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总量的猛增以及包分配概念的打破,毕业生在单位或者区域间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在相对严峻的形势面前,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但是,当前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道路上还存在三道“关口”,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谢涛 《人民政坛》2007,(4):43-43
建设部对2007年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作出新部署,今年将依法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同时,公积金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富裕人群“超标”缴纳公积金则须纳税。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15):4-4
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通知》指出,《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大恩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杭州市人事局根据杭州市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和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对七类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年限的免费人事代理:一是对本地生源未就业的毕业生,由两年内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调整为三年内免费;二是对本地生源出国留学的学生,两年内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丁莉婷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2024,(5):102-109+101
成家与立业是青年人生发展的两件“大事”,也是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对于面临就业选择的大学生而言,对亲密关系的规划已成为影响就业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对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择业心态与择业实践产生了新的影响。研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深入访谈,探析青年大学生在面临个人发展利益诉求与亲密关系集体利益冲突时的择业实践与行动逻辑。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亲密度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受到关系承诺度的调节作用。在“高亲密度-高承诺度”“低亲密度-低承诺度”“低亲密度-高承诺度”三类不同的关系形态和各自特有的互动模式下,青年人面临不一样的压力和挑战。除了个体层面的深入反思和综合权衡之外,学校、国家和社会可以从生涯发展辅导、就业服务、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社会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助力青年人突破亲密关系与职业选择的冲突困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在教育体制、高校运行机制和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实现从旧体制的单项改造到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转型,从多方面入手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沈琳 《浙江人事》2009,(8):44-45
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人事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实施“123”工程,为大学生来江干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8年起,区人事局先后组织400余家企业以招聘会为平台,引进1500余名各类高校毕业生来江于区创业。积极鼓励协助区内11家企业建立市级“大学生实训基地”,同时在浙江赛博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并成功引进大学生创业企业80余家。一大批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过孵化扶植,实现了成功创业的梦想。此外,江干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方长春 《人民论坛》2022,(16):68-71
硕博士下基层求职与县域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这一看似“双向奔赴”的现象引起媒体热议。“双向奔赴”既是县域发展的现实和迫切需求,也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性、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以及当前就业形势下的个体理性有关。而“双向奔赴”能否有效地“修成正果”,既依赖于县域层面精准选才、精准用才,更依赖于从长远的角度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规模进行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毕业季的结束,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陆续落下帷幕,许多城市在8月底开始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本报记者近日展开的对珠三角二、三线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过去曾被高校学子向往的大都市,在近几年的就业选择中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魅力,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更多回归到生源地工作就业。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3,(7):45-45
6月17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与10所高校千名学生代表围绕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交流。据尹蔚民介绍,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朱卫国 《群众》2013,(10):76-77
今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这一背景下,我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压力不减。  相似文献   

12.
眼下又到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节骨眼"上。这场每年必演的就业"大戏",紧伴着就业压力的加剧,总免不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也少不了"毕业即失业"的诸般无奈。面对"漫漫求职路",奔战于各个招聘台前的、拥有大中专学历及以上的应届生和年轻人希望自己寻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对发展机遇、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行业前景、户口与编制有着怎样的期许?而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看着他们精心准备的求职简历,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又该以怎样的"标尺"与"态度"去选择适合之才?  相似文献   

13.
随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就业大军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私营业主等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这些群体的住房需求十分突出。大中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买不起房,就先租房,特别是对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住户而言,似乎再合理不过了。然而,住房公积  相似文献   

14.
贺敏 《今日海南》2005,(9):26-27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 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业奔基层,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却是个颇费踌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3,(7):44-44
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再加上近两三年以来沉积的500多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因而,即便保守估计,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将高达千万人。尤其是最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众多中小型企业倒闭、破产,各大知名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降薪、裁员,使得就业市场雪上加霜。那些依旧"迎风而立"的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放缓,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负面影响已经初显端倪,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担忧不已。总的来说,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年景"。  相似文献   

17.
近日,吉林省召开了“强化基层就业百日攻坚战”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申奉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钱斌  童铁江 《浙江人事》2009,(12):32-33
今年以来,杭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推进“九大计划”和“一大平台”为工作重点,以实训促就业和创业带就业为工作主线,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8.7万余个,接收高校毕业生5.9万余名,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单从数字来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确实"压力山大"。事实上,自2003年起由于高校扩招,使得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但经多方联合化解,最后  相似文献   

20.
林海 《今日海南》2005,(9):26-26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 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业奔基层,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却是个颇费踌躇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