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较好的体制条件。一、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在企业的改革实践中需明确和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企业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企业改革必须从搞活一个个国有企业转向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为此…  相似文献   

2.
搞好搞活国有大企业的经营,这是当前我国提出“抓大放小”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方面。搞好国有大企业,需要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等诸方面进行深人的配套改革。但所有这些改革,必须贯彻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则,这就是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和方针。面对企业改革的现状,在当前突出强调这一问题,显然是一种改革现实的要求。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在制度方面的推动力。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新的一年里,如何贯彻党中央这一指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作为引玉之砖。一、充分认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如果按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衡量,则主要指标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一方面资源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浪费又比较严重。据统计,…  相似文献   

4.
张东来 《学理论》2008,(2):74-79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十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哈尔滨市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国民经济叉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和综合利用,更加注重经济与环保的双赢。本文从经济、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哈尔滨“十五”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通过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主要指标对比,找出了哈尔滨市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实现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构想、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推进一批重点工程等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平安指数的建立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安建设的科学性,我国亟须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平安指数进行系统研究.作为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的平安指数体系,全球平安指数(GPI)对平安进行了概念化和量化,进而构建出评估各国平安状况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GPI包括内部和外部冲突、社会安全与保障以及军事水平3个一级指标(领域),内含23个二级指标.其指标体系历经14个版本的更迭,在数量、名称、算法和数据来源等方面不断优化,指数的精确性、简明性、匹配性、客观性和权威性不断增强.我国可以充分认识GPI的价值和局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对平安中国指数的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们在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方针。并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我省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抓好结构优化就为发展规模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找到了重大突破口,也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找到了切入点。这首先是由我省的省情决定的,一是我省地理位置居中,要适应周边省市实现“两个转变”的冲击波就要抓好代化结构这个关键。二是我省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田义文纵观我国四十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18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横比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程,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具备了以下几个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强化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沈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增长型向集约经营增长型转变,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实现这一转变将使我国经济发生又一次的飞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国家整个经济运行系统中,从社会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形势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形势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多种方法,特别是系统方法、量化社会指标的分析方法以及统计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由反腐败形势评价指标和腐败程度测量指标两大部分组成.反腐败形势评价,由12个指标组成,其中反映主观印象的指标有7个,反映亲身经历的指标有5个;腐败程度测量由15个指标组成,其中10个运用客观测量法计算得分,5个运用主观测量法计算得分,主客观指标的有机结合,使评价更加系统与科学.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未来15年我国实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为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基础的两个关键点之一。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重点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O1  相似文献   

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就业两者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是可以兼得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必然导致失业率上升,它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矛盾,因此,完全可以实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促进就业。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与发挥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加强教育与培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9)
本课题组依托网络平台,面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校生展开问卷调研工作,对大学生党员发展阶段各项指标的构成、选拔方式等内容进行调研。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探究总结出大学生党员发展阶段测评中最需要涵盖的指标。依托本校本科生素质能力培养方案,设立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指标性量化评价,制定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实现从传统的主观考察向定性考察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客观科学测评指标体系转换,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阶段测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企业制度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何永方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必须要有相应的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的必然选择。一、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的体制,就有不同的国家管理或约束企业行为的方...  相似文献   

14.
姜作培 《党政论坛》2008,(11):10-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过去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个立体式、全方位、大跨度的转变,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多个层面、各种环节共同努力,协调行动,方能达到预期的转变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要求我们必须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推动社  相似文献   

16.
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质变──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哲学思考唐坚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的方向.从哲...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论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傅泽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但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都必须把深...  相似文献   

19.
对新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几个问题的再分析段成立强调并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质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新效益指标体系,对于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新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从投资者角度设置的用以反映企业获...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7,(5)
从上到下,节能减排工作将在七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及时分解落实年度节能目标,督促各省(区、市)把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地市县和重点耗能企业。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