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卫中国同盟1937年7月7日,日军大举侵华,中国的抗战开始了。当年上海陷落后,宋庆龄于12月份撤到香港,以香港为基地工作了四年。由于香港不在国民党的控制之下,宋庆龄得以同国内的抗日前线及抗日组织保持联系,也可以和外国朋友相互往来,十分有利于“保卫中国同盟’,的活动。该同盟一方面募集医疗及其他物资,一方面宣传崛起的中国抗战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区,他们收复了被国民党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9)
正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首战告捷,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接着,八路军三个师又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忻口战役,相继取得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胜利。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使许多人由此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是有能力战胜敌人的。  相似文献   

3.
彭剑 《长白学刊》2006,(3):93-95
1937年12月13日,中国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在此之前,从12月9日到12日,负责保卫南京的唐生智曾试图利用外国侨民谋求与日军休战。本文考证了这一事件的始末,并对唐生智这一举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唐生智之所以会谋求休战,与他的持久抗战主张相关,也与他对保卫南京的估量有关,还跟日军进军迅猛导致形势的急转直下有关。  相似文献   

4.
杨奇 《春秋》2015,(2):28-30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12月底,日军派兵进驻山东,青岛、济南等相继沦陷。日军很快占领了山东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开始向乡村渗透,妄图蚕食山东。与此同时,在华北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接连失利,向南溃退,山东危在旦夕。1938年9月,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带领下,挥师东征,渡过黄河,挺进山东,经过浴血奋战,一次次粉碎了日军围剿的图谋,最终成功进行了绝地大反攻。  相似文献   

5.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日寇侵占平、津后,气势汹汹,铁蹄沿津浦线南下,同年10月攻陷德州,济南震动。11月15日,日军攻占了黄河北岸的鹊山,逼近济南。12月23日,日军分东、西两路由济阳、齐河渡过黄河,济南垂危。这时,第五战区副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不战自退,弃城而逃,率10万大军撤至鲁西南金乡、单县、曹县一带。12月27日济南沦陷。  相似文献   

6.
顾少俊 《黄埔》2020,(3):60-62
2011年,在徐州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李春民老师的帮助下,我采访了黄埔抗战女兵田茂华。一田茂华1917年出生,由于是独生女,父母视她为心肝宝贝。初中毕业后,送她到教学质量较好的滕县上高中。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济南、南京后,沿津浦线前进,企图南北夹击,进攻徐州,进而夺取郑州、武汉等地。蒋介石调集重兵准备在徐州一带与日军会战。  相似文献   

7.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四川省主席刘湘和川军将领李家钰、邓锡侯等,在全省人民抗日怒涛的推动下,出于爱国之情,并避免被蒋介石以“统一”之名而兼并,纷纷致电国民政府,要求蒋介石速决国策,表示愿率川军奔赴前线,对日作战。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压力宣布抗战,同时为达到他排斥、削弱异己的目的,于同年8月以密电令川军出川抗日。李家钰时任第47军军长,甫接电令,即率47军104、178两师约18000兵力,于9月初从西昌出发,12月初到达晋东南抗日前线,布防于太行山东阳关、黎城、潞城、长治、长子一线,编入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作战序列,参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国民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拉开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序幕。聂荣臻向林彪建议:“这块肥肉块大,不好一口吃掉,得分而食之。”林彪说:“部队上公路,将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了它!”9月中旬,日军兵分三路向华北进攻。其中右路军企图由晋北打开通路,攻占太原,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五省的目的。八路军奉命抵晋,与国民党军联手共同抗击日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出发后不久,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第二梯队也开始北上,于9…  相似文献   

9.
可南京大屠杀l叶7年1二月11日,。天早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为期6周的血腥大语杀图为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无辜百姓必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1939年4月7日,意大利4万军兵,从4个港口登陆入侵阿尔巴尼亚。图为在阿尔巴尼亚街道上巡逻的意大利侵略军。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以53个师的兵力,对波兰不宣而战,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文图为德国侵略军在波兰领土上挺进A‘{·七”事变1937耳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城卢沟桥附近向中国守军进攻,“七·七”事变爆发图为1937年7月,日军占领北平城。可…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2月下旬,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腹地广大地区。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淄博地区抗日呼声高涨。在爆发著名的黑铁山抗日起义之前,铁板会聚千余众,持刀和红缨枪攻打日军占领的周村,无数铁板会员喋血战场。此重大事件因各种原因,至今鲜为人知。“当官的跑了,我们打鬼子”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长山县城,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弃城南逃。民众义愤填膺:“当官的都跑  相似文献   

11.
《时事》2015,(1):2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全国人民推动下实行抗战。国民党拥有数百万军队,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90%以上,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构成正面战场。正面战场进行的各次重大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  相似文献   

12.
吴昌华 《黄埔》2007,(5):38-41
第二十三章 淞沪抗战 张治中请缨杀敌   1937年8月13日,侵占平津之敌又从东海向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侵略,史称“八·一三事变”。8月9日,日军两人乘军用汽车向虹桥飞机场猛冲,因枪杀中国士兵一人,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晨,日军即以此为借口,从日租界和黄浦江的军舰上,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  相似文献   

13.
陈予欢 《黄埔》2012,(3):55-57
抗战八年,功勋卓著 1937年8月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甘军侵华攻势日益险峻。1937年8月18日陈减奉蒋介石电召抵达南京,策定抗战计划与战斗序列。他认为:“我国因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  相似文献   

14.
胡国枢 《今日浙江》2005,(15):38-40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周恩来同志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于1939年3月来浙江视察,称誉浙江为“东南抗日的先锋”(注)。周恩来同志所以作此评价,除因为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南京、上海侧翼,战略地位重要以外,还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浙江较早形成,且收到较好的成效;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形成全民抗战高潮;正面战场予敌重创,游击战争遍地开花。日军侵浙,浙江人民遭受极大的苦难,付出极大的牺牲,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侵浙日军罪行累累浙江军民奋起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扩大侵华,全国开始全面抗击日本帝国…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6,(1)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尘埃     
陈斌华 《台声》2014,(9):53-54
7月以来,海峡两岸都进入抗日战争“纪念时间”。或许是出于对日舆论斗争需要,大陆方面7月7日高规格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8月15日前后,大陆媒体纷纷推出纪念抗战胜利专题报道;9月3日,大陆方面还将盛大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而在海峡对岸,台湾当局也很重视,马英九先生7月7日出席了由台北市政府主办的“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开幕记者会,并宣布明年台湾方面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5,(3):12-15
国民党桂系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地方实力派,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提出了“焦土抗战”的抗战主张。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宗仁、白崇禧率领20万广西子弟兵北上抗日,参加了淞沪、台儿庄与徐州、武汉、随枣、桂南和桂柳战役,桂军部队在正面战场上英勇奋战,为保卫祖国建立了功勋,使广西成为抗战“模范省”。出师抗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新桂系全省动员,誓师出征抗日。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奉命赴南京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会晤蒋介石,商谈广西出兵抗日大计。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是日,蒋介石召集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18.
杨小村 《黄埔》2023,(5):62-66
<正>1945年12月,广州。1945年9月16日,张发奎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名义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主持对华南日军的受降仪式。4天后,杨应彬随司令部机关乘船沿西江抵达广州。杨应彬和郑黎亚实践了“不打败日寇不结婚”的誓言,于1945年9月3日在《广西日报》上刊登了订婚启示,这对夫妇终于以“抗日为媒”“革命为媒”喜结良缘。由于经济拮据,他们没有举办婚礼,而是由第四战区军法执行监吴仲禧中将掏腰包,摆了一桌酒席,特支的几名成员一起吃了一顿饭,就完事了。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日军大举侵华,中国乃进入全面抗战。笔者当年虽人在海外,但身为中国人,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回国从军,参加抗战。回国后,笔者考取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四分校17期步科(华侨总队),接受严格训练,毕业后奉派第四战区张发奎将军部队服役。并历任排、连、营长,率部与日寇浴血拼斗。记忆中尤以1944年10月底至12月初的桂柳战役最为激烈。在枪林弹雨中,我军牺牲惨重,眼见尸横遍野,无数兄弟长眠于战场,对于这场战役笔者迄今记忆犹新,常萦梦寐,永难忘怀。笔者亦在此战役中负伤,只是命不该绝,子弹卡在右腰下方骨穴,如鬼子再将枪口提…  相似文献   

20.
每年从7月到9月,可称为“抗战纪念季”,其间有多个纪念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揭开全民抗战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告无条件投降而成为战败国;(1945年)9月3日,因前一天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书,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向沈阳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随后侵占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迄今分别为84周年和78周年。即以日本宣布投降和中国抗战胜利这两个日子计,当年呱呱坠地的婴儿,现已届古稀之年,不用说抗战时懵懂无知的幼年,更不必说当年参加过打鬼子的青年,大都已经或正在老去。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目的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经历过抗战的老人而言,“前事不忘”是毫无疑问的;但对并不真正了解抗战的人们,这段历史要成为“后事之师”实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