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991年是我国毛泽东思想理论研究重新走向繁荣的第二年。学者们从更新的角度、更广阔的层面。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犹如争奇斗艳的百花园。本文仅就毛泽东晚期思想研究的新成果,作一简单介绍。一、对“毛泽东晚期思想”这一概念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回击国民党在政治文化战线上的疯狂围攻,坚持抗战团结方向,消解民众对中国革命性质和抗战前途的疑虑,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困境,毛泽东从政治革命角度阐明了文化建设思路。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路蕴含着文化现代化的思想,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建构预示了文化现代化的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领导权规定了文化现代化的性质;新民主主义文化内涵凸显了文化现代化的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举措规划了文化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龚育之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作了如下概括和阶段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考虑从三个历史阶段、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三大理论成果的角度来概括。即:三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  相似文献   

4.
杨秋菊  于钦明 《人民论坛》2012,(35):200-201
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需要着眼于三个角度,即民族性、科学性和群众性。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当中,民族性尤其明显,包括彰显民族特色等方面;其科学性体现在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指导文化建设等方面;群众性原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原则,体现在文化建设要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为无产阶级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才华横溢的学者和诗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由他打下的基础,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永远怀念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制理论与中国革命根据地合作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实际上,农业合作经济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业合作经济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进而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因此,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今天,回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苏联的经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套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即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这个思想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建党前后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萌芽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一个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时期,和当时大多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一样,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十分浅显和笼统,概括起来,其基本的思想观点有三:一是无产阶级专政,二是国际…  相似文献   

8.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在列宁民族文化思想、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学术界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内学者关于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研究,主要分八个方面:研究概况、形成的起始时间、发展的历史阶段、是否成体系、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地位作用、意义。毛泽东廉政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对当今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贺金林  秦竞芝 《传承》2005,(4):24-25
1947年中国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迫使国内各政治派别都在不断地调整各自的政策与策略。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年正处在与国民党大决战的前夜,是关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败关键的转折之年。就在这年年底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国体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新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表明了毛泽东开始改变过去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理论,在对于新民主主义国体的认识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这一构想不太成熟,但作为新民主主义国体探索道路上的一个特有的阶段,工农民主专政构想为1949年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一个思想的过渡。长期以来学术…  相似文献   

11.
"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调整而没有"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放弃"说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中的过渡思想之间存在矛盾.毛泽东只是调整了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间,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原则、主体思想上基本稳定."提前过渡"并不能作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毛泽东宪政思想的研究,我国学界主要在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变迁及其内容、毛泽东宪政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理论特点、毛泽东在具体问题或具体理论中的宪政思想以及毛泽东与邓小平宪政思想的比较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贺金林 《求索》2005,(7):191-193
毛泽东在1947年11月30日致斯大林的电报中曾经提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之后所有其他政党都要离开政治舞台的想法。这封电报是在1947年国共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发出的,它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在怎样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民主党派的失望。此间毛泽东关于工农民主专政概念的提出则表明了他对新民主主义国体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仲海涛 《长白学刊》2008,(5):159-159
建国前夕,毛泽东关于未来中国社会曾经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并且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将要实行一个很长的时期。但是,执政以后不到四年,毛就开始酝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从而提前结束了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的制度设想。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从毛泽东主观认识的角度探寻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华岳 《传承》2006,4(7):44-45
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列主义关于合作制理论与中国革命根据地合作社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实际上,农业合作经济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业合作经济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进而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因此,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今天,回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合作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秦伟 《新东方》2004,(3):50-51
政治文明的重心是制度文明,而宪法又位居制度文明的要津。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奉宪法为国之大事,均以建设宪政为最高目标。但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环境等均不相同,因此对于宪政的理解也呈多样性。我国学者对于宪政的涵义的概括大多是以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基本思想为根据的。毛泽东在该文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就是民主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是苏联,都  相似文献   

17.
黄玲丽 《人民论坛》2012,(11):146-147
中共七大时期,是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的思想认识与政策策略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崭新概念,而且对中国资本主义的性质、地位、作用等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革命战争需要以及私人资本主义自身性质等则是形成该认识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 ,在农村、城市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中 ,都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 ,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促使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判断。建国头三年 ,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又影响了毛泽东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部署的考虑。所有这些最终成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客观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乔翔 《长江论坛》2007,(1):14-17,23
近年来,科学发展观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学科领域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理论深度,并涌现了大量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黄家滨 《求索》2008,(5):47-49
关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和适应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归纳起来,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有文化、社区、社会网络和人种学四种理论视角,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足,有必要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