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认为近几年出现的法院执行难问题,既有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也与法院执行机构之不完备有密切的联系,要改变这一局面,须对法院的执行机构作合理调整,加强领导,补充力量与设备,并建立类似合议庭负责制之执行错案追究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刑事程序公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程序公开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并付诸司法实践。刑事程序公开 ,不仅要求规定刑事程序的法律及其实施的公开 ,同时还要求程序公开要有保障及救济机制 ,以及对程序公开的例外的严格界定。我国应当从程序规范的公开、审判公开审前程序的透明度等方面加强刑事程序的公开。  相似文献   

3.
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难点即司法公信力下降甚至缺失,而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则被认为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庭审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核心内容,理应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着力点。然而,当前的庭审公开实践并未达到其应有价值,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出台了系列关于司法公开的新举措,进一步放大了现阶段庭审公开存在的问题。庭审公开的问题与其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控制关系重大,需要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庭审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案件公开审理的范围,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将庭审公开置于程序控制之下,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正义通过法律予以实现 ,但归根结底还是靠程序正义加以实现。程序公开是程序正义的内在品质之一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行程序公开有助于保障司法公正 ,防止司法的专断与腐败。  相似文献   

5.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仅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内部作出,弊端显现。具体办案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及对交通法规理解程度的差异,加之法律赋予具体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对事故当事人来说就潜藏着可能的任意和侵权性。对有人员死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认定应坚持公开程序,让当事人亲身感受公开举证、公开质证、公开认证、公开评判、公开裁决的"阳光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的一般理论和域外具体实践无不表明有效的司法审查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保障。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是行政法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其对我国传统的行政诉讼制度的具体适用性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可诉性,当事人资格、审理规则和证据规则等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对侦查讯问的程序规则和程序行为进行要素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有关侦查讯问的程序法。我国侦查讯问程序规则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包括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律师辩护规则,全程录音录像规则,讯问时间、地点规则,讯问程序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侦查讯问程序行为是通过上述程序规则建构出来的,是法定的要式行为或是法定的行为模式的履行。其通过对相关角色的行为模式进行设定和调节,规定相应行为的条件、顺序、方式,从而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执行公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公开是法院义务,也是公众权利;对社会公众尤其要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公开;程序和实体都要公开。这样,才能促进执行公正、增强执行权威、提高执行效率以及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当前执行公开的问题是单方主导而救济阙如,内容虚化,机制不配套。我国应当确立执行公开中的权利本位理念,走向形式公开与实质公开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诉法对当事人陈述的程序功能仅仅定位于证明案件事实,关于当事人陈述的程序规则规范缺失。在充分认识当事人陈述的程序功能基础上,应准确定位当事人陈述的法律性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当事人听取程序和当事人询问程序,对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进行程序化改造,建构我国当事人陈述程序规则,以充分实现当事人陈述之多元化程序功能。  相似文献   

10.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履行治安管理职责、依法办理治安案件的职权行为,应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但治安调解案件不同于治安处罚案件,其程序不应太复杂,应结合实际大力推行现场治安简易调解。治安调解协议的制作和履行要体现自愿的程序规则。治安调解的次数和案件统计要有明确规定,同时要特别关注几种特殊治安案件的调解。  相似文献   

11.
程序性制裁的实现,有赖于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而程序性裁判的实施,又有赖于相关程序及证明规则的完善。在我国,按照司法裁判的规律,建立和完善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规则,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它既是落实我国已有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当务之急,也是建构我国程序性制裁制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证明妨碍作为程序上的不法行为只有给予程序上的制裁,对其进行纠正和预防的目的才能真正奏效,即排除妨碍人因妨碍行为所获得的不当利益及诉讼优势地位,让诉讼回复应有的正常秩序。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左于一般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故学者们在具体对策的选择上众说纷纭。证明妨碍行为应当在程序性规制视角下,完善相应配套制度,合理设计适用程序,由法官在法定限度内合理行使自由心证,以达到有效规制证据妨碍行为以及实现当事人平等与诉讼公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法官在刑事庭审中承担“搭建庭审框架”和“调控庭审活动”两个部分的程序功能。这两部分的程序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从世界各国刑事庭审程序来看,法官现实的程序功能不尽相同。我国法官在刑事庭审中也承担了“搭建庭审框架”和“调控庭审活动”两部分的程序功能,并尽力在这两个部分的程序功能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基于法律"确定性"的理念和行政权"执行性"固有的特性,取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还行政强制执行权于行政机关,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15.
战时军事审判机构的设置是战时军事司法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行战时军事审判制度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应当通过科学设置战时一般军事审判机构、战争犯罪审判法庭、捕获法庭和占领区军事审判机构,对军事指挥官即决权加以合理限制,逐步建构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战时军事审判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法将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规定为“确有错误” ,违背了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不利于纠正错误 ,也与其他法律规定相抵触 ,立法上应作出具体规定 ,以便于实务中操作。人民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确有错误 ,其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既不是本院院长 ,也不是本院审判委员会 ,而只能是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10日,最高法院正式公布《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并明确于6月1日开始实施。实证分析表明,财产刑执行到位率偏低,财产刑执行机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作成效并不理想。应当立足于宪法规范的精神,根据分工、配合、制约的基本原则,优化配置各司法机关及人民法院内部机构的司法职权,以完善财产刑执行机制,提高财产刑的执行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26日,周永康部长签署第68号公安部令,发布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该程序规定,讯问查证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扣押物品必须在15日作出处理决定;卖淫嫖娼不得当场处罚;明确四类人员不得适用行政拘留;非法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必须尊重被检查人员的人格尊严;治安调解遵循一次调解原则等等.对于这些重要内容适时解读有助于这一程序的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和高发期,其发展态势对政府执行力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执行力建设的构成要素包括素质优良的执行主体、高效协调的执行机制、先进完备的执行工具、充足适用的执行资源、求真务实的执行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调解制度是我国特色司法制度之一。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调解制度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补充。五年来,其对我国民事诉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显现了些许问题。本文以调解制度实际运行状况为切入点,对该规定在实际运行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予以探讨,并进行了简要的实证与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