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年前逝世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是当代最为彻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者。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卓炯在其5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富国裕民的真理,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立了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创新的理论经济学体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理论遗产。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今天,总结和学习卓炯的经济理论,无论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是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1979年,到现在已近20年。在这20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计划体制已被打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开始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走过的路并就今后经济改革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科学判断、正确决策,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重大问题,是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蔡常青 《实践》2009,(2):15-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最具突破性、创造性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大价值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业已确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14年来改革实践和理论探讨最积极的成果。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东欧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教训表明,即使确立了正确的目标,如果改革办法不当,也会招致失败.因此,今天不仅需要向广大干部及民众说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的重大意义;而且,也十分需要研究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过渡中将出现哪些矛盾,以及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改革的成败将取决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的显著特点是改革开放,而改革的特点是渐进式,并由此带来的重大而可喜的成果是:跨跃式的发展和历史性的进步。一、中国跨跃式发展举世瞩目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控制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7.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过26年的历程。本书以中国经济改革26年来的理论变迁为线索,并结合改革实践,全面系统地回顾了26年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历程,再现了改革进程中两种思想的激烈交锋和改革实践的艰辛曲折。 书页片断 从邓小平理论发展史来看,“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期,邓小平展开的一次集中的理论创造活动,其理论结晶在随后邓小平亲自指导起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 这样,在邓小平、陈云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的因势利导下,十届三中全会取得了出乎不少人预料的丰硕成果,作出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04,(1):2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打开了局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改革迈出了更大步伐,经历了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相互促进的生动过程,从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框架,到十五大、十六大,都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大的方面有: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其本质和内在规律,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今年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许多重大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已成为全党和全国当前工作的大局.在这种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地市县党政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切实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蕴涵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思想前提 ;从抽象到具体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途径 ;坚持彻底的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实基础 ;运用灵活的辩证思维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方法 ;从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是把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