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说来容易做来难。各界专家纷纷献计献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泰岩副院长近日指出,扩大内需要注重从提升中下收入居民的收入入手。黄泰岩说,随着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富人已不再是消费的主体,真正需要消费的是钱囊不丰的穷人。因此,收入差距的调整应该是扩大消费的一种非常重要手段。今后政策上的重要基本点之一就是如何提升中下收入居民收入,要在社会保障、工资增加等方面向他们倾斜。去年增加工资后的良好市场反映便是例证。他还指出,各级政府部门要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收入差距拉大会导致社…  相似文献   

2.
中央《建议》把限制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列为“在未来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它何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肆虐?我们该如何调节和限制它? 一、社会分配差距拉大和进一步悬殊的表现 目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进一步悬殊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表现在: 其一,地区收入差距悬殊。我国省际间的最高平均工资与最低平均工资之比,1985年为1.98:1(广东:安徽),1990年为1.63:1(广东:江西),1994年为2.18:1(上海:江西)。个别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郭振宗 《理论月刊》2003,(11):149-1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拉大的趋势,不仅表现为总体收入差距拉大,而且表现为东西地区、城乡居民、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收入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初始条件不同;体制外收入膨胀;体制、制度与政策安排的不公平、不合理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能力;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打击遏制非法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对垄断行业工资争议颇多,这是因为——我国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已超过4.88倍,并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而国际上公认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崔铁宁 《北京观察》2015,(10):42-43
<正>21世纪全球有10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困扰。中国卫生部提出,全国范围内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7%。我国人口众多,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社会问题对人心理冲击也越来越强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当个体应对问题的能力下降,得不到社会性支持,又不能得到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拉大。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不足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最直接的原因。从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因素分析入手,寻找解决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对策,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主要途径。一、东西部地区差距现状及原因分析(一)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现状我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阶梯形差异,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从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看,第二、三产业单位…  相似文献   

7.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大幅增加工资的结果,既没有导致内需的增加,也没有缩小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经济增长、就业与工资之间的关系重新作出理性思考。基于工资率决定要素的分析,借鉴国际社会基本经验,充分检讨中国目前与就业和收入相关的经济政策,尤其是中国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可以推论,试图以提高工资来刺激内需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应当依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加以调整,而不能采用单一的收入再分配的做法。真正能够有效增加广大民众收入的做法只能是通过发展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知识教育)来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真正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只能是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全国职工工资增势放缓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工资差距继续拉大本刊讯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信息:今年1—6月累计,全国发放职工工资33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比一季度增长31.7%的速度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单位工资为2624.5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以民族地区为主体的西部地区,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很快。可是,东西部的差距却呈现出拉大的趋势,引起了西部的震惊。1995年在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许多代表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位于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说:“东西部差距的拉大,令社会关注。”《人民日报)1995年3月16日第五版)但有的人对东西部差距的拉大不以为然,认为目前不需要急于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是否符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二是东西部差距的拉大与现行政策上的…  相似文献   

10.
调查:为了解职工对自己工资满意度及对垄断行业工资的看法,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以网上问卷调查为主,电话采访调查为辅。调查设置的问题为“你对当前工资状况满意吗”、“您觉得现在哪个行业内的工资差距最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因素分析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形式的打破 ,“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落实。我国目前客观上存在着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拉大、贫富过分悬殊。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拉大、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抑制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指出,现今收入差距拉大了,有人认为这是贪官污吏、投机倒把、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等原因造成的。这些情况固然存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经济方面:一是市场改革中参加分配的生产要素增加了。现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土地等,不同人占有的要素不~样多,收入就不一样。二是人的资本投资不同了。过去我们的学习费用都是由政府负担,所以学历高低在工资上差距不大。现在除了义务教育外,高中、大学、研究生,还有临时培训、短期培训等费用都由个人和家庭负担,因此这种投资所得到的成果也主要由个人来享有。  相似文献   

13.
一、贫富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却没有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贫富差距有所拉大。主要表现是:一是个人差距拉大。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已超过1  相似文献   

14.
<正> 收入增长加快,差距拉大 199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收入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下半年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实行的收入增长政策,包括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由于这次增加工资的幅度大,涉及面广,对居民  相似文献   

15.
张志  许善达  吴敬琏  樊纲  易纲 《小康》2006,(8):38-41
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令人担忧。是市场化直接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吗?体制问题在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让收入分配差距不变成“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6.
杨睿  文春晖 《湖湘论坛》2006,19(5):54-57
消费不足、城乡消费差距拉大,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运用卡莱斯基方程分析经济增长与消费的相关关系,实证对比分析城乡消费拉动社会总消费与城乡消费对GDP贡献率等,可以得出结论:农村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效率带来巨大损失,我国总体消费不足、城乡消费差距拉大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启动农村消费需求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8,(2):33-33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权益的有关法律与规定,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要看到,目前.我省企业收入分配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二是部分垄断行业与传统产业职工收入差距拉大。三是普通职工工资增长明显低于管理层收入增长。四是劳动定额缺乏指导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王少阶  蔡玲 《世纪行》2006,(3):15-15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收入分配差距集中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等方面)。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光他们的住房公积金就是我工资的3倍,太不可思议了。”在北京一家民营单位从事行政工作的马青当听说有的外企员工的住房公积金高达五、六千元时,表示出极度的惊诧。分配差距拉大也有住房公积金的“一份”?人们的疑虑不禁投向住房公积金制度。1994年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上  相似文献   

20.
汉川县委组织部强化亏损企业党建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后,机关干部与部分企业职工收入差距拉大,尤其亏损企业工资发不出,职工心理失衡,增添了不安定因素。按照中央"保持稳定"的大政方针,中共湖北省汉川县委组织部采取得力措施,强化亏损企业党建工作,收到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