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于1949年5月9日解放,被誉为"福建解放第一城". 解放战争时期,崇安是闽北游击纵队开展爱国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1946年11月至1947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建)瓯地区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上,中共福建省委改设闽浙赣区党委(9月改称省委);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告闽浙赣全体党员书>等文件,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决定闽浙赣区党委委员王文波任中共闽北地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正闽浙赣边区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区域。大革命时期,即开始有党组织活动。土地革命时期,边区各地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先后建立了工农红军,创建了苏维埃政权,其中闽北、闽西北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长征后,闽浙赣边区军民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为中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闽北是闽浙赣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浙赣边区很多重大  相似文献   

3.
闽北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革命战争时期,闽北人民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了长达23年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6月,闽北全境解放。8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分别在建瓯和南平设立了第一、第二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  相似文献   

4.
正建瓯,是福建最早设置的4个县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人才辈出,曾是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史资源也丰富厚重,是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支部的诞生地。建瓯支部的成立,点燃了闽北革命的星星之火,继其之后,闽北爆发了崇浦农民暴动,建立了工农武装,创建了红色政权,建立了管辖20余县、地跨闽浙赣边的闽北革命根据地,成为闽浙赣革命根  相似文献   

5.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闽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秋,闽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在斗争中产生了闽北的红色武装——民众队。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艰苦的斗争中,由民众队到红军第五十五团;由闽北独立团至闽北独立师乃至苏区各地的地方武装,闽北红军和地方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整个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武装的坚强一翼。主力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发后,闽北红色武装成为闽浙赣地区的重要支柱,驰骋于闽浙赣三省二十余县,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十分高兴地和同志们,特别是当年战斗在闽浙赣边区的老同志一起,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首发式。《中共闽浙赣边区史》是我省继《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后,在党史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对《中共闽浙赣边区史》的出版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闽浙赣边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基地之一,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边区党组织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省情、区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原闽浙赣省委书记曾镜冰同志追悼会,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下午三时在福州西湖宾馆举行。曾镜冰同志是广东海南岛琼山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历任共青团吉安县委书记、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省委宣传部长、福建闽北分区共青团书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师代政委、福建省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游击纵队司令员兼  相似文献   

9.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1931年7月,黄道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闽北根据地进入发展时期。在主力红军长征以后,他领导了闽北地区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树赶了“东南半壁江山”的旗帜。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团后,黄道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公开的职务是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10.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黄道于1931年7月,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从1935年2月之后,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闽北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赣省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成为“东南半壁江山”一旗帜。黄道主持闽北和闽赣省革命斗争前后8个春秋,心里时刻装着闽北人民,闽北人民心里也时刻想着黄道。  相似文献   

11.
黄道同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他是江西省横峰县人,与方志敏、邵式平共同领导了著名的弋横农民武装暴动。1931年4月随红十军到闽北,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在闽北战斗了整整7个年头,为闽北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曾洪易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曾洪易作为中央代表被派到赣东北苏区(1932年12月改称闽浙赣苏区),曾任红十军参谋长、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军区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成为闽浙赣苏区最高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曾洪易积极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和扩大化的"肃反"路线,使苏区和红军遭到严重损失。曾洪易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忠实执行者,曾给闽浙赣苏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这段时间,笔者翻阅尘封闪光的中共闽浙赣党史长卷。闽北根据地有着许多精彩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全国根据地"三红"的部分,是福建根据地"三红"的重要部分,闽北根据地涵盖的红色资源、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演变的。抗战前后,在闽北根据地建立"中共闽赣  相似文献   

15.
苏区时期创办的闽北红军医院,以及所属的医疗单位的设立,使闽北根据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网点,它在闽浙赣医疗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由福建师大、闽浙赣党史办、原福州军区史学研究者编著的,反映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闽浙赣边区党的历史的《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4月1日在福州举行首发式。省政协主席游德馨,省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7.
在南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通过武装斗争创建的。闽北红军的发展壮大,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使闽北红军和根据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东南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8.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黄道于1931年7月,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从1935年2月之后,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闽北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赣省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成为"东南半壁江山"一旗帜.黄道主持闽北和闽赣省革命斗争前后8个春秋,心里时刻装着闽北人民,闽北人民心里也时刻想着黄道.  相似文献   

19.
闽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较早、长期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以福建崇安为中心,全盛时包括福建崇安、浦城、建阳、建瓯、松溪、政和、光泽、邵武,江西铅山、广丰、上饶、贵溪,以及浙江边缘纵横三百余里的广大地区,拥有县城四座,人口五、六十万。一九三○年十月,闽北革命根据地同方志敏、黄道、邵式平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为闽浙赣根据地最主要的两大区域之一。一九三三年四月,又与建宁、黎川、泰宁等根据地合组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闽浙赣  相似文献   

20.
闽北地区与江西、浙江省毗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闽北划归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北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独立坚持斗争。1936年,与闽东、浙西南勾通联系,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从此,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闽赣省委领导下,在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光泽、南平、松溪、政和、周宁、寿宁、屏南、将乐;江西省的上饶、铅山、广丰、金溪、资溪、贵溪;浙江省的庆元、龙泉、江山等二十余县的范围里开展殊死的游击斗争。“西安事变”后,中共闽赣省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了闽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