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保:2011年6月14日,某公司打浆工陈锋于工作期间在禁烟区内吸烟,被他人发现。该公司认为。室外吸烟亭系公司唯一指定的吸烟场所,并告知了所有员工。该公司员工手册也规定,员工在禁烟区吸烟的,或把易燃物料带入公司,或在公司或工厂任何区域丢弃燃烧物.被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将依法解除与该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陈锋已签收了此员工手册。6月17日,该公司向陈锋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北京市启动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倒计时宣传活动。"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也正式上线,市民不仅可以了解戒烟知识和戒烟案例,还可以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范围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也对吸烟多加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等。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这是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在该条例的宣传中,运用新媒体推行政  相似文献   

3.
“吸烟有害健康”,在今天已是常识,这个常识被印在了所有的香烟盒上。但是这只是几十年来的发现,在那之前,人们不仅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甚至还认为吸烟有益健康。  相似文献   

4.
吸烟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即污染空气。由于空气是共有产权,所以在公共场所(如会议室内)允许吸烟还是不允许吸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很难说清。若允许吸烟,侵犯了不吸烟者的利益;若不允许吸烟又侵犯了吸烟者的利益(尽管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烟者认为,吸烟带来的满足程度超过了损害健康的成本)。因此,在空气产权共有的前提下,允许吸烟与不允许吸烟都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在两种情况下能够增加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又不损害另一部分人利益的状况已不存在。 若要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其方法之一是重新界定空气的产权。如可以将空气清洁的产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的吸烟预防被描述成当今世界非传染性疾病最大且惟一的预防问题。在中国,有3.2亿的吸烟人口,相当于发达国家的总和,三分之二的人25年来天天吸烟,并且其中只有极少数人成功戒烟。因此,青少年的预防吸烟问题是公共健康项目的关键目标。现今对中国青少年吸烟行为和态度的研究非常的有限,特别是那些对教育计划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获得有关信息来指导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青少年预防吸烟计划。这项研究包括浙江省的三个不同地区:杭州(城市)、萧山(富裕农村)和淳安(贫困农村)。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23)
正控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全球话题,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展开不同的控烟"攻势",其中尤为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让"吸烟有害"显得触目惊心在新加坡,不吸烟是国民守则,政策规定,学校不录取吸烟的学生,汽车司机吸烟也要被吊销驾驶执照;在荷兰,在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设施中严禁吸烟,80多万人发誓在2004年戒烟;匈牙利吸烟者必须交纳"吸烟税",征集的税金全部作消防用;沙特阿拉伯政府成立了反吸烟委员会,规定今后凡尼古丁超过一毫克的香烟不准进口……控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全球话题。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相似文献   

7.
问:条例对控制吸烟工作的监督执法主体作了哪些规定? 答:从近两年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控制吸烟立法来看,执法主体多数由卫生部门单一执法转变为多部门齐抓共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条例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的健康促进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控制吸烟工作,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笔者在家门口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群小学生叼着烟卷,聚在一起闲聊,他们吸烟的神态都很自然,让人一看便知个个是“老”烟民,这种“烟民”低龄化现象实在令人忧虑。吸烟危害健康,这一事实,几乎被所有的人所承认,但为什么会出现青少年吸烟现象呢?据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总觉得很多成年人都吸烟,身体照样健康;二是很多青少年认为吸烟有“派”,具有男子汉风度;三是“小烟民”慷慨赠烟,总抽“伸手牌”不免寒碜,于是自己也买烟,赠给别人,一来二去,烟瘾渐深,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烟民”。青少年吸烟,不仅…  相似文献   

9.
徐华 《人民政坛》2010,(7):34-34
<正>今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被外界视为上海打造"无烟世博"的法律基础。但是,三个多月来,据媒体报道,上海世博会离"无烟世博"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世博园区内,吸烟者随处可见。有的游客就在"禁止吸烟"的牌子下  相似文献   

10.
旅客列车是流动的公共场所,乘客多,空间小,通风条件差。在列车上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和吸烟,会造成严重污染,对旅客健康危害很大。为了改变上述陋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特作如下规定,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实行。一、在旅客列车上,禁止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和在不吸烟车厢内吸烟。二、对随地吐痰者,要进行批评教育,令其擦净痰迹,并罚款五角。对乱扔脏物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9,(11):7-7
近日,《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提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一审。条例规定,医院室内区域、幼儿园、中小学、公交工具等多个公共场所被列为禁烟范围,在禁烟区域吸烟可处50元罚款,向未成年人和呈明显怀孕状况的妇女售烟的,可处1000元罚款。  相似文献   

12.
报载:今年4月1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与在汉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时吸烟,被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梅芳同志当即劝阻说:"请委员长别吸烟,我们武汉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倪志福同志马上掐烟,笑着说:"事先不知道,对不起。"表示愿按武汉市地方法规认罚。原来,会场服务员不知武汉的禁烟规定,在会议桌上摆了烟灰缸,外来客人也就以为可以抽了。看了这篇报道,真叫人高兴。  相似文献   

13.
“南昌百盛禁止残疾人入内”事件回顾 2009年10月8日,一位乘坐轮椅的顾客被保安阻拦在南昌百盛门口,保安称,商场有规定,坐轮椅的残疾人不能进入商场。顾客看到商场玻璃大门上张贴的禁止标志中,“轮椅标志”和“宠物”、“吸烟”以及疑似“盲人禁行”等放在一起。据这位百盛商场保安称,无论是否有看护人的照顾,商场均拒绝坐轮椅的残疾人及盲人进入商场。禁行的理由是担心商场内设施损坏以及出于对残疾人安全考虑。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2年在某大学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建立了大学生吸烟风险认知的路径分析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吸烟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吸烟网络规模对大学生的吸烟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而大学生个人的冒险性格特征对其吸烟风险认知没有影响;吸烟网络规模对吸烟风险认知的影响不是独立的,吸烟益处认知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吸烟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所具有的情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上接总第322期)戒烟限酒一、吸烟危害健康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结论。进入21世纪,关于吸烟危害健康新的科学证据仍不断地被揭示出来。控制吸烟,包括防止吸烟和促使吸烟者戒烟,已经成为人群疾病预防和个体保健的最重要与可行的措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据调查,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吸烟可以成瘾,称为烟草依赖。  相似文献   

16.
如果问一个要到新加坡去的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他一定会回答:不能随便丢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不然会被罚款。似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新加坡的这些规定。事实的确如此,乱丢垃圾罚1000新元,随地吐痰最高可罚1000新元;在公共场所吸烟罚款500新元。这些都有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1994,(3)
为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吸烟有害”的号召,许多国家都在香烟盒上印有警语,劝阻吸烟者少吸烟或不吸烟。 中国:吸烟有害健康 香港:香港政府忠告市民;吸烟危害您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一条消息深深刺痛了我。2012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著名斯诺克球手奥沙利文被淘汰,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奥沙利文叼着烟卷、弹烟灰、甚至吐起了烟圈,没有任何顾忌。被问及在禁烟场所吸烟的原因,奥沙利文说:"在中国,我好像可以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19.
如何戒烟     
不管你吸烟有多久,当你停止吸烟时,几乎所有与吸烟有关的健康危险都减低了.例如,你得心脏病的机率会急速下降.经过5年不吸烟之后,易患与吸烟有关疾病而早死的危险,几乎减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20.
代山 《人民政坛》2014,(12):37-37
<正>新加坡于1970年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反吸烟法》,严格禁止在公共场所(影剧院、电梯、公交车)吸烟。1986年12月1日将"不吸烟"列入国民守则,并建立了统筹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控烟法规和控烟措施的实施情况。2005年重新颁布的《国家吸烟控制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和有屋顶的地方吸烟,禁止在任何开放冷气的场所吸烟,违者罚款500新元,在公共场所扔一个烟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