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趋势弱化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缺失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突出问题。在解决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时,高校在价值选择与现实冲突的夹缝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自身的内在精神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社会人文精神回溯的前提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构是时代呼唤。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考察,汲取其中之优点,提出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凤宁 《法制与社会》2012,(30):228-229,231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宪法学作为保障人权的法律,拥有丰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宪法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教育的功能,是法学高校教育工作者理应担负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自我目标意向缺失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目标意向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明显地存在着自我目标意向缺失的现象。这主要是由社会、教育和个体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为了进一步改善这一状况需采取一系列心理策略,惟其如此,方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自我目标意向,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晶  梁小洁 《法制与社会》2012,(30):179-180,185
现如今的高校生活中,无信仰、信仰模糊、多元化信仰共存等状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引导和规范下,我国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浅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提倡思想教育者对于该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提出:以学生为本,采取多样信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党员思想觉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理论宣传力等多种教育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树立与弘扬。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犯罪事件逐年上升,所以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而就如何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学的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与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开展讨论,提出法律意识和模式的重新构建,给学术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代表,影响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可是在当代中国人创造自己内在文化和接受西方思想时,总是夹杂着自卑媚洋的心理,而且在现代化进程中只要出现一点点的问题都归咎于封建落后的儒家思想,反思这种观点,儒学何以不陨落。目前出现的问题,足以敲响人类信仰危机的警钟,经济的本质是精神,所以有必要重建信仰。  相似文献   

8.
浅析大学生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思想开放、洞察力敏锐、影响力强的社会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应该具备健康的人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人格方面的探析,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另一方面有利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李富  李鸣 《法制与经济》2008,(6):104-105,107
大学生是思想开放、洞察力敏锐、影响力强的社会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应该具备健康的人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人格方面的探析,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另一方面有利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陈怡西 《法制与社会》2011,(24):184-185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查找诚信缺失的内因和外因,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显得日益重要。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背景下,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一手抓道德教育,诚信立人;一手抓制度管理,健全机制,务求使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的误区是对认知性道德教育的过分强调,而忽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在对现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缺失的分析基础上,主张在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教育手段的情感化,其目的也在于呼唤一种合乎道德本性的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的法治社会。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人才,他们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法治进程,我们认为决定法律素质的关键因素应该是法信仰,本文借助调查问卷来了解当前大学生法信仰的现状,进而对影响当代大学生法信仰生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违背生命伦理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势在必行。应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生命伦理教育与大学生自身的生命伦理修养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法律的本质归属和精神家园、是维系法律信仰的动力支撑、也是法治国家的终极价值追求。法律人文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建构是立足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高度。法治国家的实质标准在于人民大众是否形成了对法律的虔诚信仰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法律的信仰成为推行法治的动力支撑。而法律信仰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文精神的兴起。因此,建构法律的人文精神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建构法律人文精神,我们要注重本土文化精神,反对完全西化;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反对急功近利的法治热情。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生态学特征,并从构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法律知识、法律评价、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等五个基本生态要素分析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生态的现实危机及其缺失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研究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本文在透视高校研究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基础上,简要的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文精神的发展观 ,意味着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的解放。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的确立 ,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供了新的动力与压力。人文精神的落实要求在刑事诉讼中做到“以人为本” ,保障诉讼参与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当借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契机 ,将体现人文精神的诉讼观通过刑事诉讼法规范下来 ,使我们的刑事司法更趋理性、合理和文明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迅速的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我国当前经济大同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体现出法律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未来国家进步的主要动力,法律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整体状态良好,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本文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表现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育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9.
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本文探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具体表现,并浅析原因及法律信仰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如果以人文精神衡量教育,价值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生命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生命的价值、智力教育即尊重和实现头脑的价值和灵魂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灵魂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通过教育应该培养健康的、善良的生命,培养活泼的、智慧的头脑,培养丰富的高贵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