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利民 《创造》2001,(4):45-45
2001年2月4日至8日,新平县顺利承办了中国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省政府新闻办、省社科院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协办单位有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外事办、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云南省图书馆、玉溪市文化局等12个单位。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国内外代表共130人。其中外国代表67人,他们分别来自泰国、日本、美国、波兰、法国、越南;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代表3人,国内代表60人。在国外专家学者中,有来自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总干事科欣斯基教授、有泰国皇家研究院院长纳容博士、波兰国家考…  相似文献   

2.
一、哈尼族社会二元管理结构的历史文化积淀 哈尼族是国际性民族,分布在中国云南及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北部山区.其中,中国哈尼族人口有14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滇南哀牢山区.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跳跃式的,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封建领主制的社会政治结构以跨越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凌驾于哈尼族氏族部落的社会之上.但是,哈尼族社会即便进入了封建社会,氏族社会结构和政治关系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存在.直到今天,哈尼族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但节日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作为民族历史发展脉络的载体之一,哈尼族氏族社会的政治关系依然从中顽强地再现出来.今普遍存在于哈尼族社会的民间组织--咪谷与莫批,是哈尼族氏族社会政治关系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亚洲研究学会以及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1994年1月21日至23日,主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有60名各国著名学者前往参加。这是新加坡有史以来由民间团体主办的最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也是第一个同时以双语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著名的海外华人研究学者王赓武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将在第一天的研讨会上作主题演讲。欧美、澳洲、日本、中国大陆、台湾、东盟国家以及本地的学者将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研讨会讨论的课题包括东南亚华人经济、东南亚华人对中国投资、东南亚华社的变迁、宗乡会馆、民间宗教信仰与民俗,以及华人文学等。研讨会结束后,主办当局将把参加学者所提呈的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少萍 《思想战线》2004,30(6):139-140
20 0 4年 8月 19~ 2 1日 ,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以及云龙县政府合办的“中西部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学术研讨会 ,在云南省云龙县召开。这次会议主题是 :中西部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抢救、保护、整理与开发。来自中国、日本、泰国的 9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除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外 ,代表们还考察了云南历史文化名村诺邓村、宝丰古镇及民国名人董泽故居、天然太极图等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景观 ,观赏了云龙山地民族歌舞及服饰展演。会议期间 ,还安排了关于云龙历史文…  相似文献   

5.
我有幸作为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李子贤教授与(日本)丽泽大学东南亚研究会欠端实教授共同研究课题组的成员,参加了先后四次总计50余日的云南哈尼族调查。我分担的课题是哈尼族今日习俗之文化地理考察,在此略述一端。 具体调查对象是散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县境内的哈尼族山寨。 一九七六年以前,我无法得到上述地区的地理资料、地势图以及参考文献之类的考察资料,只能依据中国学者了解到的神话、民族学资料文献和实地调查记录、摄影胶片等进行研究。在下面的论述中,A代表西双版纳地区,B代表墨江、红河地区。本文只是以调查记录为依据的概括论述,有关民族的空间认识、农业空间的选择掌握及对民居的民俗学解释等将留待日后论述。  相似文献   

6.
简讯     
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国际研讨会”于9月12日至19日在昆明、丽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把云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推向世界,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会议代表165人,分别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会议围绕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在丽江大研镇下束河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民居、民俗及民族文化保护示范社区。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出土20周年,由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98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21日至22日在湖北省随州召开。国内50多名历史学者、考古、音乐专家以及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家、歌唱家参加了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考古协会主席希特曼女士向研讨会发来了贺电。这次研讨会是继1988年第一次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学术盛会。研讨会围绕“拓展编钟文化的内涵,加快随州名城建设”这一主题,深人探讨了编钟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内在的统一性,编钟文化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社会学、刑罚与罪犯教养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分部联合,于3月2日至4日在公安大学召开了警察管理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共120人。其中有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院长德伯拉。威尔逊教授率领的5人代表团、法国巴黎犯罪研究所所长多蒙特教授、香港警务署副署长卢美成先生分别率领的4人代表团和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和警察院校的同志110人。国内代表中,不仅有专门从事警察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还有从事警察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研讨会的主题是“21世纪初警察管理科学展望”,国内外代表向大会提交论文23篇,有21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2月2日,惊悉恩师汪宁生先生长辞人世,闻此噩耗,我不禁潸然泪下。记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汪宁生先生是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国际考古学界的知名学者,云南20世纪学术界的杰出代表之一。长期从事云南民族历史的考古、田野调查及系统研究,是我国民族考古学奠基人,民族文化人类学代表和中国考古人类学、先秦史学学科带头人,曾获美国著名的卢氏基金及挪威人文科学基金会奖。先后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讲学,介绍云南民族文化,著作达400余万字,培养了大批云南本土民族理论历史研究人员,奠定了云南民族人文学科的基础,是云南民族现代人文历史研究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拓荒者,为提高云南民族历史、考古、人文学科学术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哈尼族文化研究的发展,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增进各国学者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促进哈尼族地区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加快哈尼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的会议得到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云南省民委和红河州、个旧市、元阳县、建水县等各级领导机关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响  相似文献   

11.
1994年3月15至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越南全同委员会在河内召开了“关于保护和促进越南少数民族无形文化财产继承的国际专家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60多人,其中国际代表22位,他们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荷兰、匈牙利、日本、中国、香港、泰国、老挝、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是人类学、语言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民间传统建筑学、民族博物学、民族造型文化学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这次会议的宗旨在于帮助越南政府制订一项有关保护越南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国家计划。越南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总理…  相似文献   

12.
杜雁 《今日海南》2005,(3):42-43
2004年12月17日晚,泰国海南会馆理事长、第五届世界海南青少年冬令营泰国代表团名誉团长陈修炳先生,以个人名义在海口和友海鲜饭店宴请了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和中国海南6个国家和地区的117名海南籍青少年朋友,以及本届冬令营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的代表。在晚宴上,看到海内外年轻一代欢聚一起,亲身感受故乡海南的热情和美丽,了解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时,陈修炳先生激动地说:“在我的一生中,除了结婚那一天,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1932年,陈修炳出生于泰国大城府的一个华人家庭里。他的父亲陈庆椿是中国海南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弘扬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哈尼族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强与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经上级有关领导部门批准,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主办,玉溪行署民委、蒙自师专、元阳罐头厂协办的“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1993年2月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个旧市及建水县举行。  相似文献   

14.
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一场瑞雪将北京变成了银白的世界。正是此时,来自海峡两岸的对名学者(其中台湾学者15人),相聚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了“台湾作家吕赫著作品学术研讨会”1月15日上午九时,研讨会在民族饭店11层会议室热烈而隆重地举行了开幕式。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在致词中介绍说:此次“研讨会首先是由来自岛内的学者提出倡议,而后得到祖国大陆学者积极响应,经过10个月的筹备,终于顺利召开。”他在预祝研讨会成功的同时还给各位学者、来宾拜早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到会并发言说:“聚会在北京研讨台湾文坛前辈吕赫若…  相似文献   

15.
橡胶种植业被勐腊县国防村哈尼族所接受并最终发展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国防村村民能够顺利跨境进入老挝坝枯村种植橡胶,与中老两国共同发展边境地区的愿望,老挝政府推行"替代种植"政策以及两国边民同属哈尼族阿卡人而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等因素有关。随着村民土地产权意识的不断加强,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土地边界逐渐清晰,边境线也开始在两村村民的心里被建构起来。两村阿卡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观念也相应的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6.
沈刚 《探索与争鸣》2006,(10):42-43
公元1至6世纪的中国北方,是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重要区域,也是发生民族融和的主要地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学术背景下,由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于2006年8月4日—6日在长春共同主办了“1至6世纪中国北方社会·民族·边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日本的近5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现综述如下。关于中国早期民族问题的研究1—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各个边疆部族的起源、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交往以及各个民族的发展进程都是学者们…  相似文献   

17.
联合月报     
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举行本刊讯4月26日至28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政协办公厅、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洛阳市政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洛阳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4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港澳台侨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18.
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审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哈尼族梯田文化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梯田作为祖先的遗产,是中国梯田的优秀代表、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它不仅是哈尼族和当地其他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还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需要传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应“清迈山地民族研究院”的邀请,中国瑶族学者代表团一行17人,于1993年12月5日至12日,前往泰国北部城市清迈参加第四届国际瑶族研究讨论会。本次会议是由泰国清迈山地民族研究院和国际瑶族研究协会共同主办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瑶族的文学与宗教——现代宗教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我们下榻在古色古香、很具泰国建筑风格的普康姆宾馆,会议也在这里举行。参加会议的5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国、泰国、美国、法国、日本、老挝、澳大利亚等国家,共向大会提交了3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瑶族的宗教与语言文字、婚姻、丧葬、迁徙、生育观念等方…  相似文献   

20.
哈尼族简介     
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2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哀牢山、无量山的红河、思茅等地州。墨江是哈尼族主要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全县哈尼族人口21万人,占全省哈尼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学者研究认为,哈尼族与彝、拉祜族等同源于我国西北古代的氐羌游牧部落,学术界还有“土著”和“东来”两种观点,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自己的文字,流传在人们口头的民间文学,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57年创制了一套本民族文字方案,目前在红河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