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遵照法律进行决策的素养和水平,是衡量领导干部决策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和标志,是依法决策和决策合法的重要保障,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领导因素。中国已加入WTO组织成为正式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企,加强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石油企业是以资源战略和发展为导向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现,坚持依法治企的基本方略,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提高领导依法经营、依法决策的管理水平,为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文将结合石油企业依法治理的实践,就如何抓好石油企业的依法治理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3.
深秋季节,丽日高照。2011年9月23日,山西省平陆县依法治县“五五”总结暨“六五”规划启动大会隆重召开。这意味着,在山西全省119个县,平陆县的“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县工作率先启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局财政法规税收工作在上级财政部门和局党组的领导下,以江泽民总书记“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为指导思想,紧密联系财政实际,坚持“三责”配套、“三强”并举措施,积极服务于财政增收目标,在建立依法治财机制,创理财法制化氛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推动全市的财政中心工作和依法理财、依法治财的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4,(19):26-26
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发展战略,自觉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依法履职、积极作为,通过开展有效监督工作,努力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张润平 《中国司法》2002,(10):33-34
﹄我国全面开展依法治县工作是从1998年开始的。在这5年的工作中,各地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据笔者考查了解,这些“成绩”、“经验”大都是浅层性的,致使依法治县工作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而要使依法治县工作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依法治县工作有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要弄懂以下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懂市场经济的实质。关于市场经济的概念已谈得太多了,我们的一些领导往往张口一个市场经济、闭口一个市场经济。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尤其是在决策、确定某项经济工作的时候,有些领导往往就自…  相似文献   

7.
李昶 《法学家》2023,(3):75-87+192-193
《民法典》中共出现162处“依法”。在我国这种立法习惯由来已久。但对此语词的解释却一直付之阙如。“依”的作用在于指示其他具体的法规范。“法”的范围并无规范等级的限制,应包括所有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成文性规范。“依法”在法规范中属于要件,但其实并无实际的规范功能。“依法”为语词提供内容要素与合法要素的功能均能通过法规范体系本身实现。此外,“依法”也未能发挥超出语词本身的指示功能。我国民事立法大量使用“依法”的习惯源于《民法通则》。其目的在于完成当时阶段性的法治宣示与教育任务。但当前滥用“依法”已经带来了许多的现实问题。因此如有可能,应当对其作如下删改:首先应清理那些已产生负面效果的“依法”;其次应通过明确指示相关法条中的积极要件来代替相应的“依法”。  相似文献   

8.
李栋  李梓睿 《人民检察》2023,(20):61-65
既有的一些研究对于传统中国司法裁判的理解并未突破西方“依法裁判”的窠臼,但就实际而言,传统中国的司法裁判与近代西方的“依法裁判”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以清代“命盗重案”的裁判为例,虽然其具有某些“依法裁判”的表征,但从具体的司法实践来看,其并非“依法裁判”。在直接追求“情法之平”的原则指引下,在清代对“命盗重案”进行裁判时,律例的规定并不具有“大前提”的属性,而只是综合考量中的一个因素,司法裁判过程是一个“权宜裁判”的过程。“权宜裁判”模式是中国古人思考“司法裁判类型”的独特性表达,对于当代中国的司法裁判工作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于依法治国究竟治什么,有些人清楚,有些人其实并不清楚。就是道理上清楚的某些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也未必做得好。比如,相当长的时间中所存在的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行业等等,多半理解的都是“治民”,都是治老百姓,都是把法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我想,如果把法律仅理解成各级政府手中的管理工具,法治建设不但步履维艰不说,老百姓还会对所谓的“治民之法”产生厌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利于建设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10.
监狱究竟是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这个问题决定依法治监如何定位。监狱在法律上属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行刑”和“行刑机关”不是规范的法律用语。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并不妨碍它同时也成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治监就是监狱系统的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