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有很多员工在上班时间发生打架事件导致伤残后,要求认定工伤。而用人单位往往以员工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不予认定,和劳动者发生纠纷。经过劳动仲裁,甚至经过诉讼,但最终却情况各异。劳动者因打架受伤到底应不应该算工伤呢?国务院令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是目前我们国家调整关于工伤法律关系的行政法规,可以说是处理工伤纠纷的最权威的法律依据。因此,是不是工伤,《工伤保险条例》说了算。我们首先看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规定: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  相似文献   

2.
钱宏翔 《民主与法制》2013,(23):60-61,37
上下班时走哪条路,职工有选择权吗?迟到早退违反劳动纪律的,算不算上下班?“上下班途中”到底指的是固定的时间和最近的唯一路线。还是合理的时问和路线?而多长时间、什么样的路线才算是合理的时问和路线呢?发生在江苏省镇江市的一起因早退职工遭遇车祸引发的工伤认定纠纷案。因直指当前工伤认定中最模糊最受非议的角落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女儿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古稀老母为其申请工伤死亡时,由于劳动保障部门和法院均认为火车不是机动车,导致两次行政认定,法院一审、二审、两次再审,四次判决均全部驳回工伤认定申请。"火车不是机动车?"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偏偏不信这个邪,坚持不停地申诉,历经5年多终于艰难讨回公道。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14,(4):49
正问:某食品厂员工在工作时违规操作机器,右手被绞伤,经医院诊断为右中指末节完全离断伤。该员工‘是否应认定为工伤?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只有职工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而伤亡,或者因醉酒导致伤亡,或者自残自杀伤亡的,才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和相  相似文献   

5.
工伤认定作为一种行政确认行为,决定了用人单位与受伤职工(或家属)对其认定结论具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近年来,随着工伤案件的与日俱增,工伤诉讼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这让原本应立即获得工伤赔偿的职工被诉讼所累迟迟无法得到应有的救济。从政策出台、司法保障、政企联动、社保扩面等方面加大力度,能有效降低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诉讼纠纷,让工伤职工在尽早获得相应医疗救治的同时获得经济上的补偿。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但是,由于此类事故情形异常复杂,在实践中一直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的难点。在此类工伤认定中,把握"上下班途中"和"机动车事故"两个因素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7.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律的直接任务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已发布实施,这是第三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这部法律有关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规定,会愈加丰富和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的规定是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基本依据:“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违反治安…  相似文献   

8.
论工伤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工伤认定程序中存在工伤认定机构设置欠当、工伤认定申请期限规定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工伤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应本着程序公正、程序效益的价值要求,对分配工伤认定权限、引入时效中止和延长制度、增设听证程序等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和工伤制度设置目的。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7,(11):38-38
我是一个个体木工厂的工人.2007年3月在用电锯锯木头时,不慎被锯去了两个指头,2007年5月厂子被老板申请注销。注销前,厂子没有为我进行工伤认定,现厂子注销了,我还可否申请工伤认定,追要工伤待遇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伤认定过程中经常遇到关键事实无法查清或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相冲突的情况,但由于我国尚未设置工伤认定证据证明标准,导致在实务工作中引发各种争议和纠纷。文章分析了工伤认定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的理论研究情况及实务中工伤认定证明标准的采用情况,并就工伤认定的证据证明标准的立法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工伤救济制度实行"双轨制",采取行政权为主导的工伤认定模式,立法上不统一导致法律适用产生歧义,且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存在工伤救济程序繁琐和冗长,工伤救济被异化,"私了"现象严重,工伤认定标准不统一,便于用人单位逃避责任,工伤超期申请现象大量存在等问题。重新架构我国工伤救济制度,不仅在主法层面存在必要性、紧迫性,而且在理论层面也存在可能性、现实性。建议工伤救济程序实行"单轨制",有条件赋予法院直接认定工伤的权力,进一步完善工伤救济配套制度和工伤待遇先行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1,(1):27-28
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第三条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13.
职工受了事故伤害,究竟能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如果认定为工伤,企业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由于一些企业对工伤认定存在种种误区,一旦发生工伤,往往采取推诿回避的态度,试图逃脱责任,使受伤职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实,如果事先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诸如缴纳工伤保险费等,即便发生工伤,企业也不会承担超出自身责任的额外费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工伤认定是关系社会和谐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一旦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其权益的实现路径为: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待遇。其中,劳动关系是前提,没有劳动关系就不能进行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农民工工伤认定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在确认劳动关系时,要依据形式标志和实质标志进行判断;要根据劳动关系争议性质配置劳动关系确认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5,(8):81-81
编辑老师; 我有一位朋友贾某,男,2014年3月18日被工作单位辞退,同年3月20日申请的职业病体检,同年6月13日申请的职业病诊断,9月30日确诊,同年11月15日被认定为工伤。贾某曾就职单位在确诊后什么也不管,不给治疗,也不给工伤待遇,贾某很想知道因为现在没有了劳动关系,如果申请仲裁工伤待遇会有风险吗?工伤认定的条件都有哪些?贾某已经被认定的工伤符合法律规定吗?  相似文献   

16.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为了单位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依法应负治安违法责任的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单位本身,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不应成为与单位并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体。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多种形式,其涵盖范围较大。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可分为两种:一是采"单罚制",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二是采"两罚制",既处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处罚单位本身。  相似文献   

17.
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刘刚因工受伤迟迟得不到工伤认定,被迫病退,被认定工伤后却不能完全享受工伤待遇,又被迫走上了漫长的维权路。2009年8月3日,59岁的他终于在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领到了28万元的补偿款。至此,这起22年的工伤维权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8.
《政协天地》2012,(7):29-29
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伤保险领域偏重工伤补偿,轻视工伤预防和康复功能,致使大部分企业和职工以为拿到保险金就完事了,造成大量农民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给家庭雪上加霜,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建议缩短工伤认定周期,对工伤危重病人建立绿色通道,让救命钱尽快到达病人手中。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前几天,我穿拖鞋上班时滑倒受伤。我要求申报工伤时.公司领导说我违反安全规定.不属于工伤。请问.我这种情况属于工伤吗?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1,(2):2-2
日前,人社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伤认定办法》。 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旧办法则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