨干人员的培训次序定为"英语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学习",英语是培训的第一项。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石油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等八所院校,按统一的要求共同承担了国际石油合作骨干人员的英语培训业务。为了达到理想的培  相似文献   

5.
新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化人才培训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人才培训要加快创新发展,满足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需求,需要对标新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要求,优化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培训组织管理体系,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建立国际化人才培训的有机模块化系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国际业务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国际成功经验和人力资源理论为指导,结合国际业务发展需求开展国际化人才培训,造就一支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支撑国际业务发展的优秀国际化人才队伍。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人才培训,应当有效借鉴知名公司国际人才培训的典型做法,合理地设计本单位的国际化人才培训体系,促进国际人才培训工作不断向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3月16日,BP和中石油设立的伊拉克鲁迈拉在华培训基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与项目财务分析培训班在学院顺利结业。这是学院首次成功中标的国际化培训项目,标志着学院国际化培训进入一个新时代。自2月18日伊拉克石油部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的34名学员陆续抵达我院,短短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四至五个专题的专业培训。通过学习交流,学员们不但了解和掌握了相关专业的前沿理论,深刻体验了中国文化和中石油企业文化,而且更深地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为下一步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大连在不断推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对各行业人才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推出高标准要求。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大连国际化战略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分析视角,以个性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已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转变传统角色,角色定位向国际化和专业化教师转变,并从课堂的主宰转变成为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助者,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大学英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适时修正个人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学习积极寻求角色转型.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提供多种培训和进修机会,优化学习条件,有效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积极促进教师角色转型,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随着胜利油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现,海外市场业务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如何有效和持续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高培党校转变培训方式,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将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远程学习相结合,探索国际化人才拉力赛等培训模式,找到了一条国际化人才"混合式学习"培训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培训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海外市场的开拓急需大量既懂专业、又会外语的人才,但外语一直是其工作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海外工作人员英语培训的效率与效果,就必须加强培训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加强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制定并切实执行有效的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的国际化实践表明,人才的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实现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举措,而自主培训是造就符合企业国际化战略及国际化素质能力(胜任力)要求的人才队伍的重大保障措施。一、国际化人才概念及国际化人才的素质能力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与视野、懂得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公安部首次委托地方公安机关即四川省公安厅单独组建警队赴科索沃执行民事维和任务,省公安厅将此警队培训重任委托于四川警察学院。作为参与此次强化集训特殊任务的英语教师,特将此次民事维和警察培训中英语培训工作要求、背景情况等作一简介,并就所进行的维和警察英语培训提出培训思路和培训内容等思考,强调正确的培训思路是维和警察英语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切合培训目标的培训内容或教材是英语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才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如何让人成为"才",是每个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面对公司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全员培训战略促使人才成长的思路,提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全员培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要健全培训的督导检查、考核激励、结果评价三大体系,要久久为功,循序渐进推进全员培训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技术及语料库分析方法,综述国内外法律英语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梳理历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法律英语研究呈现跨学科属性,国际、国内法律英语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国际法律英语研究呈现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分为法律与语言两个领域,具体包括法律与法律制度、法律语言、法律英语及法律翻译,不同研究热点间连接程度不同。而语言领域是国内法律英语研究的着力点,法律翻译、语言特征及法律英语教学是国内法律英语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结合我国法律英语研究发展现状,建议建立法律英语学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法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6.
管理干部学院的各种培训是中国石油管理人才的“孵化器”,是管理人才成长进步的“加速器”,是增进中石油管理精英之间友谊和合力的“凝聚器”。管理干部学院应将共性培训和个性培训相结合,突出因材施教。培训是孵化器 加速器 凝聚器@陈桂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总经理  相似文献   

17.
人才国际化是率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国际化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动力机制,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是新一轮发展的一项政策选择。江苏人才效能在国内具有一定的领先性,但在国际上的水平还比较低。这表现为人才培训国际化水平不断上升,人才交往国际化初具规模,但人才创新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制造业基地人才紧缺。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需要从三个层次进行深化与推进:一是价值层次,明确人才国际化的科学内涵;二是技术层次,建立人才国际化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制度层次,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进程,营造国外人才的生态栖息地,拓宽国际化人才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公务员培训时间紧、任务重,除了需要压缩英语培训时间以外,更需要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影响公务员英语培训有效性的因素有教学因素、学习因素和环境因素。针对各因素,对提高公务员英语培训有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四大举措"是贯彻十八大精神、促进集团发展的重大举措 周吉平董事长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人才强企、管理提升"四大举措,推进"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全力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石油,努力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这是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5月15日、16日,集团公司国际化人才“千人培训工程”第3期培训班在学院进行了为期2天的防恐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