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博《孔子诗论》简的问世,不仅为我们研究先秦《诗》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也为我们研究汉代《诗》学提供了难得的参比材料.把上博《孔子诗论》简与《毛诗序》进行比较,探讨它们《诗》学阐释的差异,可以为我们研究《诗》在秦汉之际的衍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十分巨大。最早把《史记》与某部小说联系起来的是明代的李开先。他拿来与《史记》相提并论的第一部小说,就是《水浒》。李氏在《词谑》一书中说:“崔后渠、熊南沙、唐荆川、王遵岩、陈后岗谓:《水浒传》委屈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此后,明人袁宏道、天都外臣、李贽、叶昼,清人金圣叹、樵余等又相继发表了相同的意见,对我们研究《水浒》与《史记》之间的继承关系,颇多启发。本文拟就《史记》对《水浒》在艺术方面的影响,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青年探索》是专门研究与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青年工作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栏目设置为:《专题研究》《青年工作与政策研究》《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台港澳与外国青年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4.
<正>《青年探索》是专门研究与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青年工作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栏目设置为:《特别策划》《青年工作与政策研究》《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台港澳与外国青年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投稿请将中文  相似文献   

5.
萧振华 《台声》2003,(12):27-27
最近,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全套书共11册,300多万字,包括《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闽台先民文化探源》、《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闽台民间习俗》、《闽台民间信仰源流》、《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这是一套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地审视闽台文化关系的专著。海峡关系研究中心唐树备主任在这套丛书的首发式上对这套丛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  相似文献   

6.
陈功文 《青年论坛》2011,(6):120-125
顾农对《文选》的研究是多角度、多层面,这在《文选论丛》体现得比较充分。顾氏研究《文选》,重在采用科学与严谨的态度,注重坚实的文献支撑与严密的论证相结合。他将《文选》与鲁迅进行交叉研究,并将《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进行宏观上的对比研究,将《文选》内的作品或相关作家作微观上的对比研究,同时注重平时研究的积累。顾氏《文选》研究同时还得益于扬州地利之便,且有继承乡梓前贤文学传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青年探索》是专门研究与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青年工作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栏目设置为:《专题研究》《青年工作与政策研究》《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台港澳与外国青年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投稿请将中文word版或英文原版发送至唯一官方投稿邮箱qntansuo@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8.
正《青年探索》是专门研究与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青年工作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栏目设置为:《特别策划》《青年工作与政策研究》《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台港澳与外国青年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投稿请将中文word版或英文原版发送至唯一官方投稿邮箱qntansuo@126.com,请勿一稿多投。本刊  相似文献   

9.
《青年探索》是专门研究与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青年工作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栏目设置为:《专题研究》《青年工作与政策研究》《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台港澳与外国青年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投稿请将中文word版或英文原版发送至唯一官方投稿邮箱qntansuo@126.com,请勿一稿多投。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为遵循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排版规范,请广大作者在投稿时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正>《青年探索》是专门研究与探索青年现象与问题、青年工作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栏目设置为:《特别策划》《青年工作与政策研究》《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青年现象与问题研究》《台港澳与外国青年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投稿请将中文word版或英文原版发送至唯一官方投稿邮箱qntansuo@126.com,请勿一稿多投。本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发展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玲 《思想战线》2002,28(1):94-101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价值中立为主转变成价值中立、女性主义共存 ,甚至出现了某种女性主义的倾向 ;在研究的理念上 ,将妇女视作一种角色的“特殊性”逐渐转变成更多地关注妇女的多种角色 ,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 ;在研究的方法上 ,对策研究的主倾向被打破 ,形成对策研究、纯学术研究、参与式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参与式研究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质 ;在研究内容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问题研究”为主 ,90年代上半叶以对“女人”研究为主 ,而从 90年代下半叶开始 ,“性别人”研究成为重点。这些变化的结果之一是 ,女性社会学由对社会学、妇女研究的依附走向相对独立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高发元  刘锋 《思想战线》2002,28(1):57-62
对于跨民族史料的梳理和应用 ,前人多从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研究。由于史料的性质所限 ,往往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而运用多学科整合研究 ,立足于历史民族学的理论视野 ,用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相结合的方法 ,则可拓宽视野、更新思路 ,以此对历史上“佯黄”的共时态状况和历时态演化脉络进行分析 ,可以证明 :明代以前的“佯黄”是一个多民族集合称谓 ,而清代和当代所称的“佯黄”则是指毛南族的一个支系。  相似文献   

13.
警务主导观:信息还是情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解读“情报”与“信息”的内涵,正确地认识“公安信息”、“公安情报”的含义,对建立由公安情报主导的现代警务模式,推动公安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和促进公安情报学科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和完善公安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建立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兵 《思想战线》2002,28(4):6-8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的二元格局。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对此 ,既要充分估计其积极意义 ,也不能忽视由此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今天 ,应当在保持“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必要的张力”的同时 ,努力寻求二者在发展上的平衡 ,从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培训统一战线“两支队伍”的重要基地和研究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基地 ,为党的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 ,地方社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有了快速的发展 ,其中科研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 ,面临时代发展的要求 ,地方社院的科研还必须要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警察实战训练教官(员)是警察实战技能的传授者,警察实战训练教官(员)素质是公安教育训练研究的新领域。文章从“新木桶理论”模型出发,探索了警察实战训练教官(员)素质应有的结构,结合“新木桶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付广华 《桂海论丛》2007,23(6):84-87
民族观是一个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包括对民族本身的看法、民族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及观点。文章通过仔细梳理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新桂系领导人的思想,认为新桂系政权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分为:“中华民族”观、“特种部族”观以及“民族同化”观。之所以呈现这一局面,乃是因为阶级、时势、学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社会性别论尤其是约翰.斯科特(Joan Scott)"历史与社会性别"概念的传入和影响,日本女性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这时期学界最令人注目的领域之一。其研究成果构建了"性.身体.生殖论""、近代以前家族史"、"近代家族论"等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几乎都是在社会性别维度和视角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解析了西方学者安德森的民族国家观,接着展示了中外学者对“族群”概念的各种解说,明晰了其学术及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将族群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思潮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悦笛 《思想战线》2001,27(6):55-58
"审美主义"是一种以审美活动取代其它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生命艺术化"是其思想核心,它要藉审美之途来安顿此岸的生存.从这种新的视角出发,审视中国美学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断代史,立足于中西文化-美学比较角度,考察审美主义在中国的系统化形成,探寻审美主义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建构特质和发展理路,将会对理解整个20世纪中国美学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