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恐怖主义在我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仅在今年,就发生了昆明火车站、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案等多起恐怖袭击案,造成了多人伤亡、财产损失重大的严重后果,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采取高压态势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共识。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首次表示了"反恐零容忍"的强硬态度。我国虽然在1997年的新刑法以及2001年的《刑法修正案(三)》中写入了恐怖主义类犯罪的罪名,但是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反恐的严峻形势的需要。我国有必要在零容忍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的反恐形势,完善反恐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责任评价的时间起点是犯罪的预备行为。我国刑法以处罚预备犯为原则,有助于严密刑事法网,将犯罪遏制在萌芽阶段,充分发挥刑法预防功能,但其与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相矛盾,与刑法谦抑精神相违,缺乏实践操作性。刑法第22 条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一种无意义的重复规定,建议修改刑法时予以删除,同时将一些严重犯罪的预备行为规定为独立罪名。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0)
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犯罪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危害国际以及国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反恐上基本都是依靠刑法来预防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然而实际效果不佳,甚至形成"越反越恐"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恐怖活动给予新的界定,加大了打击力度,使我国刑法在反恐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头号安全问题。恐怖主义犯罪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带来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了《反恐怖主义法》以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境外反恐成为一大亮点。境外反恐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在境外反恐上存在反恐合法性、管辖权、恐怖主义犯罪认定与程序、证据交换、境外侦查与引渡等现实难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型反恐刑事司法合作机制,完善国内立法与司法,以及加强与他国反恐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前,《刑法》或《刑法修正案》出台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司法解释形式确定新规定犯罪之称谓的传统罪名确定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如易背离立法本意、效率低下等。以与时俱进之理念革新现行《刑法》罪名确定机制势在必行,考虑我国刑事司法的实际状况,在经过与《刑法修正案》同步出台立法解释和在《刑法修正案》中直接规定罪名两个阶段的过渡后,最终将实现由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典中直接规定罪名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6.
“两高”对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罪名的司法解释出现了差异。因此,笔者建议:对刑法规定的罪名的司法解释应符合刑法法条原意;对确定罪名的司法解释必须统一。  相似文献   

7.
用法律的手段来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国际社会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选择。综观国际反恐立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散型立法模式、专门型立法模式和综合型立法模式。我国当前反恐立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配套立法还不完善,在未来难以有效地同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因此,制定我国的反恐基本法与反恐配套法,构建“以反恐法为基本法、各单行法为配套法;以反恐基本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立法格局,是我国未来反恐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猖獗,恐怖主义犯罪呈现出多元化、犯罪范围跨境化、犯罪手段网络化和专业化等特点。残暴的犯罪手段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造成恐慌的氛围。我国对恐怖主义的犯罪立法存在不足和空白,立法条文散见刑法各个条文,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于当前境内发生的恐怖主义犯罪未能从法律层面进行较好的规制、惩戒与预防。因此,借鉴域外立法及国际条约等成熟先进的规定和做法,对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立法提出完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惩治恐怖主义刑法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芳 《求索》2007,(7):91-92
我国对惩治恐怖主义的刑法机制虽作了补充和修改,但仍存在“恐怖主义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内涵不明确、与国际刑法的接轨不彻底、立法形式分散等缺陷。应当从立法形式和立法内容两方面完善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的刑法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以重要基础设施为袭击目标,或以网络作为恐怖主义实施的犯罪工具,肆意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破坏和威胁。因此,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高度关注和重视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日渐猖獗的势态,针对网络恐怖主义呈现出的网络化、多元化、智能化和隐蔽化的新特点,要加大防控打击力度,加强反恐情报共享,强化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反恐技战水平,努力构筑反恐防护网,以此遏制网络恐怖主义的快速蔓延,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