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新  李嘉 《瞭望》2003,(48)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今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由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的。这对于广西南宁来说,是巨大的契机。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窗口,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将把中国-东盟“10 1”这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42)
<正> 年年商机无限,岁岁精彩有约。10月20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如期在永久举办地南宁举行。这是随着年初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后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2)
2016年9月,中国相继在杭州和南宁举办了G20领导人峰会和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背景下,这两个以中国为主场的国际盛会,将国际关系新理念实践推向一个新高度。前者表现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后者表现为"周边外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总布局。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44)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又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了正式对话进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2003年,双方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42)
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意味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将迎来5周岁生日。这是一串喜人的数字:自2004年11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前四届博览会共有20位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累计设展位12868个,参展企业7413家,参展商和采购商8.2万名,贸易成交额49.2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222.6亿美元,签约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2203亿元人民币,大大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8.
2010中国愿景     
《瞭望》2006,(11)
正在接受两会代表、委员审查和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 (草案),作为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的国家意志与行动纲领,向人们勾勒出了2010年的中国愿景。透过规划的字里行间,代表、委员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十一五”时期,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新拐点。  相似文献   

9.
王勉  李洁 《瞭望》2006,(45)
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本地区国家间友好交往的典范,为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金桂飘香,绿城披彩。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荔园山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文莱苏丹博尔基亚、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老挝总理布阿索  相似文献   

10.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2002年至2004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在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今年7月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6,(48)
10月底至11月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同期在广西南宁举行。三大“盛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史新的里程碑。“三会”是成功的盛会,得到各方普遍赞誉。与会领导人对“三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内嘉宾盛赞“三会”办出了高水平,参加博览会的客商也认为博览会的经贸成效和各项服务一年比一年好。  相似文献   

12.
13.
M型战略的提出,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东盟合作的内容多哈回合谈判进入“休眠期”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同时,双边合作和区域内贸易也得到了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合作,正在成为“后多哈时代”全球经济合作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打开中共十七大报告,我们看到一幅中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愿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谢俊才 《学理论》2009,(19):31-33
从三角关系视角探讨中国、东盟、日本三者间的关系互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基本成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日本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盟。三角关系大致朝着良性方向互动,这对强化“10+3”、“10+1”合作机制,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共同繁荣,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东盟10国总面积近450万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约5.43亿,国内生产总值累计达8700多亿美元,这几项指标虽不及中国的一半,但东盟在中国整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却远远超过这些指标的份量。东盟是中国周边最大的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东亚、亚洲乃至世界合作的重要组成,它与其他地区合作并行不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将有助于中国和东盟排除来自外部的干扰,迎来双方关系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1,(4):8-9
中国崛起必须处理好与传统大国美国的关系,观察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无法回避美国因素。事实上,。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背后,始终有若隐若现的美国影子。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半岛风云再起,东北亚局势紧绷,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开朝鲜半岛问题的死结?首先应明确的是,朝鲜半岛问题本质上仍是冷战在东北亚的延续,朝核问题、南北冲突、美朝对抗,都应放到这个大框架中去审视。既然朝鲜半岛问题的实质是冷战的遗留,那么解开这个问题的死结就要从思维上和政策上摆脱冷战的阴影,而其中的关键就是美国和朝鲜。  相似文献   

20.
翟崑 《瞭望》2006,(31)
中国帮助东盟解忧的过程,也是达致地区性共赢和多赢的过程对于东盟国家而言,一个不变的地缘现实是——强国环绕;而一个可变的战略环境是——东盟可凭借集体的力量,借助国际大势,通过实施大国平衡和东亚合作战略,与强国共舞,进而构建和平与繁荣的地区新秩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